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停會議拒絕苛條 徇外情頒行禁令(2)(1 / 2)

青島問題,迭經電飭專使,堅持直接歸還,並於歐美方麵,多方設法。嗣因日人一再抗議,協商方麵,極力調停,先決議由五國暫收,又改為由日本以完全主權,歸還中國,但得繼續一部分之經濟權,及特別居留地。政府以本旨未達,正在躊躇審議,近得陸使來電,謂:“美國以日人抗爭,英、法瞻顧,恐和會因之破裂,勸我審察;交還中國一語,亦未能加入條文。”但和約正文,陸使亦未閱及,尚俟續電。此事國人甚為注重,既未達最初目的,乃並無交還中國之規定,吾國斷難承認。但若竟不簽字,則於協商及國際聯盟,種種關係,亦不無影響,故簽字與否,頗難決定。本日召集兩院議員,開談話會,僉以權衡利害,斷難簽字為辭。並謂:“未經簽字,尚可謀一事後之補救。否則鑄成定案,即前此由日交還之宣言,亦恐因此搖動。”討論結果,眾論一致,現擬以此問題,正式提交國會,一麵電囑陸使暫緩簽字。事關外交重要問題,務希卓見所及,速賜教益,不勝禱企。近日外交艱棘,因之風潮震蕩,群情龐雜,政府采納民意,堅持拒絕,固已表示態度,對我國人,在國人亦當共體斯意,勿再借口外交,有所激動。台端公誠體國,並希於晤各界時,切實曉導,共維大局為要。

原來歐洲和會中,本有國際同盟的規定,為協約國和議草約第一條件。列席諸國委員,統入同盟會,應該簽字。惟同盟雖另訂約章,卻與和約有連帶關係,和約中若不簽字,便是同盟會不得加入。所以中國專使陸征祥等,為了日人恃強,不肯將青島交還,列入和約,更生出許多困難,屢與政府電文往還,政府也想不出完全方法。國民但為意氣的主張,東嘩西噪,鬧成一片,惹得政府越昏頭磕腦,無從解決。再加南北和議,又複決裂,安福派且橫梗中間,這真是徐政府建設以後第一個難關。做總統與做總理的趣味,不過爾爾,奈何豪強還想爭此一席?但中國到了這個地位,還虧有奔走呼號的士人,不甘屈辱,所以外人還有一點敬意,就是東鄰日本,也未免忌憚三分。自從我國排日風潮,迭起不已,歐洲和會,頗受影響,日本代表牧野男爵,方發表山東主權歸還陳述書,因此青島始有交還的傳聞。但日代表雖有此語,終未肯加入和約,故陸專使亦終未便簽字。此次國務院通電各省,各省督軍省長,多數麻木不仁,有幾個稍具天良,也無非寄一複電,反對簽約。獨安福派中人物,還要替曹章二人出氣,硬迫徐政府懲辦學生。教育總長傅增湘,本為段氏所引重,恂恂儒雅,無甚黨見,但為了京師學潮,滿懷鬱憤,無法排解,自遞出辭呈後,不待批準,便匆匆離京,莫知所往。自好者應該如此。部務寬宕了半月,徐總統隻好準令辭職,暫使次長袁希濤,代理部務。

於是北京各學校學生,公議罷課,發布意見書,大致分作三層,首言外交緊急,政府不予力爭;次言國賊未除,反將教育總長解職,且連下訓戒學生的命令,禁止集會自由;末言日本逮捕我國留學生,政府至今毫無辦法,所以提出請求,向政府要求照辦,特先罷課候令,非達到目的不止。一麵布告同學,無論何人,不得擅自上課。又組織十人團,研究救魯義勇隊辦法;並四出演說,促進國民對外的覺悟。既而京外各中學校,紛紛繼起,先後宣告罷課,此外各界人士,排斥日貨,力行不懈。日商各肆,無人過問,甚且華商預定各日貨,都要退還,累得日人多受損失,當然去請求本國政府,設法挽回。日人素來乖巧,先由外務大臣通告中國駐日代理公使莊景珂,說出一派友善的虛詞,籠絡中國,略雲:

觀日本與中國之關係,中國官民中,往往對於日本之真意,深懷疑慮,且有誤信日本此次於交還膠州灣德國租借地於中國之既定方針,將有變更之圖。餘聞之甚出意外,且深為遺憾。近如牧野男爵,為關於山東問題,說明日本之地位,曾發表其聲明於新聞紙上,餘於此確認此項之聲明,即日本於所口約者,嚴正確守山東青島連同中國主權,均須交還中國。而中日兩國,為增進相互利益所締結之一切協定,亦當然誠實遵行。其中國因參戰結果,由聯合國商得之團匪賠償金之停付,關稅切實值百抽五之加增,並根據講和條約由德國取回之有利條件,日本對於此等事項,無不欣然維持中國正當之希望。且帝國政府,仍擬照餘在前期議會所聲明者,以公正協和之精神為根據,而確定對華之方針,以期實行,中國官民,固不必多滋疑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