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1 / 3)

第十章

今天是慶祝勝利的日子,學校依照慣例放假一天。練兵場舉行慶祝典禮,狸貓要帶領學生們去參加典禮,而我作為一名教師也要同去。這一天街上到處都插滿了國旗,看得人眼花繚亂。我們學校一共有八百多名學生,體育老師按班分隊,每隊之間還拉開了一定的距離。為了維持秩序,學校給每個班級安排了一兩個老師,其實也起不到什麼作用。這些學生正處在叛逆期,他們當中大部分人的想法是,一味地遵守紀律而不敢搞點兒小動作的話就是孬種。所以說,老師的監管根本沒有用。他們會在非規定的時間內高聲合唱軍歌,像市區裏搞遊行的群眾似的。一旦需要他們安安靜靜的時候,他們嘰嘰喳喳地說個不停,好像不說話就會死一樣。事實上,日本人的嘴的確不老實,不讓他們開口說話簡直太難了。而且他們不隻是閑聊,他們最喜歡在背後嚼老師的是非。就拿上次的值班事件來說吧,我以為讓學生們道個歉這件事情就算是圓滿解決了,事實證明我的想法錯了。尤其是跟房東太太聊完之後,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這一點。學生們肯向我道歉,無非是礙於校長的壓力,走個形式而已。這就好比一個商人,他可以不斷地向人低頭,但私下裏還是繼續幹他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所以,學生們也不會停止他們的惡作劇。別人跟你道了歉,你就信以為真地原諒他,那你就是傻子。可難道真的要把別人的歉意當作虛偽的行為,然後假模假式地接受才是正確的嗎?恐怕要想讓世人真正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就必須通過武力的途徑。

在學生們中間,我不斷地聽到“天婦羅麵”“湯圓”等詞彙,我聽不出來究竟是誰在討論,因為人太多了。如果上前去質問,他們不會承認是在說我,反而會說我太敏感了,是我乖戾的個性在作祟。沒辦法,這就是封建體製的劣根性,也是這種窮鄉僻壤難以摒除的惡習,不是光靠教育能夠扭轉過來的。我時常在想,若在這裏待上一年半載,我是不是也會被同化。這種事情如果被他們巧言善變蒙混過關了,也是對我的一種侮辱,是因為我的愚蠢導致的。大家都是平等的,即便對方還是一個學生,但明明長得比我都高了,若不給他們一些教訓,道理上也說不過去。可對付他們一定要小心,搞不好還會回過頭來反咬我一口,說我先動手打他們,那豈不是我理虧嘛。沒錯,這樣隻會給對方留下辯白的餘地,誰會想到我是受害者才會發起反攻的。但是任憑他們為所欲為的話,隻會讓他們變得更加猖狂,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早晚會惹出大麻煩,他日影響社會安定也說不定。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他們的方式回擊他們,也免得落人口實。作為江戶人采用這種方式確實不太光彩,但想想我身處的這種環境,想要不被同化簡直太難了。因此,我覺得自己還是應該盡早回到東京,回到阿清的身邊。若當初早點兒知道來到這種窮鄉僻壤會讓人墮落的話,我還不如去送報紙。

我不斷地思考這些問題,木然地跟著隊伍前行,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隊伍突然停了下來。我心裏好奇,便繞到隊伍的右側,想看看前麵發生了什麼。我發現隊伍是在大手阿和藥師町的交彙處停下的,隊伍一會兒前進,一會兒後退,好不擁擠。體育老師不停地維持秩序,叫大家先安靜下來。我問他究竟是怎麼回事,他告訴我是我們的學生和師範學校的學生發生了衝突。

不知道是什麼緣故,聽說師範學校的學生和哪裏的中學生相處得都不好。我覺得應該跟這裏的風氣也有很大的關係,鄉下地方小,人們閑來無事的時候就可能靠打架來打發時間。我這個人也喜歡熱鬧,所以一聽到有人打架就興衝衝地往前跑,還聽到學生們不停地喊著“‘地方稅’快退下去吧”,而另一方也不讓步,直嚷著“退後”。我趕到事發地的時候,正巧聽到有人下令“前進”,然後就看到師範學校的學生前進了。所以,這次的衝突事件在中學生的退讓下平息了。果真如別人所說,師範學校的學生就是比中學生高出一等。

典禮的流程非常簡單,狸貓講話,縣長講話,然後所有的參會人員高呼“萬歲”。

聽說下午還有節目,我沒什麼興趣,便先回了住處。我想回去給阿清寫那封早該寫的回信。由於阿清希望我能夠多講一些發生在這裏的事情,所以我決定這次寫得詳細一些。然而,當我拿起筆的時候就不知道該怎麼寫了,因為事情太多了,不知道該寫哪件。寫那件太麻煩了,寫這件又沒有什麼意思。我思考了半天,要想按照阿清的要求,然後寫得既清楚又通順,還要有趣,根本就不可能。我開始磨墨,拿起筆蘸了墨汁,然後就開始盯著信紙發呆,接著我又提筆蘸墨,又去磨墨。如此重複了好多遍。磨蹭半天,我發現真的寫不出來,於是我放棄了。盡管她出於關心急於知道我這邊的情況,但我還是覺得以後回東京的時候跟她當麵講比較好,要寫出符合她要求的信來,比讓我絕食三個禮拜還痛苦。

我放下紙筆,枕著胳膊躺了下來,我看著外頭的院落,心裏麵想著阿清。我覺得我這樣思念阿清,她在遠方也一定能夠感應得到,若真能與我心靈相通,那就不需要再寫信了,隻要讓她知道我平安就好,遇到重大或特殊的事情時再給她寫信就好了。

住處的庭院有十平,因為沒種什麼樹,所以看起來空落落的。好在還有一棵橘子樹長得不錯,都能伸到圍牆外,遠遠地就可以看到。每次回到家的時候,我都會急切地看一眼橘子樹。我從小在東京長大,從沒有經曆過橘子的生長,所以覺得很興奮。我目睹橘子由青變黃的過程,不禁感歎造物主的神奇。老太太告訴我,這些橘子美味多汁,成熟之後就可以吃了。我每天都盼著呢,再有三個星期就能吃了,這期間我應該不會搬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