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時,以情緒或感覺作為突破口,而引導他人進入接受的狀態,要盡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說話方式,最好以活生生的例子來交流。如此,求人者無須多少口舌即可達到目的。
法國哲學家亞蘭也說過這樣的話:“不管任何場合,抽象的文體都是不討好的,文章裏麵如果能以一些較具體的石頭、金屬、桌椅、動物和男女等實際的東西來作比喻,是最恰當不過的。”
正如亞蘭所說的,以實際的石頭、金屬、動物等東西來說明,比較能讓人產生活生生的鮮明印象。
例如,美國的可口可樂瓶子,據說就是一段有趣的插曲。
那是在1920年左右,一個名叫丁·羅特的年輕人,看到他女朋友的圓裙時得到了靈感創造了可口可樂的瓶子,這種瓶子至今仍廣為其他汽水製造者使用。
羅特對於自己所設計的瓶子非常有信心,他畫了瓶子的素描到可口可樂公司去毛遂自薦。在可口可樂公司裏,他向對方說:“我所設計的這個瓶子,外觀非常漂亮,握住的地方也很穩,絕對不會滑落下來。”
但是可口可樂公司的負責人,卻以一種不屑的眼光看他。
數天之後,羅特拿著做好的實際瓶子和一個杯子,又來到可口可樂的公司。
出來傳話的職員依然以不屑一顧的神情望著他,但羅特不慌不忙地問眾人:“各位,你們知道這個瓶子和杯子的容量哪一個大嗎?”
大家不約而同地答道:“當然是瓶子的容量大些。”
等他們說完,羅特就將杯裏的水倒入瓶子裏,結果杯裏的水卻無法全部裝入瓶裏,水從瓶口溢了出來。由此可以顯示羅特所設計的瓶子的優點,它滿足了一般廠商希望容量越少越好的要求。
於是針對羅特所設計的瓶子,可口可樂公司立刻召開了董事會,討論是否要用這種瓶子來裝可口可樂。
結果是沒過多久就訂了合同,羅特所設計的瓶子一直被沿用至今。
羅特能夠在力排眾議的情況下賺取一筆可觀的設計費,可以說完全是以實物來影響對方的感覺所取得的結果。
以視覺、觸覺、味覺、嗅覺和聽覺五官感覺來作為說服的方法,是一般推銷員常用的手段。
例如,服裝店的店員在說服顧客時,總是不厭其煩地鼓勵顧客試穿,這是想利用視覺的感受來爭取顧客。
還有一些專門賣進口食品的店員,也常鼓勵顧客嚐嚐看。
百貨公司或超級市場的食品區,經常舉辦試吃的活動。
這些活動也是以實物的感覺來爭取銷售成功的例證。
即使是非常昂貴的東西,如車子,也有通過舉辦試開會來推銷的。
推銷房子的建築商也會以樣品房來爭取訂單。以這種實物來爭取顧客的方法,或以感覺來吸引顧客,都是一種很好的推銷方式。
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求人時,常會有這種情況出現:你低三下四、苦口婆心地求了半天,對方無動於衷。這個時候,你最好是讓他親眼看看你所說的好處,隻要能確認自己的利益,他肯定會幫你把事情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