比較典型的例子是2002年韓日世界杯足球賽,有關中國隊首次打進決賽圈的新聞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於是,數十名乃至數百名中國記者采取圍追堵截的策略,整日在中國隊入住的旅館和訓練場館周圍轉悠,都想作出“獨家”新聞。但是,中國隊除了訓練還是訓練,沒有什麼真正意義上的新聞,更不用說產生轟動效應的新聞了。然而個別媒體有“辦法”,通過造假製造新聞來達到目的。什麼“範誌毅與郝海東打架”“中國隊發生內訌”“米盧翻譯竟賺100萬元”“執法遺憾之戰的厄瓜多爾主裁判被槍殺”等,不一而足。
在真假難辨的情況下,短時間內這類媒體可能吸引了一部分受眾的眼球,但經受不起時間的考驗。這種違背新聞原則和記者職業道德的做法,最終受到了唾棄。
3.道德失衡,素質漸低
隨著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體育新聞的隊伍也急劇壯大,一批又一批年輕記者的加入,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我國體育新聞隊伍的結構,大大擴大了體育新聞的覆蓋麵,也相應的豐富了新聞報道的內容。但與此同時,新聞工作者的培訓與教育卻一直滯後,很多年輕的新聞從業者跟著感覺走,意氣用事。有人還深受西方新聞觀的影響,盲目學習西方新聞記者的做法,采用“狗仔”方式進行新聞的跟蹤采訪。這些做法不僅是背離了新聞職業的操守,更是道德低下的表現。因為做不出獨家報道就處心積慮地製造假新聞,不僅欺騙了廣大受眾,更嚴重的是給整個新聞界帶來了嚴重的負麵影響。
三、我國體育新聞工作者麵臨的主要任務
如何杜絕以上的種種不良現象,使體育媒體不愧於社會監督員的稱號,我國體育新聞工作者麵臨的任務是十分艱巨的。這些任務可以歸納為四個方麵:
1.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性
一個媒體要成為輿論的引導者,必須堅持正確的導向。在當前形勢下,要做到這一點應該加強理論學習政治學習,用“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統領新聞宣傳工作,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原則,通過新聞的正確宣傳,引領社會的正確輿論導向。
2.要加強自身隊伍的建設
自身隊伍的建設是防止出現假新聞的重要措施。媒體應不斷推進新聞行業的自律,規範新聞從業行為。推動新聞工作者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弘揚新聞職業精神,恪守新聞職業道德。作為媒體領導者,要督促新聞工作者遵紀守法,遵守《中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倡導廉潔自律,糾正不正之風。
3.加強體育新聞工作的職業化建設
任何媒體的健康發展,離不開記者編輯隊伍的職業化建設。媒體提高職業化水平不僅是對自身的負責任,更是對社會的負責任。樹立職業觀念,實現思想上的職業化和業務上的職業化,才能提高體育新聞報道的水平。
4.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實事求是的原則
堅持科學發展觀和實事求是的原則,是當前我國媒體和各行各業都正在麵臨的一個時代考驗。堅持體育新聞的真實原則,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對體育新聞的精神需求,才能真正拓寬新聞報道的領域,及時、真實、客觀地為廣大受眾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
第二節體育新聞從業者應具備的素質
我國新聞事業曆經滄桑,飽經風雨,到今天已發展為蒸蒸日上的朝陽產業,這是令業界人士乃至國人為之振奮的事情,新聞工作者們為中國文化的繁榮昌盛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然而,當前部分體育記者形象不佳,“有償新聞、虛假新聞、稿錢交易、低俗之風”等醜惡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敗壞了我國新聞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新聞行業的職責就是宣傳群眾、引導群眾,做黨和政府的喉舌,成為人民的代言人。體育記者每天活動在社會上,其聯係是方方麵麵的,會接觸到形形色色的人,既有善良正直的、也有道貌岸然的、居心叵測的。體育記者所處的生活環境是各種各樣的,既有安逸舒適的,也有艱難困苦的。體育記者的報道會涉及方方麵麵,報道是否真實,有沒有做違反職業道德的事情,社會都會有所反映。新聞工作隊伍的職業素質、精神狀態直接關係到整個社會的輿論環境、輿論導向,關係到媒體的公信力,甚至影響著黨和政府的威望。可見,新聞隊伍的素質形象不是小事,全麵加強我國新聞工作者,尤其是體育新聞工作者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和道德素質建設,成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