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解體遞進(1)(1 / 3)

滿天的星,密密麻麻。它們悄無聲息,簇擁著月亮。那一梳月亮婷婷嫋嫋,光明和輪廓都清晰可見,烘托著夜景。

“一和二,二和三,三和四,四和五,五和六……九和十有什麼區別呢?”

仲夏之夜,小河寬寬的,淺淺的。蘇夢曉坐在河畔的草地上,仰望著無垠的夜空,她隻覺得天上熱鬧擁擠。不知道哪來的蛙鳴忽遠忽近,也許是為了那幾星遊蕩在半空中的螢火蟲吧。在月光不及的陰暗處,幾點螢火忽明忽暗,成了夜裏微綠的眼,注視著那對男女。

她又重複了一遍:“一和二,二和三,三和四,四和五,五和六……九和十有什麼區別呢?”

程曦吃驚地看著她,心裏暗想她是不是瘋了。“程老師,”夢曉扭過頭,目光柔和,“你說呢?”

“嗯,什麼?”程曦顯然還未反應過來。我說?我該說什麼?“一和二,二和三,三和四,四和五,五和六……九和十有什麼區別呢?”

夢曉重複了第三遍。

這是什麼鬼問題啊?!程曦這麼想著,臉上卻還是一本正經的樣子:“關於這個問題嘛,咳,我想,如果蘇老師是在詢問我數字的意義的話,我這個數學老師是很樂意回答的。”

同為高中教師的程曦和蘇夢曉,性格卻截然不同。這倒並不是單單因為他們一位選擇了理性的數學,另一位則選擇了感性的語文,而是在行為處事的方式和態度上,實在是大相徑庭。

程曦從小到大都不是一盞省油的燈。他的父親是曆史教授,母親是外科醫生,程家算得上是“書香門第”、“杏林世家”。他自小對曆史課本全無興趣,但卻對豔史秘聞、民間傳說格外沉迷,這使得他那總是正襟危坐的父親感到萬分沮喪。或許是為了公平起見,他的初高中化學也常常掛掉,原因是曠實驗課的次數實在太多。麵對母親的指責,他的解釋實在讓人哭笑不得——化學實驗要用到化學試劑,而那些試劑總讓我感覺太危險了。話雖如此,但倒並不是說他頑劣不堪,不學無術。

他自小就對數學情有獨鍾,代數與幾何,在他看來是世間最為美麗的語言。數學——這門令許多學生煩惱不已的學科,於他卻是天堂的入口處。遨遊於數字與圖形的感覺,真是太棒了!這直接導致了他遠渡東瀛求學時,毅然選擇了數學專業。此番回歸,恰逢就業淡季,所以暫且找了一家高中當數學老師。父母覺得委屈了他,他倒是一副樂天派頭。他天生富有表演欲,學校大小活動幾乎都會報名參加,亦不願錯過任何登台表演的機會。他常常說:“說不定哪次就可以遇到個靚妹呢?”

而他的這句話也不無道理,那一次,他這樣一個五音不全的“樂癡”,竟然報名參加了為校慶舉辦的“教師合唱團”。而在合唱團的排練中,他看見了一個十分正點的年輕女教師——正是蘇夢曉。他當時很奇怪?為什麼這樣漂亮的老師,從前竟沒有注意到呢?直到後來與她相熟了,程曦才終於弄明白。

“從0到9這十個數位,是數字符號,是為了計數和算術運算而采用的約定寫法,是國際通用的數碼,也稱為阿拉伯數碼。它們表示的數學意義是不同的,簡單來說,就是所代表的‘量’是不同的。而‘量’則是……”他突然想到,這樣解釋下去似乎也沒有什麼意義,於是話鋒一轉,“當然,我想蘇老師一定也懂得這些的。蘇老師,嗯……我想……”他思考著,蘇夢曉的這個問題,究竟是想問什麼呢?最基礎的數學含義小學裏就教過了,即使是不曾專心研讀數學的人,也必然學過,蘇夢曉沒理由不懂的。即便真的不懂,也沒有任何必要去弄明白。她是個語文教師唉,要知道這些幹嗎呢?真是奇怪……對了!對了!她一定是想知道那些東西的,“我想,蘇老師是想問,這些數字的由來和所代表的人文含義吧?”

程曦覺得事情必然如此,他算是比較了解蘇夢曉的。她是一個文靜典雅的姑娘,除去上課或是解手,就是窩在辦公室裏看書。而下班後,也是低著頭在人群裏穿行,好叫別人難以發現她。這也就難怪即便是活躍如程曦,也不曾注意過她了——因為沒有人會把注意力放在她身上。

她雖然五官端正標準,卻不施粉黛,任憑幾處小雀斑瀟灑地拋頭露麵。內斂、低調,這就是程曦對她的第一印象,但聊過幾次後,他對她便有了全新的認識。她並不是碌碌無為的隱者,而是個獨行的思考者。她喜歡閱讀推理小說,尤其喜歡推崇邏輯之美的西澤保彥。她也撰寫推理小說,但並不是為了那微薄的稿費,單為了借一方平台,表達對世界的思考與對邏輯的喜愛。她選擇沉默,隻是怕旁人的無聊打亂了她思考的節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