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經理、同事或師傅要整個公司至上而下的組織結構圖;
·迅速熟悉在Cisco工作的幾種關鍵的聯絡工具,例如E—mail、語音信箱、Web頁麵,經常檢查和反饋這些信息;
·快速形成一些習慣,如在收到語音信件和e—mail的當天必須回複;
·通過使用指南和Web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在到Cisco的兩星期內,向你的經理了解以下情況:
·誰是你部門的同事和師傅;
·你部門的使命和目標是什麼;
·你的經理對你三個月的業績評估期待和目標是什麼;
·你最首要的任務是什麼;
·在你的工作中什麼培訓將對自己的新工作有益;
·你的經理喜歡的聯絡方式和通訊方式是什麼。安排時間去和你的同事見麵,他們能夠提供你以下信息:你的部門如何工作;你的客戶是誰;你同事認為你必須和誰見麵;和誰聯係獲得自己所需資源;當他們開始工作時他們希望被問的問題是什麼。
明白自己在Cisco公司對自己的職業和專業發展所肩負的責任,通過經理獲得這方麵的指導。
新員工的直接主管們嚴格按照工作規範辦事,並盡可能做到最好,對於培養新員工規範、熟練、精湛的業務技能十分重要。同時,新員工也最關注其頂頭上司在工作中的一言一行,覺得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有暗示性——需要他們這樣做而非那樣做。所以,企業應注意到直接主管對新員工的影響問題。
企業和員工是緊密聯係的利益共同體,雙方的發展相互依存。與跨國公司相比,國內企業(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至今還沒有將員工的職業生涯問題擺在議事日程之上。對於新員工的職業生涯,國內企業需要建立良好的使用和培養機製,從而可以使企業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能夠提高公司士氣,降低人才流失率;使員工技術更完善,節約成本,提高經濟效益;能夠創造更好的企業文化,提升企業形象,提高競爭力,超越競爭對手。
新員工也要自身努力,盡快融入企業的文化。通過公司教育和自己的用心觀察,通過積極交流溝通,理解企業文化的精髓,搞明白企業提倡什麼,反對什麼。如:待人接物的原則是什麼?等等。對企業文化的把握不僅僅要看企業宣稱的宗旨和提倡的精神,還要通過具體事例和各種途徑(如公司會議、和新上司及同事私下交談)去感悟,找出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深刻領會企業文化的內涵並努力使自己的行為規範符合企業的文化,使自己的身心融入企業的大家庭中。
新員工要盡快提高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到一個新單位往往由於自身能力和經驗的缺陷、信息的不對稱、環境的不熟悉而不能盡快勝任工作,這就要求新員工必須要付出更多的艱辛和努力,要善於向他人學習,盡快展示自己的價值。同是要注意不要急於求成,要看準了再表現。要知道不好的第一印象需要很長時間才有可能改變,欲速則不達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新參加工作的學生要注意做好從學生向員工的轉變。要注意調節自己的心態。防止一進公司就不習慣和看不慣,然後由於不能很快適應環境和勝任工作而盲目悲觀,從而失去對工作的信心和克服困難的勇氣。
2.明確規劃自己人生
缺乏一個明確的夢想,即對人生沒有一種設計,或許正是你很少得到提拔和不能夠賺到更多金錢的原因。幾年前,美國作家蓋爾·希伊出版了一部暢銷書,書名叫《開拓者們》,他在撰寫這部書的時候,通過一份內容十分廣泛的“人生曆程調查問卷”,間接地訪問了6萬多個各行各業的人士,他發現那些最成功和對自己生活最滿意的人至少有兩個共同的特點:第一,他們喜歡有更多的親密朋友;第二,他們都致力於實現一個其實際能力所難於達到的目標。根據希伊的研究,這些開拓者們覺得他們的生活很有意義,而且比那些沒有長遠目標驅使其向前的人更會享受生活。正如西方有一句諺語所說的: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兒去,那通常你哪兒也去不了。
