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要分場合、要有分寸,最關鍵的是要得體。不卑不亢的說話態度,優雅的肢體語言,活潑俏皮的幽默,這些都屬於語言的藝術。
3.擺正心態與上司交流
在一個公司裏,對你影響最大的通常是你和上司的關係。你可能在很多時候覺得和你的上司不好處理關係。那你應當好好努力,盡快的扭轉局麵。
用謙遜的態度。如果你委托別人幫忙而遭到拒絕,你的心情不會太舒暢吧?如果反過來,你拒絕別人呢?如果遭到拒絕的是你的上司呢?所以,對於你的上司的任何有關工作的指令或者命令,你在原則上都應當忠實地執行。如果有任何疑問的話,也不要在他下達命令的時候打斷他(這也是基本的禮貌)。先誠摯的回答一聲好,讓他知道你願意去做,然後再問清楚。
麵對其他上司的任務。當有其他的部門的上司請你幫忙或者下達任務時,新參加工作的人往往會不知所措。由於他們急於表現自己的本事或者對情況不是很熟悉,往往會毫不猶豫的遵照執行。其實,在原則上,應當盡可能的避免不經過直接上級而布置的其他任務。萬一你的運氣很好,遇到了其他部門的上司給你額外的關照,你得先征得你直屬上級的同意然後再去做,是比較聰明的方法。這也是對你的上級的尊敬。
八小時以外。和上司的交流絕不隻是在工作的時間裏。一起去休息一下,聊天都是很好的交流機會。但是遺憾的是,很多人不願和上司交流,一是由於擔心他的特殊身份,也可能是怕同事說閑話。其實,多和上司交流,增加彼此的了解,對你的工作是很有幫助的。但是在交往中一定要注意的是:不要沒有節製。即便是你們的關係非常融洽,也要注意掌握分寸。一個聰明的人能夠和上司保持融洽的關係而又不過分親密。
與上司交流是一門學問,要擺正心態,更要學會技巧。我們可以跟全球知名管理培訓機構美國管理協會(中國)許良先生學幾招。許良先生說:不管受到了怎樣不公正的待遇,或者有時你的上司誤解你,或者你的上司如何不講理,你一定要勇於提出來!如果隱忍不發,沒有人知道你心中所想,任何利益都是自己爭取來的,不是你給我什麼我就必須接受什麼。
談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自信!當然,這一點基於你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
一定要認清這一點:你的上司也是普通人,他的任務更重,也要麵對來自他的上司、其他部門等方方麵麵的壓力。對絕大多數上司而言,他最大的願望是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務,而不是從一上任就想刁難誰。
如果你覺得他對你不夠公正,首先要冷靜幾分鍾,想一想他為什麼這樣做?如果你過於情緒化,或者一向對上司有成見,可能會和他大吵一架,而這樣隻會使情況更糟。要始終堅持對事不對人,了解他的真實想法,順應他的思路,冷靜、客觀地提出要求。
在方式上要心平氣和。如果是待遇問題,要列舉你付出的勞動,所得到的回報,並舉出別人待遇合理的例子,請上司告訴你個中原因。如果溝通無效,可以直接去找他的上司。通常上司們都不願接受一般員工的越層報告,大老板會信任他選中的中層管理者。但是,當你覺得問題得不到解決,還是要勇於改變狀況,對頂頭上司說不!
切忌私下議論或傳播對上司的不滿。如果部門同事對上司有一致意見,可以聯名致信大老板。私下議論於事無補,而且促成低效率,而向外傳播簡直就是自毀形象。
當然,在職場中也有一段時間需要忍耐。最初你與上司剛剛開始合作時,有一個相互取得信任的過程,你要努力證明自己的實力,對小的不愉快要忍耐。你不妨和上司經常做一些小溝通,彙報工作進展,請教如何改進。你可以這麼問:你能給我一些建議嗎?我這一陣總是不能做到完美……
實際上,你的上司在這個職位上也並不總是稱心如意。他可能很難與員工有真正的溝通,也不易獲得朋友似的友誼,正所謂高處不勝寒。有個員工以前總認為他的老板很挑剔,兩人合作不愉快。一次郊遊,他無意中對老板說:你最近做的一次策劃挺棒的。老板很吃驚,頓有知音之感,隨即倆人談起了更多工作計劃,關係漸緩。有時候,老板也會常感孤獨,也需要讚揚。
當然,作為上司,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官威十足的上司是最討厭的。締造鬆下王國的鬆下幸之助有一句名言:管理的定義很簡單,過去、現在、未來都是溝通。據調查,70%的優秀經理人的主要工作時間用於溝通:和客戶、平級部門、上司,當然,也包括和下屬。
現代企業倡導這樣的上下級理念:密切合作,相互支持,沒有森嚴的等級觀念。現代社會崇尚團隊精神,因為沒有人能靠單打獨鬥取得成功。
上司一定要相信:沒有一個下屬願意跟你作對。員工有勇氣提出意見是很不容易的,而你能聽到反饋是幸運的。聽到不同意見,首先考慮:這對部門和企業利益有什麼影響,對實現最終目標有什麼影響。
鼓勵每個人說真心話,應當是企業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上司應設身處地從員工角度考慮問題,把腳放進別人的鞋子裏。如果員工抱怨待遇不好、天天加班,你就要考慮工作是不是過量?他是不是期待更高的回報?你不一定答應員工的所有要求,但一定要解釋原因。
作為上司,還要謹防陷入這樣的誤區:我必須是正確無誤的;如果情況不改變就是我的無能;所有的技術我都要精通。過於追求完美,你可能會變得苛刻、固執、自以為是。
4.上下級的交談技巧
一般說來,人們在與自己同等級、同層次的人講話時,表現比較正常,行為舉止都會比較自然、大方。但是,在與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交往時,就可能感到緊張,表現比較拘謹,並且自卑感強;相反,在與社會地位低於自己的人講話時,就會表現得比較自如、自信,甚至比較放肆。
比如,有的人在自己的上級麵前從不敢妄言,在同一科室的,也不多說話,可是在自己的下級或所管班組麵前講話時,則落落大方,侃侃而談。有的則在一般人麵前總是擺出一副能者的架勢,可是一見到權威就顯得十分馴服和虔誠。
因此,上下級之間的講話,上級要力求避免采取自鳴得意、命令、訓斥、使役下級的口吻說話,而是要放下架子,以平易近人的方式對待下級。談話是雙邊活動,隻有感情上的貫通,才談得上信息的交流。這樣,下級才會向你敞開心扉。
平等的態度,除說話本身的內容外,還通過語氣、語調、表情、動作等體現出來。所以,不要以為是小節,純屬個人的習慣,不會影響上下級的談話。實際上,這往往關係到下級是否敢向你接近。此外,上級同下級談話時,要重視開場白的作用。不妨與下級先扯幾句家常,以便使感情接近,打消拘束感。
上級同下級說話時,不宜作否定的表態:你們這是怎麼搞的?有你們這樣做工作的嗎?
在必要發表評論時,應當善於掌握分寸。點個頭,搖個頭都會被人看做是上級的指示而貫徹下去,所以,輕易的表態或過於絕對的評價都容易產生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