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之殤7(3 / 3)

徐潤打開報紙,又是嘩啦一聲,1882年6月9日的《申報》簡直就是一張股票專業報紙。在《股價須知》一文中非常具有煽動性地指出:

至今日而風氣日開,華人皆知股分之益,不但願附西人之股,且多自設公司,自糾股分,大有蒸蒸日上之勢。招商輪船局為之創,自是而後,保險、織布、電線、煤礦,以及采銅、采錫,莫不踴躍爭先。除競附股分而外,又以股分票互相賣買,其行情亦時有漲跌,逐日不同。

事實上這篇文章就是為《申報》推出的股市行情欄目打廣告,因為當天還有一則消息宣布,《申報》“特日為探訪(股市)真實行情,排錄於本報附張內,以供眾覽,庶賣買股票者皆得以先睹為快”。

“雨之兄,你不覺得這些很奇怪嗎?我總覺得這背後有人在操縱媒體輿論,在西方,輿論是可以影響政府內閣,影響一個國家的總統決策的。”唐廷樞指著四天後的一份《申報》,“你看看這個,如果說之前的《招股不公》是個序幕的話,《股價須知》就是一個誘惑人的鉤子,眼下這一篇文章就是一場激動人心的演說。”

1882年6月13日《申報》顯著的位置刊登了一篇演說文章《勸華人集股說》:

自招商局開之於先,招集商股,創成大業。各商人亦踴躍爭先,競投股分。自是而後,百廢具(俱)興,仁和保險公司即相繼而起,獲利亦頗不貲,投股益加眾多。至今日而開平煤礦、平泉銅礦、濟和保險、機器織布,與夫紙作、牛乳、長樂之銅礦、津滬之電線、點銅礦,無不競為舉辦,蒸蒸然有日上之勢。即西人創開之公司,華人亦有投入股分,並有因不得投入而心滋不悅者。如自來水公司、電燈公司,華人皆願入股。去年怡和洋行之新設保海險公司,華人以投股而不見收入,頗有後言,可知華人近來亦知此事之大有裨益。且不僅投股而已,又有以股分票互相買賣者……泰西以有此一法,而諸事易於開辦,是以握致富之原。中國未知此法,因而無致富之術,此其所關甚大,非特為商局起見,即國家氣運所係焉。今者風會漸開,鹹知趨向……不但投股者多,而且賣買股票者亦不勝踴躍。此法既行,吾知中國之各商人無論大小,必皆不難獲利,而且中國之美利亦將日事開拓,易見興行……深願此法之愈推愈廣,而華人致富之術無異於泰西諸國,則由富而強,又何外侮之足虞乎哉!

洋洋灑灑,令每一位讀到此文的大清子民激動得熱淚盈眶。這是大清帝國自鴉片戰爭以來出現的聲音最洪亮的一次呐喊。唐廷樞看了這樣的報道卻膽戰心驚,不是洋鬼子的槍炮無情,也不是洋鬼子的資本凶悍,上帝要想讓一個人滅亡,必讓其先瘋狂,這是洋鬼子的邏輯,他們正是在運用這樣的邏輯讓大清帝國的子民,大清帝國的資本瘋狂,如同英國人飼養的瘋牛一樣。

高潮還在瘋狂中繼續亢奮地上演。1882年8月24日,《申報》在發表《勸華人集股說》相同的版位發表了更為煽情的文章《公司多則市麵旺論》,洋洋灑灑,激揚文字抒胸中豪氣:

泰西各國凡經營貿易,往往資本巨萬,夫豈一人一家之財力哉。大都皆集成股份,糾約同誌共為襄助,而後可以相與有鹹……中國向來未開風氣,並不知有公司之說……至於今日則風氣大開,公司眾多,自招商局開其先聲,而後競相學步,仁和保險公司繼之。人見公司之利如此其穩而且便,遂莫不幡然改圖,一掃從前拘墟之鹹見。於是濟和保險、開平煤礦、平泉銅礦、機器織布、機器繅絲、長樂銅礦、池州煤鐵,與夫自來水、電氣燈、賽蘭格之錫礦、鶴峰之銅礦,莫不爭先恐後,踴躍投股……中國之有公司不過近數年之事耳,顧招商局一經開創,而繼武(足跡相連)者竟爾紛紛。目下則鹹以購買股分票為市麵生意之時派……上海近來公司之多如此,則將來隆隆日上,夫豈讓於泰西哉!

