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胃腸病患者的飲食療法(6)(1 / 3)

2.炒鍋上火,放香油燒至五成熱,下入雞肉絲滑熟撈出,再放入豌豆苗、香菇略炒,烹入料酒,加入鮮湯、雞肉絲、鹽、味精、掛麵,湯沸即成。

【功效】

溫中益氣,補精填髓,健脾養胃。

金針菇春餅

【原料】

麵粉500克,鮮金針菇200克,冬筍絲、熟豬肉絲各50克,綠豆芽、黃瓜絲、熟雞肉絲各100克,清湯、料酒、醬油、香油、鹽、味精、蔥、薑各適量。

【製作】

1.將鍋置中火上燒熱,加入香油、蔥末、薑未熗鍋,然後加入洗淨的金針菇、冬筍絲、綠豆芽、黃瓜絲、雞肉絲、豬肉絲,翻炒幾下加料酒、醬油、鹽、味精,淋入少許清湯,翻炒均勻盛入盤中,即成春餅餡。

2.麵粉用80℃水和成軟麵團,揪成20個劑子,搓圓壓扁備用。

3.將鍋置幹火上,加適量開水,擺上蒸籠;同時將麵劑逐個擀成圓餅形薄皮,擀一張往籠裏放一張,直至最後一張麵片放進籠內(一張壓一張平鋪好),蓋上蓋蒸約5分鍾,即成薄餅皮。

4.將薄餅皮與餅餡一同上桌,食用時取一張餅皮包上餡即可。

【功效】

健脾益胃,減肥增智。

羊肉麵

【原料】

麵粉500克,羊肉300克,羊肚100克,蘑菇、韭黃各50克,白菜心200克,薑、鹽、胡椒粉、料酒、陳醋各適量。

【製作】

1.將羊肉、羊肚洗淨,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蘑菇洗淨,一切兩塊;白菜心洗淨,切段;韭黃洗淨,剁碎。

2.麵粉放入韭黃、鹽、水,揉成團,用擀麵杖擀薄,切成麵條。

3.將羊肉、羊肚放入燉鍋內,加入生薑、蘑菇,置大火上燒開,然後將麵條下入,燒開後放入鹽、料酒、醋、白菜心、胡椒粉即成。

【功效】

補中益氣。適用於脾胃氣虛而致胃脘冷痛、氣短懶言、肢體困倦、身體消瘦等症。

兔肉餛飩

【原料】

兔肉100克,麵粉250克,雞蛋1個,鹽、味精、澱粉、蔥各適量。

【製作】

1.將兔肉剁成末,放入澱粉、味精、蔥、雞蛋、鹽,調勻製成餛飩餡。

2.將麵粉放入盆內,加水適量,揉成麵團,用擀麵杖擀成薄片,切成5厘米見方的麵片。

3.按常規包成餛飩。在鍋內加水適量,置武火上燒開,將餛飩放入鍋內,煮開後3分鍾即成。

【功效】

補中益氣,涼血解毒。適用於消渴羸瘦、胃熱嘔吐、便血等症。

蓮芡苡扁饃

【原料】

蓮子、芡實、薏苡仁、扁豆各30克,麵粉100克,白糖少許。

【製作】

先將芡實洗淨曬幹研碎,去掉種殼。扁豆微炒,然後和蓮子、薏苡仁一同磨為細粉,放入少許白糖,加入麵粉,用溫熱水混合,做成饅頭坯,放入蒸籠中蒸熟即得。

【功效】

健脾養心,益腎除濕。適用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大便稀溏、腰酸腿軟、婦女帶下等症。

一品薯包

【原料】

紅薯400克,蓮子75克(去心),白果、百合、水發香菇各50克,豆腐皮3張,黃花菜、食用油、濕澱粉、味精、鹽各適量。

【製作】

1.將蓮子用水煨爛;白果去皮;百合分瓣洗淨;紅薯去皮,與香菇同切成小塊。

2.炒鍋放油少許,油熱時放白果、百合、香菇、紅薯,炒勻後加適量的湯燒熟,放入蓮子、鹽、味精,勾芡後出鍋成餡。用用濕布將豆腐皮悶軟,剪成圓形,包入拌好的餡,用黃花菜紮住收品,然後放碗內,加清湯,燉20分鍾取出即可。

【功效】

健脾和胃,養心安神,補腎固精。適用於脾虛泄瀉、食欲不振等。

牛肉韭菜鍋貼

【原料】

麵粉、韭菜各500克,牛肉250克,香油50克,食用油、醬油各25克,鹽、花椒水、蔥、薑各適量。

【製作】

1.牛肉洗淨,剁成末,加醬油、鹽、花椒水攪勻,再放入蔥末、薑末和香油拌勻。韭菜擇洗淨,切成碎末,摻入肉餡中拌勻。

2.麵粉和成麵團,餳20分鍾。將餳好的麵團放在案板上,搓成圓條,揪成15克1個的劑子,逐個擀成圓皮。在每張圓皮上放15克肉餡,把圓皮的邊緣相對合起捏嚴(邊要小,肚要大),即成為半月形的鍋貼坯子。

3.煎鍋置火上燒熱,淋上一些油,逐個碼入鍋貼坯子(不要碼得太密,以免不透氣、熟得慢或熟後粘在一起)。待鍋再燒熱後,立即淋入一些涼水,蓋上鍋蓋燜5分鍾,再淋上1次水,燜5分鍾,見鍋底層呈微黃色、酥硬、熟透時,用鍋鏟鏟起,底朝上放在盤內即成。

【功效】

溫中行氣,強筋健胃,養心安神。適用於脾胃氣虛而致反胃、體虛乏力、筋骨酸軟、心悸怔忡、精神不安等症。

玉帶糕

【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