啪的一聲,商董劉桂馨將一紙告示重重地拍在張謇的辦公桌上。張謇還從來沒有看到過劉桂馨發這麼大的火,當年郭茂芝、潘鶴琴他們嚷嚷退股的時候,劉桂馨可是一直跟著自己不離不棄,甚至在自己落寂的時候還不斷地勸慰,現在紗廠開機了,他倒是火氣大了。張謇抓起桌子上的告示,股東們懷疑大生紗廠的資金有問題,紗廠辦不下去,要他去明倫堂將挪用揮霍的公司資金情況交代清楚。張謇之前聽到過有人造謠說大生紗廠已經失敗了,現在廠子不是正常運轉,流動資金還在陸續籌集之中嘛,怎麼就失敗了?張謇一直沒有理睬謠言,現在購買大生紗廠的股東居然懷疑自己挪用公司資金,狀元一生重名節,明倫堂是什麼地方?那是孔廟的大殿,八股狀元都是儒家弟子,禮義廉恥是儒家名節之精要,去明倫堂說明自己挪用公款的情況,這簡直就是在侮辱自己。“一山兄,廠子從開始銷售股票到現在,你都一直是參與者,這些鬼扯的話你信嗎?”張謇抖了抖告示問劉桂馨。大布商劉桂馨對大生紗廠的財務狀況一清二楚,大生紗廠開工後每日要棉花一百二十擔,日需要資金千兩以上,每月就得十二萬兩,如果以三個月為一個周轉期,則需流動資金三十六萬兩,大生紗廠資本絕大部分是不動產,到現在隻有四五萬兩的流動資金。大批買了股票的鄉紳股東聯名告示說張謇挪用資金,劉桂馨的心裏就犯嘀咕,就是挪用一個子都是對股東們的傷害,劉桂馨希望張謇能去明倫堂解釋清楚。張謇咬著牙很無奈地去孔廟大殿明倫堂向股東們解釋財務問題,一筆一筆地給股東們算賬,賬目算清之後張謇向股東們承諾大生紗廠不會停工,公司會正常籌集後續資金。張謇剛剛從明倫堂出來,商董沈敬夫上氣不接下氣地跑來了:“季直,事情鬧大了,一批秀才、貢生糾集在州衙門口請願,還有人向衙門遞交了狀子,把你給告了。”“告我?”張謇頓時覺得莫明其妙。“那些秀才貢生說你拿走了南通鄉試、會試基金,使鄉試、會試難以舉行,斷了他們的前程。”沈敬夫還沒有說完,張謇就火冒三丈:“放屁,我張季直是科舉出生,讀書人的辛苦我能不知道嗎?我能拿考生們的基金斷他們的前程嗎?”張謇一揮手,“無理取鬧,走,回廠子,不理他們。”沈敬夫、劉桂馨一臉愕然。張謇嗬嗬一笑:“這背後一定是南通知州汪樹堂在搞鬼,當初我和部堂大人劉坤一提出紳領商辦的時候,部堂大人答應給我們一筆資金支持,於是致函汪樹堂,要他將州府典存的一萬兩公款銀子撥給大生紗廠作為流動資金,以便紗廠早日開工。當時我去找汪樹堂拿銀子,他就老大不高興地說什麼官府資金緊張,但是部堂大人已經發話,這個汪樹堂磨磨嘰嘰,心中不滿,認為我是拿部堂大人壓他,但又不敢公開違抗部堂大人的意思,銀子是拿了,這筆賬就算到了我張季直頭上。讀書人鬧事是官府最怕的事情,這一次考試資金的謠言肯定是汪樹堂散發的,我倒要看看他怎麼收場。”劉坤一聞訊南通讀書人輕信謠言聚眾鬧事,嚴責汪樹堂,大生紗廠終於躲過謠言劫難,加班加點進行生產,勢頭喜人。
