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胃腸病患者的飲食療法(6)(2 / 3)

熟麵粉350克,雞蛋、白糖各500克,豆沙餡400克,青梅、山楂糕各15克,葡萄幹10克,香油少許。

【製作】

1.雞蛋磕開,把蛋清、蛋黃分別放在兩個小盆內,先把白糖倒入蛋黃盆內攪勻,再把蛋清抽打成泡沫狀,也倒入蛋黃盆內攪勻,最後加入熟麵粉,攪成蛋糊。

2.將木框放在屜內,鋪上屜布,倒入1/2蛋糊,用旺火蒸15分鍾取出,在蛋糕坯上鋪勻用香油調好的豆沙餡,再倒入剩餘的蛋糊鋪平,表麵用青梅、山楂糕、葡萄幹碼成花卉形,再蒸20分鍾即熟,晾涼後切成3厘米寬、10厘米長的條即成。

【功效】

養心益腎,消食健脾,生津強誌。適用於消渴口幹、虛熱煩渴、心悸,脾胃虛弱而致肉食停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等。

獼猴桃飯

【原料】

獼猴桃80克,大棗50克,粳米250克。

【製作】

獼猴桃與大棗加水1000毫升煎煮至約500毫升,取汁加入淘淨的粳米,用電飯煲煮至近熟時,把獼猴桃與紅棗擺放在米飯表層上,再煮熟即成。

【功效】

益氣防癌,解毒健脾。適用於胃癌、食管癌及各種癌症的防治。

紅果包

【原料】

麵粉500克,山楂糕125克,青梅10克,糖桂花5克,發酵粉、食用堿適量。

【製作】

山楂糕、青梅均切成細末,同放鍋內,加糖桂花拌勻成餡。麵粉和成發酵麵團。待麵發好,加適量堿液,揉勻後搓長條,揪成每個約50克的劑子,擀成中間稍厚邊緣稍薄的圓片,然後逐個放入餡料,收嚴劑口,做成石榴形。再用剪刀從生坯底部逐層剪若幹三角形(最底層5個,二層4個,三層3個,四層2個,五層1個),頂端再剪成小花嘴形,即成包子生坯(也可在包入餡心後製成橢圓形紅果包)。將包子生坯擺入屜內,上籠用旺火蒸15分鍾即成。

【功效】

益腎養心,消食健胃。適用於脾胃功能失常而致脾虛泄瀉、消渴口幹等。

香菇肉包

【原料】

水發香菇、豬瘦肉250克,熟雞肉150克,豬肥膘肉100克,蝦仁50克,麵粉500克,發酵粉、蔥、薑、鹽、味精、花椒粉、食用堿、醬油、香油各適量。

【製作】

1.將麵粉和成發麵團。水發香菇、豬瘦肉、熟雞肉、豬肥膘肉、蝦仁洗淨後分別切成豆粒大小的丁。

2.炒鍋內放香油燒熱,下豬肉丁煸炒,加醬油、蔥花、生薑末、熟雞肉丁、香菇丁、蝦仁丁、鹽、味精、花椒粉略炒,拌勻成餡。

3.將發好的麵加入適量堿液揉勻,按常規包成肉餡包子,放入蒸籠,用旺火蒸10分鍾即成。

【功效】

鮮香適口,利腸養胃,滋陰補益,化痰理氣。適用於脾虛胃弱而致食少納差、消化不良、胃脘隱痛等。

蘑菇蛋餅

【原料】

鮮蘑菇300克,雞蛋500克,蔥白50克,牛奶300毫升,黃油100克,奶油150克,食用油、鹽各適量。

【製作】

1.將蔥白洗淨,切成絲,用黃油炒至微黃時放入洗淨的鮮蘑菇片炒透,然後放入牛奶、奶油攪勻,微沸後放鹽成鮮蘑餡。

2.雞蛋磕入盆內,用筷子打勻,放鹽調勻成雞蛋液。煎盤上火,放油燒熱,倒入雞蛋液攤成圓餅,待其將凝結時,在其中央放上蘑菇餡,用蛋皮包上,煎至金黃色出鍋裝盤即成。

【功效】

滋陰潤燥,補益腸胃。適用於腸胃虛弱而致食少乏力、消瘦頭暈等。

筍肉蒸餃

【原料】

麵粉、豬肉各500克,鮮筍150克,白糖、蝦米、香油、醬油、鹽各適量。

【製作】

1.將豬肉剁成肉末,加入醬油、鹽、香油、白糖和蝦米,分兩次加水150毫升,邊加邊順著一個方向攪拌上勁。鮮筍洗淨,擦成細絲放入碗中,加入蝦米、醬油、香油,拌勻醃漬入味,再倒入生肉餡裏,攪拌均勻,即成餡料。

2.麵粉加少許沸水拌勻,燙成雪花麵,攤開晾涼,再灑上一些涼水,和成麵團,揉勻揉透,蓋上濕布餳片刻,在案板上揉成長條,揪成小麵劑,擀成中間稍厚的圓形麵皮,包餡對折捏成月牙形餃子生坯,擺入籠中,用旺火沸水蒸熟即成。

【功效】

滋陰美容,調理腸胃。適用於腸胃虛弱而致食少乏力、消瘦頭暈等。

薺菜水餃

【原料】

麵粉、薺菜各500克,火腿、冬筍各50克,香油、蔥、薑、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

1.薺菜擇洗幹淨,放入沸水鍋中燙一下,投入冷水中,再撈出瀝水,剁成末,擠去水。火腿、冬筍分別切成末放入盆裏,加入薺菜末一起拌勻,加上蔥花、生薑末、鹽、香油、味精,攪拌均勻即成餡料。

2.麵粉和成麵團,揉勻揉透,蓋上濕布餳15分鍾,在案板上揉成長條,揪成小麵劑,擀成中間稍厚的圓形麵皮,包餡捏成餃子生坯。鍋置旺火上,水沸後下入餃子生坯,煮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