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上班族都出現了這樣的問題:發生眼疾、慢性疲勞、很多人失眠、過度勞累,等等,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要把工作停下來,是不太可能的,首先,沒有了經濟收入,失去了生活的來源,生存沒法得到保障,這樣的生活還能美好嗎?其次,即便有了生活上的保障,我們也不能離開工作。既然如此,我們必須正視這個問題,工作和生活必須兼顧,我們需要的是雙重的幸福,那麼,怎樣平衡它們之間的關係呢?首先我們應該保證自己的工作效率,並盡量利用好有效的工作時間。其次,我們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態。能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讓心情輕鬆,坦然地接受壓力和勞累,這樣能大幅度減輕疲勞的程度。
總而言之,在人的一生中,工作和生活都是必須兼顧的,少了哪一項都會覺得有缺憾。如果隻有工作,沒有生活,每天除了工作沒有別的生活趣事,那麼,工作也將會索然無味。反過來也是一樣的。想要活得更加精彩,就一定要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關係,讓自己擁有雙重的幸福,來自工作的幸福和來自生活的幸福!
放輕鬆些,生活更美好
很多時候,我們被生活的一個又一個目標逼迫得隻會忙著趕路,不僅工作緊張,而且生活也緊張,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還會想到有一大堆的事情在等著自己,於是一切都匆匆忙忙,急躁不堪。當我們回首的時候,卻突然發現自己匆忙地趕路,失去了更美好的事情。
有這樣一個故事:
父子倆一起耕作一片土地。一年一次,他們會把糧食、蔬菜裝滿那老舊的牛車,運到附近的鎮上去賣。但父子兩人相似的地方並不多。老人家認為凡事不必著急,年輕人則性子急躁、野心勃勃。
這天清晨,他們又一次運上貨到鎮上去賣。兒子用棍子不停催趕牛車,要牲口走快些。
“放輕鬆點,兒子,”老人說,“這樣你會活得久一些。”
可兒子堅持要走快一些,以便賣個好價錢。
快到中午的時候,他們來到一間小屋前,父親說要去和屋裏的叔叔打招呼。兒子繼續催促父親趕路,但父親堅持要和好久不見的弟弟聊一會兒。
又一次上路了,兒子認為應該走左邊近一些的路,但父親卻認為應該走右邊有漂亮風景的路。
就這樣,他們走上了右邊的路,兒子卻對路邊的牧草地、野花和清澈河流視而不見。最終,他們沒能在傍晚前趕到集市,隻好在一個漂亮的大花園裏過夜。父親睡得鼾聲四起,兒子卻毫無睡意,隻想著趕快趕路。
在路上,父親又不惜浪費時間幫助一位農民將陷入溝中的牛車拉出來。這一切,都使兒子氣憤異常。他一直認為父親對看日落、聞花香比賺錢更有興趣,但父親總對他說:“放輕鬆些,你可以活得更久一些。”
到了下午,他們才走到俯視城鎮的山上。站在那裏,看了好長一段時間。兩人都不發一言。
終於,年輕人把手搭在老人肩膀上說:“爸,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他把牛車掉頭,離開了原來的地方。
很多時候,我們就和這個青年一樣,在人生中不斷地奔跑,奔著下一個目標不斷地奮進,我們的生活被忙碌,以及一個又一個的目標所占滿,心裏、眼裏也隻剩下這個目標,當我們回頭的時候,卻發現生命的過程實際上是很美妙的。
電視劇《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一個沒有遠大的目標,隻做好手頭上的事的人每天自己快樂著,卻最終進入老A的部隊,而成才這樣一個有遠大目標的人最終卻栽了跟頭。人就應當這樣做事不刻意,生活也不是比賽,非要拿第一,一切順其自然,每天活得輕鬆一些,做好自己當下做的事情就好。
生活的樂趣也絕不在於不斷地奔跑,生活需要一杯茶的清香,需要一碗酒的濃烈激情。每天早晨出來呼吸著那些新鮮的空氣,給自己泡一杯咖啡,聽一曲優美的曲子,抑或在休息的時候給朋友送去自己親手包的餃子,或者是陪著父母一起坐在電視機前說著那些實際上已經說了無數次的經典家常,又或者一家三口一起去海邊遊玩,讓心靈得到極大的放鬆……很多時候我們忽視了這些,忘記了那些特別好的朋友的生日,忘記了今天本來說好的和丈夫一起去陪他買條領帶,我們想到更多的就是孩子的上學費用怎麼辦,自己還想著再買一套房……我們的生活被物質充斥了,我們的理想也都變得物質化了,所以我們急著趕路,跑得氣喘籲籲都不停息。
而生活本來可以不這麼過,隻是我們太緊張了,而忘記了在生活中慢慢體味幸福的味道,我們大可以輕鬆一些,活得更灑脫一些,做事大可不必急躁,慢慢地走,慢慢地看,你會發現原來生活真的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