人生規劃既是一個實現你終生目標的時間表,也是一個實現那些影響你日常生活的無數更小目標的時間表。人生規劃的設計是要使你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在一個特定的時間範圍裏充分地利用你的腦力和體力。事實上,注意力越集中,腦力和體力的使用就越有效。人生規劃可以合理地分配你的精力。以下是人生規劃設計的六個步驟。
步驟之一:發現或搞清楚你的主要人生目標是什麼。
所謂主要人生目標,應該是一個你終生所追求的固定的目標,你生活中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圍繞著它而存在。對於一些人來說,這個工作是一個自我發現的愉快的過程;但對於另一些人來說,它也許更是一個痛苦的過程。因為他們需要把其心緒拉回到年少的時代,在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對自己所懷抱的夢想產生疑惑。為了找到或找回你的人生主要目標,你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比如:我是誰?“我想在我的一生中成就何種事業?”、“臨終之時回顧往事,一生中最讓我感到滿足的是什麼?”、“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是哪一類的成功最使我產生成就感?”。
也許你很快就可以知道你的終極目標是什麼,但是大多數人則不是這樣的。他們在找到自己的終極目標之前往往需要在不同的場合對自己重複上麵的這些或其他類似的問題。每一次向自己提出這樣的問題的時候,隨意地記下你的所得。開始的時候,它們可能沒有什麼意義,但是,多次的累積會讓你茅塞頓開。
幸福的人通常是這樣一類的人,即他的職業和生活方式與他的生活目標相一致。比如,一個有著很強組織意識、文字天賦和教誨傾向的人,就很可能從編輯、教師等職生活中得到最大滿足
步驟之二:當你能夠用一個簡單的句子表達出你的人生目標了,那麼你就該著手準備實現這項目標了。
在這方麵,職業的選擇就是你所要著重考慮的問題。你應該知道,職業是一個工具,是幫助實現你終極目標的工具。你規劃自己的職業的重要性,就像將軍籌劃一場戰役一樣,也像一個足球教練確定一場重要比賽的作戰方案一樣。
你可以問自己:“我的職業正在幫助我實現人生的最終目標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幹脆重新更換職業。倘若更換職業是不現實的,那你可再進一步問一下自己:“是否有一種途徑可以讓我現有的職業與我的人生基本目標一致起來?”對於第二個問題,答案常常是肯定的。例如一個事業有成但又並不滿足物質上富有的律師,他可能會利用他的部分精力做些公益事情並從中得到精神滿足。又比如一個受雇於一家大公司的審計師可能會在工作之餘到附近一所大學當兼職教授,從把實踐經驗概括成理論的講授過程中得到他在日常枯燥工作中得不到的滿足。
最理想的職業方麵的人生規劃,應該是在你從學校畢業之時就開始進行了的。在這個時候,隻要你心中明確你的人生大目標,你就會知道你要選擇或接受什麼樣的一份職業。毫無疑問,你會選擇那份將有助於你實現人生目標的職業。
不過,我們也該切記:隻要你還沒有到安享晚年的地步,任何時候開始你的職業規劃都不為晚。無論你是20歲左右剛剛踏上職業征程的年輕人,還是40歲左右並且陷在一份你不喜歡的工作之中的中年人,現在仍然是你進行職業規劃的好時機。
步驟之三:在弄明白了你的職業將會幫助你實現人生更大目標之後,你應該著手考慮你的人生和職業規劃中的具體細節了。
你需要有一個詳細的個人職業發展計劃。這個計劃可以是一個五年的計劃,也可以是一個10年、20年的計劃。不管是屬於何種時間範圍的計劃,它至少應該能夠回答如下問題:1.我要在未來5年、10年或20年內實現什麼樣的一些職業或個人的具體目標?2.我要在未來5年、10年或20年內掙到多少錢或達到何種程度的掙錢的能力?3.我要在未來5年、10年或20年內有什麼樣的一種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