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你怎麼這麼囉唆,究竟有沒有解決辦法?”同治皇帝越聽心裏越害怕,照李鴻章這麼一說,大清帝國馬上就有亡國的危險,洋人這麼猖獗,必須得拿出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出來才行。
“皇上,您別著急,顧福昌依附洋人名下,但這個碼頭我們遲早是要收回來的。而且也不是所有依附洋人名下的華商,日子都是那麼好過,臣調查發現狡猾無賴的列強資本對更多的帝國商人是連蒙帶嚇唬,最後本利都不給結算,完全不認賬,這些商人們受窩囊之氣還沒有地方說。”李鴻章又開始給同治皇帝講上海巨商唐廷樞在輪船上的尷尬遭遇。話說有一次唐廷樞乘洋輪由上海到香港,因避風停航,船上每人每日隻供應淡水一磅。實在是饑渴難忍,唐富豪就到夾板上透風,遠遠看見不少上來透氣的中國人用舌頭舔著幹涸的嘴唇。他轉了一圈,頓時火冒三丈,發現拴在船夾板上的羊在咕嚕咕嚕大口喝水,實在是可氣可恨之極,但是當時洋人勢大,憤怒與無奈交替刺激著唐廷樞的心髒,唐廷樞在“待人不如羊,殊為可恨”的感歎下,憤而在香港籌股資10萬元先租兩輪往來港、滬。“皇上,民心可用,像唐廷樞這樣的富豪也是帝國子民,他們是願意回到帝國的懷抱的,皇上,宋晉大學士說財政困難沒錢,沒錢就停造船,那財政依然會沒錢,我們為什麼不想辦法賺錢呢?更何況造船是可以賺錢,可以將中國的航運權、國之命脈掌握在大清自己的手上的。”李鴻章在給皇帝講完國際國內形勢,講完了民心向背之後,是該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了,“皇上,洋人能夠吸引華商的錢創辦新式輪船,我們既不能禁華商之勿搭洋船,又何必禁華商之自購輪船?以中國內洋任人橫行,獨不令華商展足耶?我們為什麼不能將這些商人的錢聚攏來設立輪船招商局,則華商可以名正言順入股,這樣使華商不至皆變為洋商,實足尊國體而弭隱患,尤為計之得者。”
國際形勢嚴峻,國內形勢也猶如泰山壓頂,步步緊逼。李鴻章準備采用那個用自己撒尿來解釋拋物線的留學生容閎提出的方案,以通過發行股票募集商股來試辦輪船招商局。說起這個容閎,也是一個人物,堪稱大改革家、教育家,是曾國藩、李鴻章等晚清重臣的經濟、教育方麵的幕後高參。這位容爺曾積極慫恿朝廷派遣公派留學生,後來這些學成歸來的留學生有一大批成為國民革命的骨幹,成為大清王朝的掘墓人,為推翻沒落的清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這位容爺同時也是中國近代資本發展的推動者,中國股份製概念的奠基者,以及中國真正意義上股票的開拓者。早在太平軍瘋狂期間,作為中國第一留學生,耶魯大學的高材生容閎就帶著一腔抱負回國了。這個容閎當時有一個很幼稚的想法,那就是清廷已經統治了上百年,這個馬背上的民族太頑固,不可能接受西方的改革思潮,他認為信奉拜上帝教的太平天國應該很容易接受西方思想,於是小夥兒風塵仆仆直奔南京,當時太平天國國務院總理是洪仁玕,洪仁玕聽了小夥兒的一番政治軍事教育等治國七策,覺得不錯,就引薦給整天尋歡作樂的天王洪秀全。洪秀全夜夜笙歌,正沉浸在自己一手謀劃的王殺王大陰謀之中,讓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這些燒炭的土鱉相互殘殺,自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獨霸太平天國統治權,根本沒有閑工夫聽容閎囉唆什麼公派留學生這一類扯淡的話。洪秀全畢竟是落地書生,看到同為讀書人的容閎小夥兒一臉的汗水,就給他賞了個四品,容閎很是失望,於是開始做小買賣。突然有一天正在擺地攤的容閎被幾個當兵的給抓走,直接提到曾國藩的跟前,容閎瞪大眼睛一看,嚇了一跳,這不就是那個打敗洪秀全的兩江總督曾國藩嗎?當時身為兩江總督的曾國藩正在搞江南製造局,需要采辦機器等,曾國藩看了看容閎的簡曆,正好缺一個采購員,容閎就這樣成為了曾國藩的手下,也是帝國第一個留學生采購員。封建集權下的等級製度異常森嚴,容閎每次有想法總不好意思直接向曾國藩反映,而是通過江蘇巡撫丁日昌代為轉呈。天津教案發生後,容閎再次提出按照西方公司章程籌組新式輪船企業,1867容閎提出《聯設新輪船公司章程》,這是華商籌劃組織輪船公司最早的一個章程,但是曾國藩擔心輪船招商成立引起漕幫水手起事,加上拿到折子的軍機大臣文祥家母去世,這事也就一拖再拖了。
容閎的折子讓李鴻章深受啟發,已經研究容閎草擬的《聯設新輪船公司章程》很久,不過章程的實施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愛新覺羅家族自入關以來還是儒家治天下那一套,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重農抑商,生意人跟妓女一樣備受歧視,這也是不少華商寧願跟洋人合夥賺錢的一個重要原因,如果朝廷沒有誠意,諸如唐廷樞這樣可用的民心未必真能投入帝國的懷抱。李鴻章反複地琢磨怎樣想一個更好的辦法,既讓朝廷的公信力得到伸張,又讓帝國的商人心甘情願地拿出錢跟朝廷一起做生意。終於他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輪船招商策略:為了彰顯朝廷誠意,朝廷與商人聯合創設輪船招商局,朝廷拿出一部分銀子作為股本,其餘的部分股權公開向華商出售,可以自由交易,這部分出售股權募集到的資金全部用於購買輪船,組建帝國自己的輪船招商局,在國內的江河湖海廣泛開展運輸業務,奪回帝國航運權,等輪船招商局發展到一定階段,業務再向海外延伸。
小皇帝聽完李鴻章的宏偉規劃,連聲叫好:“愛卿,你會同六叔仔細商議籌建輪船招商局事宜,奪回我大清航運權。”
1872年12月23日,天寒地凍的紫禁城宮門剛剛開啟,李鴻章就夾著《試辦招商輪船折》走進了養心殿。
“皇上,臣已經吩咐手下人將輪船招商局的公司章程,具體的籌建事宜都安排妥當了,具體的籌辦人員也找好了,總辦是非常有海運經驗的海運委員候補知府朱其昂,但是現在官造輪船並無商船,我們可以招徠各省的所有輪船歸總到輪船招商局,所以我們現在第一步就要試辦招商為將來的官商鋪路,發行股票募集富商資金,然後購買商船,朝廷可以調用招商局的商船進行漕運,將國之命脈真正掌握在朝廷的手上。”李鴻章將折子遞給了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翻看了李鴻章的折子,點了點頭:“李愛卿你先回去吧,容朕周全思量。”李鴻章的心裏一咯噔,難道皇上變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