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體育新聞從業人員素質(3)(3 / 3)

責任感,是一種以人道、人生、人性、人格為本位的價值取向。責任感是人類在對自身價值的認識、自身發展、自身完善和追求自身需要的過程中形成的,並規範、指導和約束著人類自身的各種活動。如果沒有責任感,個人的發展就會變成以損人而自利。

一場足球賽出現一點小糾紛,有記者就寫文章說裁判收了黑心錢;某跳水明星赴港參加一個大型活動,有記者就寫文章說“她肯定要會情人”;國家乒乓球隊競聘男女隊主教練,有記者就寫文章說,某某某與某某某不合,肯定是當領導的衝著某某某去的等。

在2008年舉行的WNBA中,黑、吉兩省女籃之戰中發生的“打架事件”竟被演繹成若幹個版本,個個說得頭頭是道,繪聲繪色,信不信由你。新聞報道中出現的這種不正常現象有繼續擴大之勢,實在令人擔憂。其實這起事件不過是兩個當事人之間推推搡搡,有的報道卻用了“全武行”字樣,使這起事件充滿了火藥味。還有的記者對其進行合理想象——既然有推搡動作,就可能打了對方一個大嘴巴子;既然能打嘴巴,可能就會揮動拳頭,按照這個線索,一直合理地想象下去,肯定會變成一場肉搏戰。

個別媒體和某些記者眼睛緊盯著“上麵”,或者隻盯著一些有經濟實力的“大老板”,而對人民群眾的生活疾苦、意見、批評、監督漠不關心,熟視無睹。有的由於得了被采訪單位的“好處”,不惜背離新聞的真實性原則,發布不真實的信息欺騙愚弄受眾;有的片麵追求收聽率、收視率,以便招徠更多的廣告客戶,故意迎合少數人的低級趣味,刊播低級庸俗甚至是不健康的內容。這些都是發生在實際生活中的例子,它們腐蝕著新聞工作者隊伍,對這些喪失責任感的表現,應該堅決予以抵製。

4.要具有獨立的價值判斷力

價值判斷力,是指某一特定的主體對特定客體的有無價值、有什麼價值、有多大價值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判斷的能力。個人的價值判斷往往會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

首先,會受到時空和條件的影響。隨著時空的推移和條件的改變,一定事物的價值以及人們關於它的價值觀念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其次,會受到所處不同立場和社會地位的影響。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就會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作為社會的監督員,新聞工作者們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

由於新聞工作的特殊性質,在實際工作中會麵臨各種各樣複雜的問題,新聞報道必然會觸及某些人的利益,采訪工作會受到多方麵的幹擾,有時甚至會受到生命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新聞工作者要不辱使命,排除幹擾,作出獨立的價值判斷,堅持正確的報道。

5.要具備敬業精神與職業紀律

宋朝理學家朱熹說,“敬業”就是“專心致誌以事其業”,即用一種恭敬而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任勞任怨,精益求精。敬業精神是個體以明確的目標選擇、樸素的價值觀、忘我投入的誌趣、認真負責的態度,從事自己的主導活動時表現出的個人品質。它是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障。

在我國,許多新聞工作者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記者的職責,例如2003年的“非典”事件中,很多記者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到有“非典”病例的醫院、病房,實地采訪“非典”病人,獲得第一手資料。又如,2008年春我國南方發生的嚴重雪災中,記者的身影總是第一時間出現在雪災現場。在受災最嚴重的湖南,前方記者在惡劣的環境下連續進行戶外報道,最後麵對鏡頭時幾乎暈倒。這些都讓我們看到了。

但是,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記者不夠敬業的現象,比如,一些記者在會議現場心不在焉,不提問也不做筆記,回去後拿著會議發給的材料就發稿。寫文章不專心不細心,把人民幣寫成美元,甚至有記者把體育比賽結果報錯……

職業紀律是勞動者在從業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從業規則和程序,它是保證勞動者執行職務、履行職責、完成自己承擔的工作任務的行為規則,也是檢驗個人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標準。作為體育新聞工作者,應該時時刻刻努力做到遵守行業規定,認真履行職責。記者隻有廉潔自律才能堅持公正的報道,這是公認的道理。然而今天違反職業紀律的現象屢屢發生,如一位體育記者在跟蹤采訪某足球俱樂部時,私下收受賄賂,幫助宣傳球隊,製造假新聞欺騙讀者,這一案例成為破壞新聞職業紀律的反麵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