黃思永萬萬沒有想到,當自己在天牢裏看張謇贈送的《易言》與《盛世危言》兩本書的時候,張謇的辦公室裏迎來了一位新股東,就是那位給劉坤一寫信告陰狀的浙江候補道朱幼鴻。張謇見朱幼鴻走進辦公室,一開始還有點納悶,難道這個家夥又是來給自己找別扭的?現在八國聯軍在北京城都鬧翻天了,皇上跟太後都跑了,大清王朝還能不能繼續合法存在都危險了,大清的官能不能做長久就更難說了,更何況朱幼鴻還是一個候補呢?張謇已經厭倦跟政客們打交道,尤其是現在大生紗廠在支付了江寧商務局官款利息以及股息外,公司的銀子隻有一萬多兩,而兩萬多錠的生產設備隻開了九千錠,每天收購麵紗的成本就要支出一萬多兩,現在大生紗廠每天的收購都是賒賬和到地下錢莊進行短期的拆借維持生產。“道台大人。”張謇站起來拱手給朱幼鴻問好。朱幼鴻上前一把拽住張謇的手:“狀元公,使不得,使不得,今天我來是特地找你的。”朱幼鴻說著從袖筒裏摸出一張銀票。張謇一看,一萬兩,這個朱幼鴻到底要幹什麼?“狀元公別誤會,我是來認購你們大生紗廠股份的。”朱幼鴻一說完,張謇一怔,這家夥要當大生紗廠股東?張謇接過朱幼鴻的銀票。大清王朝的覆沒除了政治的腐朽、官吏的貪墨、資本的侵蝕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政治的資本化,朱幼鴻就是一個典型的政治資本化的畸形兒。先是寫信給劉坤一,打著保護國有資產不流失的旗號抨擊張謇是邀寵媚上,現在又趁著皇帝出逃,帝國危亡之際買入大生紗廠股票,朱幼鴻將自己的前途籌碼都押在資本上麵,無論是官場還是未來的生存,朱幼鴻是個扭曲了的資本政客,當市場化的資本運作被殘酷的政治博弈左右,注定大清王朝脆弱的封建體製會被資本強有力的無形之手粉碎。
黃思永一覺醒來,再也聽不到槍炮聲響,整個監獄像地獄一般靜悄悄,外麵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黃思永走到牢門口,對麵那個一直叫囂不停的家夥跟死狗一般睡在牆角。黃思永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北京城陷落了,皇帝真的跑了還是被洋鬼子逮住了?戊戌變法那一幫蠢材要殺掉曾經大力支持變法的慈禧太後,導致整個京城一片血洗,光緒皇帝也失去了自由,西方列強一直拿慈禧太後專權找茬,光緒皇帝再愚蠢也不會向這些所謂拯救光緒展開軍事行動的洋鬼子開戰,難道慈禧太後真的瘋掉了?黃思永怎麼也想不到現在紫禁城已經是血流成河的人間地獄,禽獸一般的聯軍在洗劫了皇宮珍奇之後又大劫三日,京城大小錢莊當鋪被洋鬼子們洗劫一空。滿脖子掛著金銀珠寶的洋鬼子在三天搶劫勞累之後,黃思永擔心的事情終於發生了。這些牲口的眼睛瞄上了帝國的女人們,無論老少一概通吃。那個曾經反對造輪船火炮的頑固派大學士倭仁,已經九十歲的妻子被一群紅鼻子藍眼睛的畜生輪番上陣淩辱而死。更為誇張的是聯軍連大清帝國的國丈大人的老婆都沒有放過,同治皇後的父親、戶部尚書崇綺的妻子女兒像豬仔似的被趕著,一溜老少婦女被拘押到天壇。變態的洋鬼子說中國人不信上帝信上天玉皇大帝,天壇是帝國皇帝祭天的神聖場所,就是要在祭祀上天的地方,讓上天的玉皇大帝看著上帝的子民奸汙帝國的子民。這些聯軍的變態狂士兵一字排開,對國丈大人的老婆女兒是輪番奸汙,一通獸欲發泄之後,國丈大人家裏的婦女又跟趕豬似的,走著方步被趕回家裏,見到妻子兒女淩亂的頭發和被撕扯成碎片不能蔽體的衣服,崇綺頓時暈厥,一家老小女人紛紛將三尺白綾拋向脊梁全部自殺,崇綺被仆人用茶水灌醒,發現大堂上懸掛的全是屍體,抓起早已準備好的砒霜服毒自盡。
