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饅頭用酵母好
蒸饅頭的傳統作法是將“麵肥”放在水中泡軟,再加上麵粉和勻,放在適宜的溫度下使之發酵。發酵後產生二氧化碳,有酸味,然後加堿揉勻,既可中和酸味又使饅頭光滑、有拉力。但是堿會破壞麵粉中的複合維生素,並且降低饅頭的營養價值。
如果用酵母發麵,將酵母直接摻入幹麵粉中,加水和勻,放在適宜溫度下發酵產生二氧化碳,使麵團變軟,直接入鍋蒸熟,不需放堿。這樣,既可防止複合維生素遭破壞,又可避免因加堿過量使饅頭發黃發澀或堿量不夠,使饅頭發酸。夏季炎熱,“老麵”留的時間過長,會夾雜一些細菌,吃了對人體不利,而用鮮酵母就沒有這個缺點。酵母本身也是營養豐富的天然營養品,酵母在歐洲早已用於麵包製作,在中國大量使用是近幾年的事,酵母由天然甘蔗糖蜜培養產生,含有大量蛋白質和維生素,特別符合現代人追求營養健康的要求,是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
怎樣才能煮好元宵
元宵是我國的傳統食品。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幾乎家家都要買元宵煮食,以慶祝佳節。可是,要把元宵煮得內外熟透,又不開裂漏餡,是需要掌握一定方法的。弄得不好,會把很好的元宵煮破煮爛。
怎樣才能煮好元宵呢?第一,要掌握“開水下,小火煮”,就是說,煮元宵時,必須先把鍋裏的水燒開,然後才能下元宵,當水再開,就要用小火慢慢地煮,否則元宵就容易開裂。第二,下元宵時,先要用勺或鍋鏟攪水,使水轉成漩渦狀,這樣下的元宵,隨水旋轉,就不會粘鍋底,保持元宵的完整。第三,在小火煮的過程中,隨時點些冷水,一方麵可防止水的沸騰,衝壞元宵,另一方麵使元宵均勻受熱,內外俱熟。當元宵外表變得柔軟呈玉白色,內部沒有白茬,元宵就好了。如果元宵數量較多要分批煮,不要一下全煮,否則水就變渾變稠,束縛了水分子的傳熱活動,不但煮不透,還會變成爛糊。
怎樣吃薏苡米
薏米,又名薏苡仁、苡米、米仁等。薏米含有薏苡仁油、薏苡仁酯、固醇、多種氨基酸、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等營養成分。
薏米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除痹、排膿等功效,常用於久病體虛及病後恢複期,是老人、兒童較好的藥用食物。薏米可治療泄瀉、濕痹、腸癰、淋濁、白帶等病症;還可美容健膚,治扁平疣等。薏米有解熱、鎮靜、鎮痛、抑製骨骼肌收縮的作用,常用來治慢性腸炎、闌尾炎、風濕性關節痛、尿路感染等症。薏米還有抗癌症的輔助性食療作用。薏米宜與粳米煮粥食用,有益於解除風濕、手足麻木等症,並有利於皮膚健美,但應注意大便燥結、滑精、精液不足、小便多者及孕婦不宜服用。除治腹瀉用炒薏米外,其他均用生薏米入藥。
薏苡米經過泡、蒸以後,與枸杞子相配可製成薏米羹,是一道佳美的湯菜。
黑米煮粥最佳
黑米,又稱血糯米。黑米營養豐富,含有蛋白質、脂肪、B族維生素、鈣、磷、鐵、鋅等物質,營養價值高於普通稻米。經常食用黑米,對慢性病人、康複期病人及幼兒有較好的滋補作用,能明顯提高人體血色素和血紅蛋白的含量,有利於心血管係統的保健,有利於兒童骨骼和大腦的發育,並能促進產婦、病後體虛者的康複,所以它是一種理想的營養保健食品。
黑米具有滋陰補腎、益氣強身、健脾開胃、補肝明目、養精固澀之功效,是抗衰美容、防病強身的滋補佳品,對頭昏、眩暈、貧血、白發、眼疾、咳嗽等症療效甚佳。黑米內含B族維生素、蛋白質均比普通粳米高出2~7倍,對流感、咳嗽、氣管炎、脫發、白 發、貧血、肝病、腎病病人均有 保 健 作用。《本草綱目》中說黑米能“健脾胃、滋腎水、去肝火、養顏色、烏須發”,久服可強身延年。但火盛熱燥者不宜食用黑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