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之殤7(2 / 3)

1882年10月25日﹐法國東京海域分艦隊司令孤拔受命為北越法軍統帥,這個孤拔一接到波拿巴的任命,立即馬不停蹄地跑到越南掛帥,心想終於可以為之前被大清王朝黑旗軍劉永福的部隊打死的支那海軍司令員李維業報仇,一雪法蘭西海軍在支那的恥辱了。孤拔動作很快,當年12月初,孤拔就率領浩浩蕩蕩的法蘭西軍隊向紅河三角洲中國軍隊防地發動攻擊。孤拔瘋狂了,路易·波拿巴瘋狂了,慈禧太後在紫禁城也瘋狂了。

左宗棠、張之洞等主戰派主張痛擊孤拔,讓其到陰曹地府去跟李維業喝茶,掌握外交、軍權的中央領導人李鴻章認為孤拔為人凶殘,兵鋒甚烈,完全沒有必要正麵交鋒,可以通過第三中立國進行斡旋和談,這下子就難住了領軍機大臣恭親王奕。從辛酉政變之後,奕就一步步抓權,令慈禧太後很是不爽,法國人的囂張讓慈禧太後火冒三丈,奕組閣的軍機處遲遲拿不出是戰是和的決策。慈禧太後一拍桌子指著老情人奕的鼻子說:“法國老鬼孤拔都打到雲南的紅河州了,是不是要打到紫禁城你們才有決斷呢?是不是還想讓洋鬼子將我們孤兒寡母趕出紫禁城呢?”奕一聽嚇壞了,當初自己的哥哥鹹豐皇帝逃跑到承德,害怕自己在紫禁城登基,聯手洋鬼子奪天下,現在慈禧太後又這麼說,看來自己在軍機處繼續待下去腦袋都保不住了。在邊陲隆隆的炮聲中,一場不可思議的奪權變局發生了,慈禧太後盛怒未消,一聲令下,剝奪了恭親王奕的所有權力,僅保留親王的勳爵與俸祿,同時大清帝國的最高軍事決策機構軍機處全體解散,領軍機大臣奕回家麵壁思過,大學士翁同龢好好地教小皇帝光緒讀書吧。中法全麵開戰一觸即發。

“第三方調停?虧李鴻章想得出來,美國人英國人都等著大清帝國打敗仗,到時候他們好來趁火打劫,美國人說我們大清到他們國家的勞工太多,讓他們國家的工人失業人數大大增加,都已經在醞釀通過一個排華法案,英國人更他媽的不是東西,現在已經深陷生死危機漩渦之中的胡雪岩還蒙在鼓裏。”唐廷樞搖了搖頭,“英國人處心積慮,實在太壞了,法國人要的是殖民權,英國人和美國人卻從經濟上打垮大清的商業,那樣一來他們就可以全麵掌控大清帝國的經濟命脈,這一招實在是狠毒。”

“景星,這裏麵到底有什麼陰謀,我還是有點稀裏糊塗。”徐潤怎麼都沒有整明白。

“這是一場資本陰謀。”出國轉悠了一圈,唐廷樞對洋人操縱大清帝國資本市場的道道總算有點明白了,洋鬼子通過高拋低吸的策略,先買入一定數量的股票,然後將股票價格拉升,拉高到一定高度,刺激了股民的信心,就開始拋售,讓大清的股民接盤。洋鬼子的一般操作思路都是找大盤藍籌股、績優股、分紅慷慨的股票來進行炒作,這些股票的市場形象不錯,炒作起來容易吸引市場跟風,在煽動股民情緒方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股民短線炒作的心態決定了高位急於變現的炒作手法,將大清帝國的股市推向了暴跌的深淵。唐廷樞明白,沒有資金接盤,帝國股民手上的股票根本無法變現,急於變現的股民就會不惜血本降價拋售,這樣一來就引發了市場拋售的恐慌心理,拋售的人越多,市場的拋售壓力越大,市場資金轉移得就越快。大清帝國的股票一旦下降,公司的股東就會為了不賠本而抽逃公司股本,這樣一來大清帝國辛辛苦苦興辦的洋務企業就會深陷資本抽逃的泥潭,洋鬼子趁機就能把已經被大清帝國通過興辦企業收回的市場控製權,再借機奪回去,洋鬼子處心積慮的目的就是要卷土重來。

