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真理的兩端性與優化組合(3 / 3)

4.真理的兩端性在什麼條件下不能成立

真理的兩端性不能“死用”,認為兩端就是悖論,或者兩端就是對立的兩種理念,不是這樣的。真理的兩端性,可以是對立的兩端,也可以是非對立的兩端;可以是對稱的兩端,也可以是非對稱的兩端;可以是悖論式的兩端,也可以是非悖論式的兩端;可以是認識方麵的兩端,也可以是利益方麵的兩端;可以是對比鮮明的兩端,也可以是對比不甚鮮明的兩端。真理兩端性的死用,本身就是非兩端化的,乃是對真理兩端性的背叛。真理的兩端性又不可以濫用,畢竟,真理的兩端性不是普適性原則,它有自己的適用範圍。濫用等於無用,無用之用不僅是思維的誤區,而且還會造成負麵效應。這就是說,真理的兩端性,是有條件的思維方式,至少在如下三種情況下,它不能成立。首先,非複雜性對象,真理的兩端性不能成立。什麼是非複雜性對象?1+1=2就是非複雜懷對象,牛是食草動物,獵豹是食肉性動物,也是非複雜性對象。世界上非複雜性對像甚多,這些非複雜性對象,一般不能成為哲學的對象,如果硬要對這些對象進行哲學性思考,其實是對哲學的褻瀆。好像武鬆有打虎的神武,但你偏讓他去打老鼠、打螻蛄、打蒼蠅,證明他到底是不是打虎英雄。那其實是無法證明的,如果因為他終於不能去除老鼠、螻蛄和蒼蠅,就認定他沒有本事,連老鼠、螻蛄、蒼蠅都打不絕,哪有打虎的神威,不過是吹牛罷了,那就成了天大的冤案了。真理的兩端性,有自己的適用對象,這對象起碼應該是具有兩個基本因素之上的。因為這具有這樣的基礎,才有兩端的可能。明明隻有一端,硬是分派兩路,那就是這觀念的錯呈,而是分派者的錯誤了。其次,非平等性關係,真理的兩端性不能成立。這正要表現在現實生活中。雖有兩端,但兩端的關係並不平等。比如賈政與賈寶玉,他們各有各的真理。賈政的所作所為,在後人看來,絕對不合邏輯,而且十分令人厭惡,深惡痛絕,但還要加一個絕對正確。讀聖賢書,有什麼不正確的?弘揚孔教有什麼不正確的?代聖人立言立德立行,有什麼不正確的?當父親的管教兒子有什麼不正確的?就是把兒子打得狠些,還是一片忠孝之心,為了國家,為了聖上,為了祖輩,同時也是為了兒子好。如上七說八說,賈政先生的真理都要高過藍天,深過大海,連孔門的“理庫”中都裝不下了。然而,那可能是曆史的真理,絕非現實的真理。在他認為是真理的,在賈寶玉那一麵看,無疑謬論。雖然賈政與賈寶玉各有各的邏輯,但這不構成真理的兩端性。因為他們兩個人的關係是不平等的。相對於不平等關係,硬要說真理的兩端性,無異是對強者的幫凶,是對弱者的壓迫,那就不是兩端性,而是助紂為虐了。說實在的,在紂王自己看來,他的所作所為,也是有一千個理由,一萬個理由的。他貴為一國之君,拿老百姓的生命開開心,有什麼不可。就是把孕婦的肚子割開,也實在算不得什麼大不了的事。因為有這樣的邏輯,他才能在那樣令人發指的殘酷事實麵前,洋洋得意,哈哈大笑。同理,黃世仁與楊白勞之間,也不存在真理的兩端性的。兩端性固然存在,就是沒有聯接這兩端的真理。因為什麼?就因為他們的關係是非平等關係。凡沒有平等關係的,都不適用於真理的兩端性。在市場經濟中,隻要屬於壟斷性質的,都可以納入非平等範疇。例如中國大陸的電信費問題,討論了許多年,提了多少年,就是不管用,它依然是我行我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基本上還是一個壟斷性行業。中國電信中那些受到消費者認同的部分,都是打破壟斷的部分。例如手機價格,因為多家經營而打破了壟斷,長途話費也因為IP長話的出現而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壟斷。那些依然壟斷的內容,尤其是市話通話費,因為壟斷依舊,所以你有理也說不清。2001年,新的話費出台,《文化時報》就刊登一篇《五問中國電信》文字,《深圳晚報》還登了一篇《資費標準是全國人民定的》文字。五問電信,問問皆好,然而,隻是伸張正義而已,人家該怎麼辦還是怎麼辦。所謂“資費標準是全國人民定的”,就更其大謬不然。全國人民怎麼定電話資費?!如果全國人民真有這個權利,中國大陸的電話資費,絕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文章中有一段關於中央電視台欄目記者陳大會與信息產業部經濟調節與通信清算司副司長張曉鐵的對話,很是精彩,又很發人深省。