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禽蛋味更鮮(2 / 2)

第二步是煮雞。選宰殺煺洗幹淨的當年小公雞,冷水下鍋,逐漸加熱,燒開後轉入小火保持似開不開的狀態,當煮到用筷子能插進肉時即撈出,用涼開水漂涼後,斬成長方塊擺入盤內,澆上調好的調味汁即可。

做好怪味雞塊的關鍵,第一步主要是掌握好各種調味料的比例;第二步關鍵是把握好火候。

白斬雞的烹飪方法

“白斬雞”,又稱“白切雞”,原屬於廣東傳統名菜,色澤潔白油亮,雞肉鮮嫩醇香,雞皮爽滑,味道鮮美原汁原味。

此菜的製法很簡單,就是用白水煮白雞,斬成小塊,用調味料蘸食。但其煮法卻有獨到之處,自始至終用90℃似開不開的水將雞“焐”熟,煮10分鍾,其間還撈出兩次,離水2分鍾,使雞體內外均勻受熱,煮好要立即投涼,斬塊裝盤。這樣煮出的雞肉失水少,保持了雞的原汁原味。蘸食的味料是將蔥絲、薑末、精鹽裝入小碟內,澆上燒至極熱的花生油。這種製法獨樹一幟,風味獨特,實為可取。

紙包雞的風味特色

“紙包雞”是一款造型別致的風味菜肴,即將醃漬入味的雞脯肉片,用玻璃紙包裹起來,成為一個個的小長方形紙包,用油炸熟裝盤上桌。

此菜的操作過程並不複雜,隻要能注意雞片醃漬入味、包裝方法和炸製火候,則做好此菜無疑。首先將雞脯肉切成均勻的薄片,加上蔥末、薑末、精鹽、味精、料酒、香油拌和醃漬10分鍾;將玻璃紙裁成12厘米的正方形,每張紙包一個雞片,包時要注意最後一個折角要露在外麵,食用時用筷子夾住此角上提,紙包便能打開;炸製時要用三四成熱的油,慢炸,切忌用過熱的油炸,否則會出現紙包破散,外糊裏生的現象。

雞腿

雞腿有用雞小腿者,有用雞大腿者。用雞大腿則需剁成大塊,加上醬油醃漬30分鍾,控淨汁水,放入六七成熱的油中炸成金黃魚,然後鍋內加入清水,加上白糖(500克雞腿加50克糖)和少許番茄醬、精鹽、味精,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爆至汁濃時,加入熟油翻炒均勻即可。其關鍵在於最後階段,當湯汁逐漸變濃時,要不停地翻鍋,並加入明油,使汁達到火紅晶亮的程度,特別要注意火候,以免糊底。

如果能做好爆雞腿,就不難做好爆大蝦、爆排骨、鵪鶉等菜肴。

大鵝的關鍵是什麼

按著烹調方法分類要求,爆是原料先過油炸上色,然後放入糖多鹽少的調味汁中煨熟至汁濃,如排骨、爆肉段、叉燒肉等。而大鵝並不是爆的,而是炸的,其操作過程是:先將收拾幹淨的大鵝或白條鴨子切成大塊,放入醬湯(老湯)中慢火醬熟取出,再放入七八成熱的油中炸至火紅色,撈出裝盤上桌。

本來是醬、炸大鵝,為什麼稱其為“爆”大鵝呢?是因為這個菜是由燉大鵝演變而來。過去農村最常用的食用方法就是燉大鵝,燉到酥爛入味湯已幹,俗稱到時候了,為了增加鵝肉香濃的口感,後來經過飯店廚師研究,改為了醬、炸的方法。爆大鵝的質量優劣關鍵在於醬湯的調製、原料的選擇和炸製的火候。家庭製作調製醬湯就用“十三香”加紅曲粉即可;原料最好用白條鴨;炸時要用熱油,主要將皮麵炸上色。

大鵝的製作方法

爆大鵝的做法與烹調方法中的是爆兩種不同的概念。它起源於黑龍江省的農村,開始時就是一種燉大鵝,鵝肉切成塊,焯水後走紅,再添湯加調味料燉至湯汁已幹時食用,吃起來幹香不柴不膩,後來經過改進發展到今天這種先醬後炸的方法。

先醬即先用藥料子(用集市的十三香即可)和糖色、老抽調好醬湯,將收拾好的大鵝剁成大塊,先經焯水走紅(水內放紅曲粉),然後放入醬湯內慢火醬熟,再用七八成熱的油炸成外皮焦脆呈火紅色時即可。

為了使鵝肉達到裏外透味,在醬製前用調味料醃漬5~6小時。目前,飯店製作大鵝已普遍采用鴨肉,因為鴨肉的肌纖維比鵝肉細短,且口感香醇。其鴨源多選用南方的白鴨或從美國引進的塞飛亞鴨。

製作爆大鵝關鍵在於調味(醬爆湯和醃漬調味料的配料)和炸的色澤。

生炒雞如何製作

1.將活小母雞宰殺,去毛,開膛,摘除內髒後,洗淨放開水鍋中煮至七成熟,撈出後稍涼,剁成5厘米長、2厘米寬的骨牌塊。

2.蔥、薑、紅綠柿子椒切塊待用。

3.炒鍋入油燒至六成熱時,下花椒炸出香味後撈出,入蒜片、生薑、幹辣椒煸炒幾下,再入雞塊煸炒,加精鹽、味精、醋、雞湯稍燜,待雞湯快收幹時,放澱粉勾芡,淋入香油,出鍋盛盤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