流血、強奸、搶劫,煌煌帝都變成慘絕人寰的地獄。慈禧太後在逃亡西安的路上電令李鴻章北上勤王,李鴻章否決了張之洞等人秘密籌劃奏請的“華南共和國大總統”建議,繼而在盛宣懷的攛掇下領銜對全世界通電“東南互保”。穩定東南局勢之後,李鴻章開始與慈禧太後在電報裏討價還價,希望慈禧太後能夠緩和對洋人的態度,避免洋人分割中國領土,在北京城扶植傀儡政權,一旦北京城有了新政權,大清王朝就走到了盡頭,再也沒有機會翻盤,尤其是昭信股票發行激發了大麵積的民怨,太平軍匪亂的悲劇完全可能重演。慈禧太後一路顛沛流離,老胳膊老腿兒快散架了,那天夜裏一個農夫模樣的人坐在亂石崗意圖不軌,若不是甘肅布政使岑春煊帶領兩千威武軍馬及時趕到,慈禧太後就可能命喪逃亡路,洋鬼子是鐵了心要弄死她的,一旦洋鬼子在北京城扶植新政權,愛新覺羅的江山就徹底玩完了。慈禧太後電令李鴻章全權負責議和事宜,李鴻章離開廣州一路北上,頻頻接觸列強代表,逐一電示清廷駐外機關。李鴻章洞悉八國聯軍的結盟玄機,完全是一幫臨時的草台班子,決定采取“以夷製夷”的老辦法,尤其是1897年為了日本賠款引發的借款之爭,充分暴露了洋人之間的衝突,現在聯軍除了在北京燒殺搶掠,還在到處屯兵,俄日爭奪東北、英美以“門戶開放”對抗德法日意“瓜分派”,李鴻章決定采取各個擊破,分化瓦解的策略。更重要的是製造重大輿論:把“宣戰”說成“矯詔”即假傳聖旨,以解脫大清王朝“戰敗”之責;把義和團說成“叛亂”,使朝廷由肇事者、庇護者變成受害者。洋鬼子聯盟相互製衡,生怕其中一家獨占利益,最終簽訂了《辛醜條約》,李鴻章在簽訂條約兩個月後吐血而亡。
李鴻章北上談判期間,聽聞自己曾經上書光緒皇帝褒揚的侍讀大學士、庚辰科狀元、昭信股票倡議者黃思永,因為開設北京工藝商局被人誣告下獄,李鴻章義憤填膺,黃思永非一般讀書人,具有遠見卓識,集中閑散勞動力製作手工藝品是振興帝國的工藝產業,尤其是銅器、陶瓷是中國的國粹,產業化將對帝國的經濟建設起到推動作用。李鴻章秘密囑咐同僚提審黃思永,黃思永那天正在仔細研讀《盛世危言》,就被人提到大堂上,一番審訊之後被當庭釋放。重見天日的黃思永快步走在京城的胡同裏,到處都是哭泣,處處都是靈堂,接連幾天的槍炮已經摧毀了帝國的心髒。黃思永幾乎是一路小跑回到了北京工藝商局,洋人搶劫了皇宮的珠寶玉器,對北京工藝商局的壇壇罐罐不感興趣,商局一切安好。商局的人告訴黃思永,張謇已經徹底退出官場,潛心經營大生紗廠,現在大生紗廠的“魁星”牌麵紗在江南和東北打開了市場,已經圍繞“魁星”商標形成了“紅魁”、“藍魁”、“綠魁”、“金魁”、“彩魁”多個產品集群,大生紗廠現在實現開廠盈利的大好局麵。黃思永長長地一聲歎息:季直兄四十二歲中狀元,一怒之下辭官下海,在商場依然是魁星點鬥,獨占鼇頭。