唐廷樞突然站起來,雙手背在背後,在辦公室走了幾圈:“洋鬼子思維縝密,你現在應該明白大清帝國股票扶搖直上,帝國子民瘋狂炒賣股票的原因了吧?招商局、開平煤礦這些航運、資源類股票固然是前景遠大,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公司一發股票也瘋狂,《申報》就透露出玄機了。”

“《申報》的文章在很大程度上對大清的企業是愛護的,鼓勵民眾購買大清的股票,裏麵沒有你說得那麼玄啊。”徐潤再次仔細看了看《申報》的幾篇報道,還是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申報》是1872年宋晉掀起廢船風暴後的第三個月興辦的,這個《申報》的老板安納斯脫·美查是個英國人,販賣茶葉和棉布,聽說是虧了不少錢後,他的買辦陳庚莘說《字林西報》的中文版《上海新報》很賺錢,這個美查很快就拉了三個美國人伍特華、蔣萊亞、麥基洛合夥,每個人出資四百兩銀子,後來這個茶販子將美國人的股權悉數收購,成了《申報》的唯一股東。這一次英國人正是通過操縱《申報》來操縱大清股市的。”從美國回來,唐廷樞就在不斷地琢磨大清帝國股市瘋狂背後的邏輯,《申報》猶如一朵絢麗的牡丹,無論是《申報》的股東背景還是文章的邏輯,完美而富有激情的表演讓唐廷樞怎麼想都覺得不對勁,慢慢的,一個可怕的操縱陰謀令唐廷樞不寒而栗。

唐廷樞耐心地給徐潤分析洋鬼子的陰謀:“美查是《申報》的老板,首先他是一個英國人,《申報》專門以捅大清的內幕消息著稱,以前鄉試榜文甚至要十天半個月才能傳開,不久前順天府鄉試的榜文頭一天發布,第二天《申報》就刊登了,全天下嘩然,我為什麼判定這一次是洋鬼子操縱媒體操縱股市呢?第一,《申報》上關於股市的文章非常具有煽動性,幾篇文章分時很有邏輯地推出來,不斷地刺激大清子民購買股票的欲望,從正麵看是為大清的企業發股票鼓與呼。報紙作為輿論平台,按照西方人的規則是懲惡揚善、公正透明的,《申報》無論是老板還是主筆都是受過西方新聞影響的人,新聞的規則他們完全清楚,而《申報》的文章不僅僅忽悠的是大盤藍籌股,什麼亂七八糟聽說過沒聽說過的都忽悠,良莠不齊。在信息閉塞的今天,炒股隻能看報紙,看著報紙上說炒股是一本萬利,是富國強民的偉大實業,人們隻能是按圖索驥,逮什麼買什麼。但既然是為大清股市,為大清洋務發展鼓與呼,為何文章作者匿名?除了文章作者匿名顯得不光明磊落有見不得人之處讓人產生懷疑外,從這些文章中的觀點也可以看出是有人在幕後操縱,不排除是洋鬼子捉刀代筆。第二,英國人要想從經濟上打垮大清,股市是最好的突破口,當股票在不斷地拉升之中吸納越來越多的民間資本,當股市再也沒有資金支持的時候,大清帝國的金融係統就麵臨崩潰的危險。金融係統一旦因為股市引發恐慌,大清帝國的洋務企業也就徹底地陷入資金鏈斷裂的漩渦之中,別說發展了,保命都很難,房地產、生絲什麼的統統都會因為流動資金出現問題而破產。”

當人瘋狂到極致,就失去了理智,大清帝國在洋人掌控的媒體的蠱惑下,瘋狂地陷入了股市發財的夢幻之中不能自拔,尤其是開平煤礦的股票在半年之內狂漲百分之百,創下每股二百四十五兩的曆史性記錄,讓整個帝國都瘋狂了。唐廷樞看著坐火箭一般的開平煤礦認定這是一場陰謀,陰謀的背後注定是一場觸目驚心的災難。商人的成功必須具備智慧與眼界,當初李鴻章引入唐廷樞到招商局執掌大局,這是李鴻章一生明智的決策,為大清帝國,為中國資本的發展奠定了不可磨滅的不世根基。

唐廷樞擔心的事情已經在大清帝國發生了,一個可怕的現象出現了,《申報》報道說“每逢年節,各錢莊清帳之秋,藏票者或力量單薄,不得不賤售以清莊款”,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炒股票就是在風口浪尖上進行不見血的血腥博弈。當股價上漲的時候股民永遠看到的是光閃閃的銀子在眼前晃來晃去,欲望充斥著人的整個靈魂,大清帝國的官員跟百姓已經瘋狂到了失去理智的地步,投資股市一定要用閑錢的諄諄教誨早已忘到九霄雲外去了。一個輕浮的思想猶如魔咒一樣,凝固在帝國子民的腦子裏,反正炒股票是不賠錢的買賣,沒有就貸款,一大批穿著馬褂拖著長辮子的帝國子民排著長隊從錢莊、外資銀行透支炒股,已經成了帝國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提著貸款踴躍買入股票已經成為帝國最為時尚的職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