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之殤4(1 / 1)

招股幕後博弈

1872年12月27日,紫禁城一片蕭瑟,古老而又沉重的宮門緩緩開啟。

一名領事太監彎著腰向站在宮門外的李鴻章拱手問好,李鴻章的胡須上已經凍滿了霜花,身子在微微顫抖。領事太監上前一把扶住李鴻章:“李中堂,怎麼啦?萬歲爺正等您呢。”已經在宮門外站了一個小時的李鴻章強打起精神,衝著太監擠出一絲微笑:“有勞公公前麵帶路。”李鴻章一直縮在袖筒裏的雙手用力緊緊地握了握,手心有冰冷的汗液。

同治皇帝坐在金燦燦的龍椅上,精神是出奇的好,盯著台下跪著的李鴻章:“前段時間朝野上下反對造船的人很多,宋晉說得很有道理,造船造的就是銀子,從鴉片戰爭到現在,我們的國庫已經沒有銀子了,這個問題很嚴重。你說辦輪船招商局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通過發行商股募集資金,為了提升朝廷的公信力,施行官商合辦,朝廷也要出一部分銀子,這個問題有點兒難辦。”李鴻章一聽,心裏咯噔一下,當初我不是已經非常詳細地分析了募集資金的渠道等問題了嗎?國家就是勒緊褲腰帶也要掏出合辦的銀子,難道同治皇帝不讓開設輪船招商局了?

“皇上啊,宋大學士看到的隻是國庫裏沒有銀子,之前臣就說過,沒銀子沒法造船,但是我們可以想辦法通過發行股票籌集民間資本來造船嘛,當然是涉及朝廷出一部分銀子的問題,現在朝廷出一小部分,將來就可以募集大量的社會資本,我們緊一時,將來就能扭轉財政困難的局麵,這是長遠之計。”李鴻章撲通一下又跪下了,“皇上,造商船是一個多贏的局麵呀。”

同治皇帝的臉上突然露出笑容,朝李鴻章擺了擺手:“你們都是朕的忠心臣子,你在折子裏說的也有道理,天朝上國要固疆土保尊嚴,抵禦洋人沒有船是不行的,你們的造船計劃可以實施。不過朕聽說你在前期的調研過程之中遇到不少麻煩,輪船招商是新鮮事,大臣們的意見還是要虛心權衡的,那些商人能不能掏銀子,你之前給朕說的是天花亂墜的,不要讓朕失望,朕已經將批複的折子交給了總理大臣奕,你們要通力籌劃。”

李鴻章這下懸著的心才踏實下來,隻見同治皇帝在龍椅上又是打哈欠又是伸懶腰,趕緊拜謝而去。

輪船招商局發行股票的批文算是拿到手了,一隻隻看得見看不見的手正躍躍欲試,輪船招商局的路才剛剛開始。走在空曠的午門外,寒風烈烈,李鴻章有一種千鈞壓頂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李鴻章,如芒在背,創設輪船招商局之後,漕幫沙船的十萬人生計是個大問題。河道淤塞、洋船競爭,將漕運逼到了絕境,一麵是北方糧食危機,一麵是十萬漕幫生死存亡。中國人聰明了幾千年,偏偏在運輸方麵極為低能,上千年河運漕糧困擾著統治者,卻一直在疏浚上浪費錢財也沒有想出更好的解決辦法。現在十萬漕幫已經無法維持基本生計,幾年前曾國藩擔心商船運送漕糧引發沙船主的暴動,太平軍剛剛鎮壓,帝國上下已經身心俱疲,不想再看到小民的暴動。現在是洋人不讓沙船主活,這個時候造船廠的商船分運漕糧,既可以將漕糧掌握在帝國的手裏,又可以增加稅收,奪回航運權,但同時進一步將漕幫沙船主逼向了絕境。為此,李鴻章已專門派出自己的機要秘書盛宣懷到江浙一帶仔細地調研,力求盡快想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解決漕幫問題。

誰知這個問題還沒有摸清楚,之前支持宋晉的福州將軍文煜又開始找事了。曾國藩在臨死前責成機器局的道員吳大廷與江南局道員馮焌光籌劃輪船招商等事宜,從馬尾船廠調幾艘船向商人租賃,來彌補造船造成的虧空。這本是一件為馬尾船廠解圍的好事,沒想到吳大廷等人一到福州,文煜的臉一下子就拉下來了。文煜沒有理會曾國藩以前的屬員,就兩個字,沒船。現在曾國藩已經死了,吳大廷跟馮焌光的靠山也就沒有了,於是就跑到李鴻章跟前訴苦。還沒等李鴻章找到文煜從中斡旋,不承想文煜卻自己個兒給同治皇帝寫了一封信,信中痛陳了自己收關稅的艱難,造船的辛苦,並一再追問用國家的銀子造的船一旦租賃給商人出了問題怎麼辦?文煜向皇帝感歎說:“租給殷商,殊屬可惜。”

讓李鴻章頭疼的還不是文煜的百般刁難,而是恩師曾國藩重托的吳大廷這個時候也站出來跟自己唱對台戲。李鴻章原本謀劃通過調馬尾船廠的船來商業租賃,籌集一部分銀子籌建輪船招商局,進一步掌控左宗棠創辦的洋務基業馬尾船廠,沒想到吳大廷兩人不僅僅對馬尾船廠的後事處理撂挑子,還羅列了輪船招商的五大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