一場突如其來的牢獄之災讓黃思永恍如隔世,官場險惡人心叵測,聽聞張謇兩次股票銷售失敗,在上海灘登報賣字賺取路費,依然沒有放棄大生紗廠,黃思永不禁咬了咬牙,自己絕不能放棄。大作家鄭觀應說得有道理,日本明治維新的核心除了政治改革外,那就是重工業化振興民族經濟,大清帝國要國富民強,工業將是中國強盛的必由之路,手工藝商局完全可以將國粹商業化,資本化。擴大手工藝生產規模,招募工人達四百之多,黃思永很快就推出了景泰藍精品,景泰藍銅器《寶鼎爐》分別在芝加哥世界博覽會和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兩次榮獲一等獎。黃思永通過昭信股票發行過程之中光緒皇帝的炒作手段,學到了一招操縱媒體的妙招,一時間關於景泰藍成為國際國內收藏界炙手可熱的話題傳揚開來,黃思永借機開拓國際市場,獲得大獎的銅器其銅瓶單個市場價高達五千元,見慣了皇宮珠寶玉器的洋鬼子對景泰藍是眼前一亮,北京工藝商局的產品迅速打入國際市場。
1903年7月18日是中國經濟史上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天光緒皇帝下詔通告全國,大清帝國一個全新的部門宣告成立——商部,這是明末資本主義在中國封建王朝萌芽到現在的四百多年漫長的等待中,曾經同妓女一樣被視為低賤的商業終於登上了封建社會的大雅之堂。這一天,光緒皇帝還下了另外一道詔令,同李鴻章一道負責與八國聯軍談判的慶親王奕劻的兒子載振出任商部尚書,黃思永、張謇進三品銜出任商部總顧問。商部的成立是光緒皇帝在西安成立流亡政府時既定的一項新政措施。當時光緒皇帝下詔成立了以慶親王奕劻為首的督辦政務處,以李鴻章、榮祿、昆岡、王文韶、鹿傳霖為督辦大臣,劉坤一、張之洞(後增袁世凱)為參預政務大臣,開始了大清王朝最全麵的變法新政。商部的成立是為了“保衛商業,開通商情”,這對於晚清的國內國際資本來說都具有劃時代的偉大意義。黃思永和張謇接到朝廷的聖諭,激動得老淚縱橫,撫詔而泣。黃思永腦子裏又浮現出那個可怕的早晨,自己突然被宣布革職,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北京手工藝商局研製的水磨豆腐“專小販之利”,那種荒唐的歲月將一去不複返了。商部成立之後,黃思永跟張謇兩人很快在北京城會麵,執手而泣,愴然淚下,兩位狀元公在商部的辦公室裏,通宵達旦幫助對商業一竅不通,隻知道收受賄賂的載振,撰寫商部日常遊戲規則。在商部成立之前,大清帝國的資本都沒有國家約束規則,這一次黃狀元和張狀元要徹底改變帝國混亂的經濟秩序。很快,兩人共同起草並頒布了《獎勵公司章程》、《商會簡明章程》,以及有關鐵路、礦務、商標等的章程法規。兩大狀元顧問身為實業界企業家,在製定規章製度的時候,深知帝國商人的艱辛,在規則中加入大量大力扶持民族工商業的政策,吸引投資者興辦工廠商行。