陳:這次價格調整之後,發現中國電信公局少賺了300個億。觀眾可能會想這就像在小市場上砍價一樣:賣的人開價300元,買的人出價30元,最後成交價是50元。賣方可以讓出很多很多的錢,但是他還是可以賣掉的。砍價的觀眾就隻有一個問題:他們每次在交的電話費裏麵,到底有多少水分?或者說有沒有水份?張:這裏不存在水分的問題。陳:不存在水分的問題,那您能不能告訴我們這300個億是什麼錢?如果你們要是沒有這個價格調整的話,老百姓會打聽他們是不是要每交300個億。這個問題您怎麼回答呢?張:像錢這個問題,實際上老百姓花錢一定要買到他感到有用的東西,物有所值。一調價,就少了300個億,去掉300個億,還有利潤,那麼這個利潤是多少呢?人家司長沒有說,記者也沒有問。但我想那一定不是一個小數字。如果隻有400個億,那不會一下子就減去300億的。話說回來,減掉300個億,還有利潤,那麼,沒有減300個億時,算不算暴利呢?如果算暴利,為什麼沒有人管叫?當記者問張前司長有沒有水分時,他說不存在水分問題。當記者說:“不能花冤枉錢”時,他說“怎麼能花冤枉錢”,當記者問他用2萬元買一個移動電話“怎麼理解”時,他回答說:“物有所值他才去買。”什麼物有所值?因為電信是壟斷行業,你需要,但沒有選擇的餘地,他那裏獨此一家,別無分店,你不買他的,就隻有去買水貨了。但買水貨合法嗎?合情嗎?合理嗎?壟斷關係,就是不平等關係,在這樣的關係下,別說討論真理的兩端性,就是提起兩端兩個字,都讓人覺得臉皮發燒。再次,對非正義對象,真理的兩端性不能成立。一個國家侵略另一個國家,這裏麵沒有兩端問題,因為侵略別人本身就是罪惡行徑。魔鬼要吃人,雖然他可以講出1000條理由,那理由多得人間都放不下,也不是真理。希特勒擅長演說,還寫過《我的奮鬥》,然而,對法西斯德國與世界關係而言,其間絕對沒有真理的兩端性問題。真理都沒有,一端都不是,再說兩端就荒謬了。講真理的兩端性,你首先該具備真理的資格。然而,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越是那些侵略者、獨裁者、行賄受賄者、人民的屠殺者,以及數不清的貪官汙吏,還越能振振有詞。伊拉克侵略科威特,它的理由多得很,蘇哈托統治印尼數十年,牟取大量的不義之財,他的理由也多得很。近日看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發現王剛演的和珅,十分出色,那劇中的和珅還是一個理論家呢!一副真理在手,正義在胸的樣子,每每說到為貪者之道,不但理直氣壯,而且滔滔不絕。和珅先生這樣教導同儕說:大家都貪占,獨你清廉,就和大家遠了,就是和大家過不去;你也貪點占點,大家就不拿你當外人,你就沒有天下不知道的事了,皇上也就離不開你了。你不要隻看到我順手牽羊拿了一點銀子,受之有愧地接了人家一點禮。從大處說,我這是為了國家,國家得了大頭,我不過占了個小頭。從小處說,我不過是隨波逐流。我兼著吏部尚書,天天有人送禮。哪家官司哪件案子沒人送銀子?我不接受行嗎?他們會以為我拿他們的性命不當回事,不把他們當人呢!對這樣忠心耿耿的和珅,乾隆爺怎麼舍得離開他喲!但也就因為有那一麵大傘護著他,他家被抄之時,才查出他的家產值八億兩白銀。

5.承認真理的兩端性,目的在於社會的雙贏選擇

我在前麵說過,真理的兩端性未必止於兩端,但兩端顯然是更常見的現象。而且這兩端常常處於矛盾的雙方,你是矛,我是盾,而且矛有矛的道理,盾有盾的道理,概而論之,真理的兩端性所涉範圍極其廣泛。強者或強勢人群是一端,弱者或弱勢人群是另一端;主流社會或主流文化是一端,主流社會或主流文化是另一端;中心地域或中心人群是一端,邊緣地域或邊緣人群是另一端;官方是一端,民間是另一端;富人及富人階層是一端,窮人及窮人階層是另一端;資方與資方代表是一端,勞方及勞方代表是另一端;大人物是一端,小人物是另一端;健康者是一端,殘障人是另一端;醫務人員是一端,病人是另一端;司法係統是一端,犯罪嫌疑人與罪犯是另一端;人類與人類世界是一端,動物與動物世界是另一端;人類文明是一端,自然界是另一端;如此等等。承認真理的兩端性,不是為了“馬太效應”,相反,承認真理的兩端性,正是要反“馬太效應”。“馬太效應”的內涵是,使窮者益窮,富者益富。你已經倒黴了,還要讓你更倒黴,所謂前門進狼,後門入虎。