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應對工作——敬業1(3 / 3)

思想懶惰,說到底就是缺乏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作為一稱職的員工,對工作、對事業,不僅要手到腳到,更主要的是心到腦到,做到勤用腦,善思考。

人的大腦是個加工廠,生產思想、思路、主意、主張、方案、方法、謀略、策略……腦子裏經常裝幾個問題,實際上是堅持理論聯係實際進行學習、思考的生動過程,是提高工作水平、實施正確決策的基本條件。在大變革、大競爭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時代,每個人都能深切地體會到,成就事業,做好工作,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離不開學習和思考。而問題正是緊密聯係學習和思考的紐帶。問題總是從工作和生活實際中產生的。裝著問題是為了解決問題。離開裝著問題的學習和思考沒有意義。裝著問題需要刻苦學習,以取得指導,豐富知識;學習聯係問題才有動力、有選擇,學有所成。裝著問題意在勤奮思考,以深化認識,尋求答案;思考麵對問題才有對象、有價值,思有所得。把問題裝在腦子裏,不停地琢磨、掂量、考慮,不斷地反複、比較、交換,來回想,想來回,就能對問題弄清原因,認清症結,找出辦法,形成良策。越是想通想透,思深思遠,越能決策正確,應對自如,增強工作的原則性、係統性、預見性和創造性。

裝著問題,用心思索的對立麵是裝著成績,思想懶惰。裝著成績總是自我感覺良好,思想懶惰還陶醉於跟著感覺走,這種精神狀態,不可能做好工作,更談不上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從大道理講,與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時代精神背道而馳。從小道理講,也對不起自己的大腦。醫學科學揭示,正常人的大腦約由一千億個神經細胞組成,可以儲存一千萬億個信息單位,而一般人在一生中能夠利用的不過百分之十左右。對正常人來說,不存在腦子夠用不夠用的問題,隻存在用不用、用多少的問題。心之官則思,大腦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越用越好用。不足用、用不足,實在是最不劃算的浪費。

6.克服工作倦怠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中國工作倦怠指數調查報告》致力於調研並記錄中國職業人士的工作風貌和心態現狀,致力於幫助職業人士更深層地思考工作對自己與周遭人的意義,致力於為國家和企事業單位製定相關政策提供有益的探索。調查顯示,在同一崗位上工作滿兩年的人群中,33.3%的人會出現工作倦怠現象,2.6%的人患上了工作倦怠症。不願上班,麵對工作提不起精神,害怕和同事打交道,甚至為了不上班找理由請假,這些都是工作倦怠症的表現。這一現象在高學曆青年中較為明顯。

工作倦怠是失望的產物,是對工作情境無法掌控、出現無力感的一種反應。大多數人轉換工作的表象原因是由於工作條件與環境的好壞,但也常常忽略掉自己想變動的背後,其實有許多身心上的停滯與疲倦,即使換了工作,日子漸久,不滿足或倦怠的感覺又回來了。回顧職業生涯,初出道時的激情、動力和理想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心態上漸趨麻木、觀望、甚至身心分離。

這種職場上普遍存在的工作倦怠現象,引發社會關注,提高職業人士對自身心態變化的警醒。有一個被調查對象反映:公司前段時間,老總安排與各個部門的所有員工(在日本出差和研修的除外),大概有200人左右,進行一次麵談,培訓擔當進行全程跟蹤。其中,工作壓力之大,已經是提得最尖銳的問題了。有個女同事(軟件開發)甚至說,人感覺要瘋掉了。工作壓力大,一方麵是由於工作內容的繁重、責任的重大,公司項目在增加,每個人的手頭工作在無形中增加。另一方麵,公司相對的減壓措施較少,每個人在麵對工作之外,還要獨立麵對很多生活和心理問題。兩者積加,壓力越來越大。

對於公司而言,適當地進行減壓活動,組織員工沙龍,休假製度的改善、工作環境的舒適、內部溝通的暢通等等,都是應該逐步完善的地方。

對於個人而言,自我心態的調整、主動與公司主管或者經營層的溝通、工作之餘的放鬆、充電等等都是比較好的方式方法。壓力再大,關鍵還是靠自己減壓,外界的都隻是輔助。

一般白領女性這方麵表現尤為突出,下麵就女性為重點闡述一下表現和解決的辦法。

表現:

1、渴望成就與懼怕改變的衝突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在一切基本需求都得到滿足的時候,實現自我價值就成了一個人的最終目標。職業顧問說,沒有計劃的例行工作,最容易導致上班族工作倦怠。在變化中求生存,任何單調的東西隻能給人帶來厭惡,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但是許多白領階層盡管已經對現狀感到厭惡,還是懼怕改變自己。多年養成的工作生活習慣已經定性,程式化的思維和工作方法已經固定,工作的辛苦和勞累、缺乏創新的刺激,已經使他們的大腦越來越懶惰,他們不願去想、不敢去想已經在危害著他們身心健康的種種因素。因此,一方麵缺乏成就感需要改變,一方麵又懼怕改變,二者的衝突自然就給本來就繁重的工作增加了不少危險。

2、做優秀職員與做合格媽媽的衝突

步入成熟的白領通常擔當著不同的社會角色:公司職員、慈愛父母和孝順兒女等。特別是女性,家庭中的瑣事占據生活中一大部分地方,更容易陷入焦慮狀態中。眾多角色集於一身,難免會給人造成很大的壓力,既想工作有所成就,又想顧及家庭的幸福,使許多職場中的人因為身不由己而陷入深深的苦惱中。

3、需要關懷與維護自尊的衝突

從某種意義上說,社會的進步和飛速發展使人產生了異化。為了使人力資源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企業使用了先進的管理措施和高級的技術設備,使人處於不停的忙碌狀態,進而減少了相互交流的時間和空間。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他本身對交往的需求永遠都是存在的,尤其是在工作壓力大的時候更需要情感上的撫慰。但是現代社會又給人提供了感情冷漠的土壤,特別是有了一定地位的白領階層,更是不願意放下自以為是的自尊心,不願意主動和人交流。盡管他們很渴望別人的關心、希望和別人交流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還是龜縮在自己自尊心的安全地帶。

4、保住工作與忍受騷擾的衝突

辦公室裏的性騷擾已經被日益關注,通常情況下女性是受害群體,特別是年輕的白領女性,更是為了這個問題而不知所措。很多女性常因為這個問題左右為難,找到了一個喜歡的工作卻有一個令人討厭的環境,是去是留往往令她們陷入兩難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