黃思永坐在北京工藝商局辦公室,一份《農學報》送到黃思永的辦公桌上,黃思永突然微微一笑,直隸總督兼署北洋大臣袁世凱現在也趕時髦要發行股票。這個袁世凱曾經看到八股文就頭暈腦漲,科舉是久考不中,憑借叔祖漕運總督袁甲的三兒子袁保慶的關係,追隨“慶軍”領袖吳長慶。朝鮮半島發生“壬午兵變”,袁世凱、張謇、吳長慶躍馬朝鮮平亂,朝鮮國王重賞袁世凱與張謇,張謇“不願意以軍功求官職”,回國十年科舉終於高中狀元,袁世凱卻留在了朝鮮。1885年吳長慶去世後,袁世凱升任為大清帝國駐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權代表,並設計幫助高宗和明成皇後除掉政敵大院君,明成皇後聽從袁世凱建議組建義勇團,並任用袁世凱為練兵大使,掌管朝鮮皇室禁軍,這樣一來袁世凱一舉成為朝鮮宗主國大清帝國在朝鮮的總督、代理人。身居異國他鄉的袁世凱,在朝鮮展現出了極具天賦的軍事才華與國家管理才能,尤其在聯合明成皇後操控朝鮮朝政期間,袁世凱的權力控製欲望發展到了恣意膨脹的地步。當一個人的欲望已經淩駕於最高權力之上時,國之利器就成為這個人必須完全掌控的工具,袁世凱在朝鮮才華得到了充分的施展,欲望也得到了極度擴張,野心猶如毒蛇在袁世凱的血液裏遊弋。欲望肆無忌憚地膨脹讓袁世凱逐漸迷失了方向,最後居然膽大妄為地爬上朝鮮明成皇後的鳳床。龍床不容小蛇出,宮闈秘事有人知,兒媳婦給皇帝兒子戴綠帽子還掌握了天下大權,豈有此理?氣急敗壞的大院君一怒之下勾結日本人在1894年發動政變,袁世凱倉皇出逃,後來在李鴻章的舉薦下在天津訓練新軍。
一個成功的政治家一定是成功的野心家,也是最能夠與時俱進完成蛻變的修行者,袁世凱成為大清帝國最高修行者,從武夫到掌控屬國朝政,從落荒而逃到升任直隸總督,袁世凱在不斷地蛻變中走向帝國的權力中心,國之利器離欲望的巔峰越來越近。戊戌變法期間,黃思永已經明顯感覺到這是一個危險人物,當人出賣正義與良知的時候,也就出賣了靈魂,在他的大腦裏,欲望控製了人性的善良,袁世凱是個危險人物。現在這個可怕的一介武夫居然要發行股票辦煙草公司,看著報紙,黃思永臉上略帶嘲諷的微笑收斂起來,仔細地品讀《農學報》刊登的《北洋煙草公司招股章程》。袁世凱對於股票的發行具有相當的國際化水準,在這份類似招股說明書的章程中,先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自紙煙盛行,中國之利源外溢者歲不下數萬金,若不籌抵製,煙銷日廣,隱患日深。這一點袁世凱倒是沒有誇張,歐美工業革命之後卷煙機麵世,英國和美國在卷煙工業技術和產品方麵迅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
最早出現在大清帝國的卷煙是美國杜克父子煙草公司委托上海美商茂生洋行經銷的小美女卷煙,1888年起,美商美國紙煙公司、英商威爾斯公司等也委托美商老晉隆洋行等販運紙煙來華推銷。1895年前後,美國紙煙公司在上海百老彙路設廠就地卷製金鳳、甜薔薇等牌卷煙出售。洋鬼子不僅僅有雄厚的資本運用現代機器生產成批的紙煙,在銷售方麵也非常講究策略。一開始洋鬼子在沒有摸清楚中國人消費心態的情況下,從國外運來一些西洋畫片附於香煙內贈送給用戶,內容有風景、花鳥、影星、運動等,營銷手段使出來,宣傳效果卻非常的不理想。