你已經幸運了,還要讓你更加幸運,不但發大財,而且中大獎。這馬太效應雖然出自《聖經》,但我依然不能對它表示哪怕是1%的認同。實在這馬太效應太缺乏對弱者的同情心了,上帝若關心民間疾若,必將對其立即廢止。真理的兩端性乃是一種“反馬太效應”。它關心的是弱者,關注的也是弱者。而且認是,隻有充分考慮弱者的意見,照顧弱者的利益,才配談論真理的兩端性。一方麵要照顧弱者的利益,另一方麵又要兼顧雙方的意見,而不是如激烈的階級鬥爭時代那樣,主張你死我活,而且不是你死,必是我活,有崇楨皇帝的活路,就沒有李自成的活路,多爾袞春風得意之時,就是起義軍如喪考妣之日。不是這樣的。真理的兩端性主張的是雙贏,而且認定隻有雙贏,才是真贏。冷戰時期,萬事先講敵我。那也有曆史的原因,沒有曆史原因,就不合乎曆史的潮流。改在冷戰時代已經結束來,還是舊式思維,不但於己不利,而且於己有害。別人有點問題,就是資本主義的本質大暴露,自己有了問題,隻是前進中的小缺點,這樣的思維已經過時;別人有了成績,閉眼不看,閉嘴不說,自己有了點成績,就是社會主義的偉大勝利,這樣的思維也已經過時。處理現代國際關係,不能再套用古老的傳說,若非我戰勝,必定我失敗。現在的方式是:隻有讓你也嚐到勝利的滋味,我才能同樣嚐到勝利的滋味。英國和中國通過談判解決了香港問題,就是一個雙贏的實例。美、蘇兩國談判解決核競賽問題,也是一個雙贏的實例。東、西德歸於統一,還是一個雙贏的實例。現在世界已經不是殖民時代、帝國時代了,隻有雙贏戰略,才是真心的和平戰略、文明戰略。不僅國際關係,就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也是如此。人有人的自由,鳥有鳥的自由。人為了生存,不能不開辟屬於自己的天地。然而,人類的活動空間大了,鳥的活動空間小了,鳥的自由受到壓抑,真理的兩端性,被打斷了一端。然而真理太容易侵犯,侵犯的結果,是使人類自己遭到自然的報複。人有人理,鳥有鳥理,不能隻講一理;隻講人理,鳥就完了,隻講鳥理,人也不能同意。在一些貧困地區,人可以善待鳥,但人類更要善待人,幫助貧困地區的人走上致富之路,這才是根本的解決辦法。否則,這善心既不能達到保護鳥——保護自然的目的,同時也達不到保護人類自己的目的。不但人與自然關係,就是演員與角色的關係也是一樣。我在前麵講到過雙重展示問題,一方麵要展示角色的魅力,一方麵又要表現演員的魅力,能達到雙重展示的,必然是一大成功。傳統京劇的編劇,不但講究按戲的路數編戲,而且講究為演員量體裁衣。程硯秋先生的唱腔最為出色,那麼就給程先生寫優美的唱腔,寫最能發揮他長處的唱腔。翁偶虹先生深通此道,他寫的《鎖麟囊》,不但密合程硯秋先生的特點,而且膾炙人口,久演不衰。為演員寫戲,是一個妙招;為演員添“戲”減“戲”,又是一個妙招。傳統京戲常用此法。同是《將相和》,李少春、袁世海一種演法,譚富英、裘盛戎又是一個演法,結果春蘭秋菊,各見風采。電影電視劇對此的表現不多,但過去拍電影,也講究即興表演。讓你站在鏡頭前,導演不管了,憑你自由發揮,發揮得好時,不但來得更真實,而且來得更感人。生意場上也是這樣。既作生意,難免要討價還價,難免恩恩怨怨。商場如戰場,既如戰場,就有戰機問題,而且競爭激烈,不免殘酷。但真的商業大手筆,多是關照對方的,不是帝王般的恩賜對方的利潤,而是利益均沾。我發財也會讓你發財,結果大家共同發財。然中國人作生意,疑心最多,又疑心最重,常常因為互不信任,而鬧得不歡而散。所以中國的民營企業,常常是家族企業,一講就是夫妻店,一講就是父子兵。然而,夫妻店未必靠得住,父子們也有分家的。就是完全靠得住,夫妻相親相愛,一個都不離婚,也難免影響企業的發展。此無他,隻是企業不等於婚姻。兩個人開連鎖店,一開就開出國門,但夫妻店很難辦到這點,你除去夫人或丈夫誰都不信,想把這事業搞大,近乎做夢。還有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係,明智的管理者是最能發揮下屬聰明智慧的管理者。實際上,現代管理已經發生巨大的深刻變化。過去是集權式管理,越一級都是錯誤。現在是朋友式管理,大家群策群力,能者為師。能按照新式方法領異企業的,他不但更容易收獲到利潤,而且同時還能收獲到文明、友情和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