“通過股票炒作來打垮大清的資本體係?”徐潤現在是火燒眉毛,哪有心思去琢磨洋鬼子的陰謀,自己還是不明白洋鬼子這樣做跟自己現在陷入破產邊緣有什麼關聯。

唐廷樞從徐潤的眉宇間看得出來,這個家夥還是關心自己破產的事情,可能是急暈了頭,這麼簡單的道理,徐潤都沒有想明白。洋鬼子導演了一場慘烈的資本陰謀,帝國子民的盲目貪婪給了洋鬼子一個絕佳的機會。1882年6月9日的《申報》刊發了股票價格,當天還發表了評論文章,評論說“現在滬上風氣大開,每一新公司起,千百人爭購之,以得股為幸”。當時有媒體進行了詳細的統計,“自春徂冬,凡開礦公司如長樂、鶴峰、池州、金州、荊門、承德、徐州等處,一經準招商集股,無不爭先恐後,數十萬巨款,一旦可齊”。不難看出,帝國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對股票這個新生事物的適應能力是驚人的,他們還具有相當的研究能力,之前洋鬼子在大清設立的外資股份公司營業發達,利潤優厚,炒股票能發財,發大財,這是大清子民的夢想。這不,當時先知先覺者都成了富豪,唐廷樞、徐潤就是那一波靠著炒股票發財的帝國子民,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更何況在一個炮火連天、餓殍遍野的時代,富豪簡直就比八股科舉更具有榜樣力量。那一波行情是已經錯過了,現在大清帝國自己發行了股票,官督商辦的輪船招商局沒幾年就將控製大清帝國航運權的旗昌給幹掉了,不僅長了帝國的麵子,更是讓帝國在商戰中再現天朝上國的威風,這個招商局還是一隻下金蛋的雞,從成立的第二年起便按照章程規定每年發放百分之十的股息,並且此後不管經營狀況如何,股息都無例外地照章發付。這簡直就是包賺不陪的買賣,前麵有榜樣已經富有了,現在有不斷分紅的帝國自己的企業,此時不買入更待何時呢?大清帝國的官員與百姓瘋狂了,招商局這樣的大盤藍籌一票難求,開平煤礦在上海一開盤就超過麵值一百兩,大盤藍籌難以求購到手,就留給了新發行的中小企業股票一個巨大的市場需求空間,已經完全神話了股票賺錢效應的大清股民,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普通百姓,在他們的眼裏股票就是隻賺不賠的買賣,一時間隻要是股票就競相爭購,即使向親戚朋友借錢也在所不惜。

徐潤一愣:“洋鬼子操縱了大清的股市?他們自己的股票旗昌都讓招商局給並購了,還怎麼操縱大清的股市呢?”在並購旗昌輪船的時候,唐廷樞與徐潤聯合利用內幕消息在低位買入了大量的旗昌輪船股票,獲利不菲,劉坤一甚至跳出來找招商局的麻煩,從那以後大清帝國關係國計民生的資源類股票、運輸類股票都嚴禁賣給外國人,否則以叛國罪殺頭。唐廷樞是不是轉了一圈美利堅合眾國腦子也壞了?在有殺頭的危險下,誰還敢將股票賣給洋鬼子?洋鬼子怎麼可能操縱大清股市呢?

“雨之兄還記得莫祥芝的土地丈量公告是什麼時候發布的?”唐廷樞這句話讓徐潤感覺有點莫名巧妙,莫祥芝這個書香門第走出來的馬上縣令可是將自己推向了風口浪尖,這一下又將自己無形之中逼到了生死邊沿,怎麼可能忘記他的那則縣衙告示呢?唐廷樞從公文包裏摸出一份《申報》:“雨之兄,你看看這份報紙,看了這報紙就能明白洋鬼子是怎麼玩弄我們大清股市的。”

徐潤嘩啦一下展開了《申報》,1882年1月27日,《申報》刊登一篇作者署名“旁觀不平人”的文章《招股不公》,文章很有意思:

怡和洋行新設保險公司,專保海險,於西曆一千八百八十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即華十月廿九日出有告白,招集股份一萬股,每股二百五十元,先付五十元,欲入股者,每股付定洋十元,先為掛號等語。怡和向來名聲最好,故中外諸商鹹思入股,照其告白先付定洋,或數十股,或數百股不等。滿望得附股份將來可以得利,並可各為招羅,乃近日竟有回絕,將定洋退還者,中外諸商客洋以去而不得入股者甚多。據聞此次招股,本擬上海招集二千股,合掛號付定者,聞有二萬股之多。徜以十中得一而論,亦應附股二千。設雲小股不能派著,顧何以三五股者或尚得附股,而數十股及百股者反致向隅,殊不可解……按定銀之多寡均派股份之多少,如此則人心悅服。且既能付以定洋,則必非無業之人,乃竟予以退還。各商不但定洋空付,而拆息亦折耗不少。況以前並未聲明,揆之情理。似欠公允。

徐潤嗬嗬一笑:“景星,這文章為何怎麼看都像是廣告稿呢?這不就是說怡和保險很搶手,大清人都買不到,這樣不是變相吹噓怡和的信譽、實力嗎?”

“雨之兄,這可不是廣告稿,這背後是大有文章。”唐廷樞指著另外一份報紙,“再看看這個,也是《申報》,你看完了就知道是不是廣告,洋鬼子在玩資本方麵那可是猴精猴精的,他們的計劃一步步將整個大清帝國的子民都給卷入了他們編製的漩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