洋鬼子很快找到了問題的症候,這些花鳥明星與中國老百姓的審美觀不合拍,要想在中國營銷紙煙,就得掌握國情,把握適合中國人的欣賞習慣。洋鬼子很快就找到中國畫家采用適合中國國情的題材作煙畫的圖案,在名字方麵也改變之前的什麼華盛頓這些老百姓一聽就沒興趣的品牌,將煙標紛紛改名成哈德門、前門、紫金山、歡迎等中國人熟悉的地名或者日常用語,這一招非常的奏效。洋鬼子在營銷方麵還應該感謝大清帝國的第一重臣李鴻章,英國議會在李鴻章抗議鴉片是毒品輸入之後,著手調查鴉片的毒害性,議會通過法案限製鴉片的出口,而從明朝萬曆年間已經開始吸食煙草的中國人在沒有了鴉片的日子裏,經過洋鬼子輪番的廣告轟炸,迅速接受紙煙這一種新型消費產品,英美的紙煙短短幾年之內成為中國銷量最大的煙草製品。1898年,英、美政府為瓜分世界煙草市場而達成協議,規定兩國卷煙均退出對方國家市場,在海外的公司聯合組成英美煙公司,控股股東為美國煙草大王杜克家族,產品生產和國際市場分配均由合資公司統一調度,1902年,設在上海的英國和美國公司合並為英美煙公司上海分公司。英美的聯手在中國煙草市場快速形成壟斷態勢,壟斷之後並利用片麵最惠國待遇打擊國內煙草的發展,掐斷原料供給,導致國內煙草業萎縮,帝國的卷煙市場完全掌控到洋人手上。
袁世凱公開發行股票背後另有致命的隱情。李鴻章在簽訂《辛醜條約》之後吐血而亡,袁世凱接手北洋集團,海軍已經被日本人給打爛了,北洋集團掌控的招商局等洋務企業現在依然在李鴻章的門生幕僚手上,慈禧太後裹挾光緒皇帝流亡到西安後終於幡然醒悟,國家不新政她就真成為愛新覺羅家族的罪人了,光緒皇帝在臨時駐地發布了新政的綱要,自己一介武夫擔任直隸總督如果幹不出成績,就有點對不住提拔自己的老太婆慈禧太後。袁世凱想來想去,航運業現在大清王朝已經挽回危局,鐵路也在不斷的建設之中,礦產也在陸續地挖掘,張之洞那個老頭都在湖北折騰煉鐵挖煤的事兒,現在唯一能夠讓自己迅速崛起的隻有煙草,這可是一個市場前景巨大的金礦。袁世凱自有自己的算盤,那些泥腿子打仗都要抽煙,部隊是個龐大的銷售網絡,但是要打開這一塊市場,就得走上層路線,隻要拿下宮廷特供這一塊金字招牌,部隊市場就迅速打開了,廣告效果不言而喻,遭遇洋鬼子欺負的中國人肯定會支持國貨,北洋的煙草生意指日可待。袁世凱的美好設想遇到一個麻煩,《辛醜條約》剛剛簽訂,四點五億兩賠款,合約上沒寫是金子還是銀子,現在洋鬼子們正在跟朝廷討價還價,這麼多的賠款,政府是一籌莫展,北洋生產煙草買設備原料的資金從何而來?有野心的人骨子裏充滿著冒險的欲望,袁世凱撓了撓後腦勺,現在洋鬼子們不是還在爭論到底是陪銀子還是金子嗎?他們爭論他們的,賑撫局的銀子先挪出來造煙。1902年,袁世凱從北洋集團調撥賑撫局官銀兩萬兩,在保定選了一個小作坊開始搗鼓卷煙,沒多久還真就搗鼓出了和洋鬼子生產的紙煙一模一樣的卷煙。
