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出門觀天色,進門看臉色(1 / 1)

察言觀色隨機應變

俗話說“出門觀天色,進門看臉色。”觀天色,可推知陰晴雨雪,攜帶行具,以不受日曬雨淋之苦。看臉色,便可知其情緒。麵部表情不同,人的情緒也不同。學會察言觀色,實在是不可忽視的為人處世之道。知情緒便能善相處;善相處,便能心相通;心相通,便能達到一致。

有位記者曾去采訪與外國足球隊剛交過鋒的“國腳”們。一進門,發現休息間氣氛沉悶,守門員鐵青著臉,圓睜著眼,他趕緊退了出來,取消了這次采訪。後來這位記者才知道,“國腳”們打了敗仗,正在慪氣。倘若當時不看臉色,硬要不知趣地采訪吃敗仗的“將軍”,非挨罵不可。

看來這位記者頗有經驗,懂得求人的“火候”。常言道:人好水也甜,花好月也圓。人在高興時,心情舒暢,看見高樓大廈,會想到“凝固的音樂”;看見車水馬龍,會想到“滾動的音樂”。情緒好,容易體諒人,禮讓、熱心幫助他人,也樂意與人攀談,接受別人的邀請,甚至看見小狗也可能熱情地打個招呼。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而人在煩惱時,心情抑鬱,欣賞“田園交響曲”也會覺得是噪聲。

如果我們每個人在求人時都能察言觀色,及時地改變先前的決定,該進則進,該退則退,當止則止,及時地把自己的言行組合或分解,及時地控製自己的喜怒哀樂,那麼,人際交往一定會更加和諧。

當然那種阿諛奉承,吹牛拍馬,唯上司命令是從,為了個人一己利益,專看臉色行事的“小人”,理應受到鄙棄。因為察言觀色不是瞄準後準確地射擊,而是與他人站在同一水平麵上,察言觀色,不是為了自己的安全,而是為了與他人一起乘舟出航,共同前進。

俗話說“出門觀天色,進門看臉色。”

求人者更須懂得察言觀色,揣摩心理,從而隨機應變提出要求,該進則進,該退則退,當止則止,達到最好的求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