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水管壓力這麼大,噴射得這麼凶猛、這麼激烈。
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單德興有些措手不及。
此情此景生動再現了《青春之歌》裏的一組鏡頭。這是一幕反動軍警使用高壓水龍頭驅散愛國學生遊行隊伍的場景。
此行此舉的確有點兒過分、有點兒缺德。
單德興三步並做兩步躥到胖保安跟前,抬腿照溝門子上就是一腳:“你咋往人身上噴那?豬腦子啊你?把水管子放低、放低些!離人堆遠點兒、遠點兒!聽見沒?”
混亂之中,正當隊伍即將潰散、作鳥獸散的節骨眼上,橫空出世般凸顯一位關鍵人物。這個人身高馬大,體胖腰圓。留著分頭,銀絲縷縷中隱含著一股滄桑與蒼勁。此人姓梁,名敏,人稱梁敏梁老師。雖說年逾花甲,神采卻不減當年。
平時與他關係比較近乎的,喜歡跟他開玩笑,故意稱呼他“良民”、“大大的良民”。他並不在意,並說:“‘良民’好哇,‘良民’就是順民,順民就是聽話的百姓。隻要聽話就好。學生聽話,好學生,老師當得就輕鬆;孩子聽話,乖孩子,家長管著就省心。所以良民就是好人啊,學著做良民就是學做好人。我是良民,良民是我。不賴,這麼叫著感覺挺爽。再者說‘大大’是爸的哥;‘良民’為國之幸。如果人人都成為大大的良民,天下也就大大的太平啦!”
也有人覺著把梁敏梁先生叫做“良民”,委屈了這兩個字。有點兒給老虎戴嚼子——胡勒。這號人果真成了良民的話,那這個世界真的要進入陶淵明企盼的理想境界了。尤其在當官的眼裏,他要是良民,從此天下真的無賊可防啦。稱他“良民”,隻是“梁敏”的諧音,僅此而已。後來叫著叫著,反而叫出反語的效應來了。既然把良民當做一種調侃,賦予嘲諷的意味,於是有人就想撥亂反正。為梁敏起一個恰如其分、比較符合此人性格的綽號來。
要知道天底下最難辦的事情之一,就是生前給一個人下定論。有道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角度不同,看法不一。評價一個人如何如何,自然也是褒貶不同,良莠各異。有人說他豪爽仗義,就有人說他桀驁不馴;有人說他耿直實誠,就有人說他清高狂妄。特別是他平常的談吐舉止,隨心所欲、噴薄而出;一時興起,管你什麼校長主任、經理書記的,哪怕是天王老子,老梁一概不尿。因此這種性情中人,盡管嘔心瀝血幹了一輩子教書育人的勾當,到頭來自然吃虧上當一輩子。直至告老還鄉,還隻是混搭個普通一兵。
退休後的梁敏,愈發天不怕地不怕的了。不像有些退休領導,感覺從半空掉到平地,差點兒閃了腰。好像自己身上的某個要緊物件平白無故丟失了,萬分遺憾卻又無可奈何花落去。尤其別扭的是,一旦不巧與“良民”這樣的下級偶遇,笑也不是、惱也不成。著實體驗一把啥叫積重難返,啥叫舊怨難平。曾經罵過他“搗慫”、“刺兒頭”的昔日領導,有時與他碰麵,不免還覺著身上怪刺癢。就像一日被仙人掌紮過,數年之後,仍然對它心存餘悸並難舍嫌惡之情。
最終,有人煞費苦心替他選取了“仙人球”的綽號。認為這個綽號比較符合此人的特點,比“大大的良民”來得更自然貼切些。
起綽號的這位高人,是否真的了解仙人球的特質?
仙人球,生物界中的佼佼者。不光是水培花卉中的藝術精品,又是集食用、醫藥、保健、美容於一體的無公害的綠色食品。它可以防治人體多種疾病,還有解毒、吸收電磁輻射、吸附塵土、淨化空氣的作用。據說它還有一項最為神奇的功效——風水作用。這種植物使邪氣不能近身,有對氣場的排斥作用。
仙人球的生命力極其頑強,即便在條件惡劣的荒漠戈壁,也有它存活的身影。在它的身上,體現出的是種不畏艱險、頑強抗爭的精神。這種精神,濃縮了男子漢的全部氣質。知道這點的話,某些人還情願叫他“仙人球”?
關鍵時刻,“仙人球”挺身而出。不僅個頭高,嗓門也格外洪亮:“弟兄們,兄弟姐妹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啦!不要慌亂,不用害怕,要奮鬥就會有犧牲。無數革命先烈在我們前頭英勇地犧牲啦,他們死都不怕,難道還怕這杆高壓水龍頭嗎?老師們、戰友們,讓我們挽起手、肩並肩,引吭高歌。迎著風雨,一起高唱‘團結就是力量’吧!”
接著出現一幕感人肺腑的場麵:這些白發斑斑的老人,像抗擊洪水般挽臂築起人牆。昂首挺胸,用他們蒼勁的歌喉對抗這場突如其來的人工降雨。
慷慨激昂中,誕生了一支威武雄壯的老年合唱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