野心家最擅長捕捉機會,袁世凱按照事先設想好的走上層路線,決心用這實驗品攻下慈禧太後這個老煙槍,取得北洋卷煙的皇宮特供金字招牌。流亡西安的慈禧太後與光緒皇帝在洋鬼子撤離北京後要回鑾紫禁城,這是袁世凱的絕佳機會。黃思永當時已經從天牢裏放出來了,隨同文武百官趕到保定迎接鑾駕。那天,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駐蹕保定,袁世凱找老娘們喝茶聊天的機會將打著貢品煙的實驗品上呈慈禧太後,慈禧太後瞅了瞅袁世凱,嗬嗬一笑:“小袁哪,這煙是你生產出來的?”袁世凱笑眯眯地劃燃了火柴,為慈禧太後點上了紙煙,回答道:“回老佛爺的話,這煙是我們北洋自己生產的紙煙。”慈禧太後吸了一口,還吐了幾個煙圈,點了點頭,連稱“味道不錯,感覺比水煙好”。袁世凱一看拿下宮廷特供有戲,接著開始忽悠:“老佛爺,洋人煙草仗勢資本雄厚,霸占了大清的煙草市場控製權,煙草是國家重要經濟收入來源,現在國家危難,微臣不忍市場讓洋人獨占,就想生產這種紙煙與洋人爭奪市場。”慈禧太後盯著埋頭的袁世凱說道:“爾等忠心愛國,是我大清的能臣,現在朝廷新政,還需要你們多多努力。”袁世凱一聽激動壞了,趕緊回話:“為大清計,為老佛爺計,這都是臣等的本分,以後微臣會定期將宮廷特供品送老佛爺進行質量監測。”袁世凱這一扯淡將老寡婦慈禧太後給哄得舒舒服服,黃思永當時隻是覺得袁世凱小人馬屁精而已,哪裏明白袁世凱的苦衷與早已謀劃好的算計呢?
擁有了金字招牌的品牌就意味著擁有了無形的知識產權財富,有了大清帝國宮廷特供卷煙這一塊牌子,沒有銀子擴大生產規模的北洋卷煙業就可以利用品牌的無形資產進行招商引資。袁世凱之前考慮過北洋卷煙業的發展模式,對於一個已經打爛了的北洋集團來說,國有獨資是不可能的,政府主導土財主掏銀子的官督商辦模式已經被盛宣懷在招商局集團運用到極致,尤其是盛宣懷在招商局反複折騰,將徐潤、唐廷樞、朱其昂這些大富豪給一個個得罪了,政府在商人的眼裏沒有信譽隻有陰謀詭計。北洋經過中日戰爭與八國聯軍的兩次蹂躪,已經徹底破產了,根本沒有號召力,這個時候北洋集團提出官督商辦,在商人的眼裏就是羊入虎口。北洋集團內《官商合辦北洋煙草公司議約》將發展模式進行了對比分析:唯官辦則糜費滋多,商辦則事權不振。非官商合辦設立公司難期收效。今議合官商之力,不務虛名,專求實際,規劃久遠,共圖抵製。不名官局,而曰公司,不派委員,而舉董事。先用官款,以植其基,繼招商股,以廣其業,官任保護,商任經營。黃思永看完報紙後不得不佩服袁世凱的商業頭腦,袁世凱在招股說明書上大做慈禧太後與光緒皇帝在保定品嚐實驗品的文章,為了蠱惑人心讓大商人們相信慈禧太後讚賞實驗品是真的,特供招牌是真的,首先強調北洋集團有人才有技術:“本公司本此意以聯絡官商,並力措置,親到日本講求製造之法,並篩選通材入其工場學習,盡得其術以歸。”忽悠完人才之後,袁世凱接下來才告訴人們,北洋集團的金字招牌是這樣忽悠來的:“先在保定農務局試辦,適逢兩宮駐蹕保陽,進呈禦用,乃蒙嘉獎,並賞局員江綢大小卷、學生雙龍銀牌。”接下來袁世凱銷售股票的真正目的出現了,由於慈禧太後都說好,那麼北洋集團的試辦“成效昭著,機會極佳,為自來立公習者所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