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應對工作——敬業2(1 / 3)

知道了心理症結所在,就可以對症處理

1、打破心裏的界限,做自己的主人

在公司裏,很多人抱怨工作任務太繁重,沒有時間想自己該想的,做自己該做的。其實,這是惰性形成了內心的界限,把你限製在一定的活動範圍內。很多你認為無法改變的事物其實隻是自己心裏的界限把它封閉了,勇敢地去想像,去突破,去改變,這樣你才會在職場瀟灑地遨遊。

2、轉移情緒,消除怨氣

良好的心態是生活快樂的秘訣,心理學家告誡: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不要帶著怒氣去工作和生活。再聰明的人也會因為情緒不良而失敗,做一個情商高的人不是什麼難事,隻要你每天注意那麼一點點就行。回到家前先告訴自己笑一笑;周末放下所有負擔,和家人一起逛逛公園;生氣的時候伸個懶腰,站起來走走;經常換不同的衣服穿……有心的人永遠會快樂,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3、和和睦睦萬事興

在公司裏活得最不開心、工作做得最差的往往是那些人緣不好的員工。新員工學曆傲人,唯我獨尊;老員工資曆不淺,心中不服……事業一籌莫展的人總想和別人比個上下高低,但是這樣隻會傷害了同事之間的關係。古人雲退一步海闊天空,何不聰明一點搞好同事關係呢?給自己創造良好的人際環境就是為自己積累財富。著名心理谘詢專家唐汶告誡大家做人要把握以下五不原則:倚老不賣老;彈性不固執;幽默不傷人;關心不冷漠;真誠不矯情。所以放下架子吧,這樣你就有了成功的基礎。

4、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在辦公室裏,許多白領女性往往缺乏保護自己的意識,麵對自己的男同事或上級缺少很多防範的意識,其實隻要有敏銳的感覺你就一定能識破不良的意圖。在職場中,職業女性無論從穿著還是從言行舉止都要得體有分寸,不要給別人傳達錯誤的信息;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而接受有所意圖的邀請;麵對存在的騷擾要有堅決拒絕的態度。女性是一個獨立自強的群體,不是男人的寵物,在職場中你和男人是平等的。

相信聰明的你會調試好自己的心理狀態,能在職場中尋找到新鮮的水源,做條自由歡快的魚。

7.讓惰性沒有可乘之機

懶惰之人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拖遝。把今天該完成的事拖延到明天,把前天該完成的事情拖延敷衍到後天,是一種很壞的工作習慣。對一位渴望成功的人來說,拖延最具破壞性,也是最危險的惡習,它使人喪失自信心、進取心。一旦開始遇事推脫,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變成一種自己不易察覺的、根深蒂固的習慣——一個影響你事業成功的習慣。解決拖拉的惟一良方就是行動。當你開始著手做事——任何事,你就會驚訝地發現,自己的處境正迅速地改變。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就是這個理。你也不要擔心自己完成不了,你可以邊做邊學,隻要你已經開始實施計劃的動作。

習慣性的拖延者通常也是製造借口與托辭的專家。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就能找出成千上萬個理由來辯解為什麼事情無法完成,而對事情應該完成的理由卻想得少之又少。把事情太困難、太昂貴、太花時間等種種理由合理化,要比相信隻要我們更努力、更聰明、信心更強,就能完成任何事的念頭容易得多。

這類人無法接受承諾,隻想找借口。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為了沒做某些事而製造借口,或想出千百個理由為事情未能按計劃實施而辯解,最好自我反省一番了。別再做一些無謂的解釋了,動手做事吧!

拖延是對生命的不尊重,是對自己人生的不負責。拖延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如果你將一天時間記錄下來,就會驚訝地發現,拖延正在不知不覺地消耗著我們的生命。

拖延是因為人的惰性在作怪,每當自己要付出勞動時,或要做出抉擇時,我們總會為自己找出一些借口來安慰自己,總想讓自己輕鬆些、安全些、舒服些。有些人能在瞬間果斷地戰勝惰性,積極主動地麵對挑戰;有些人卻深陷於激戰泥潭,被主動和惰性拉來拉去,不知所措,無法定奪……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地浪費了。

人們都有這樣的經曆,清晨鬧鍾將你從睡夢中驚醒,想著自己所訂的計劃,同時卻感受著被窩裏的溫暖,一邊不斷地對自己說:該起床了,一邊又不斷地給自己尋找借口——再等一會兒。於是,在忐忑不安之中,又躺了五分鍾,甚至十分鍾……

拖延是對惰性的縱容,一旦形成習慣,就會消磨人的意誌,使你對自己越來越失去信心,懷疑自己的毅力,懷疑自己的目標,甚至會使自己的性格變得猶豫不決。

拖延有時候也是由於考慮過多、猶豫不決造成的。說話果斷的人,一般都沒有惰性;說話猶豫不決的人做事時總是帶有惰性,隻是程度不同罷了。

適當的謹慎是必要的,但過於謹慎則是優柔寡斷,何況諸如早上起床這樣的事是沒必要作任何考慮的。我們要拒絕惰性,在知道自己要做一件事的同時,就得立即動手,絕不給自己留一秒鍾的思考餘地。千萬不能有讓自己拉開和惰性開仗的架勢——對付惰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本不讓惰性出現。往往在事情的開端,總是積極的想法先有,然後當頭腦中冒出我是不是可以……這樣的問題時,惰性就出現了,戰爭也就開始了。思想一旦開仗,開始猶豫,結果就難說了。所以,要在積極的想法一出現時,就馬上行動,讓惰性沒有乘虛而入的可能。

人們如此善於找借口,卻無法將工作做好,的確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如果那些一天到晚想著如何欺瞞別人、蒙哄自己,能將這些精力及創意的一半用到正途上,他們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找借口就是推卸責任的表現。

克服拖延的習慣,將其從自己的個性中根除。這種把你應該在上星期、去年或甚至十幾年前該做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的習慣,正在啃噬你的意誌,除非你革除了這種壞習慣,否則你將難以取得任何成就。有許多方法可以克服這種惡習:

第一,每天從事一件明確的工作,而且不必等待別人的指示就能夠主動去完成;

第二,到處尋找,每天至少找出一件對其他人有價值的事情,而且不期望獲得報酬;

第三,每天要將養成這種主動工作習慣的價值告訴別人,至少要告訴一個人。

現在就動手做吧!

如果你想規避某項雜務,那麼你就應該從這項雜務著手,立即進行。否則,事情還是會不斷地困擾你,使你覺得煩瑣無趣而不願意動手,從而開始拖拖拉拉,最終一事無成,空留遺憾。

8.在行動中創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