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影片全都放映完畢了,我朝那位年輕的警察揮手示意,不多久,會堂裏的燈光都亮了起來,恢複了光明。
我把礦泉水瓶蓋擰好,理了理衣衫,重新走上台去。在雙眼完全適應了光亮後,台下眾人的臉龐分明起來。他們表情各異,但都挺拔地坐著。目光彙集於我,不過我全然不像初來時那樣緊張了。我把話筒提起來,掌聲整齊劃一地響起。“諸位呀,在下就準備了這些貨色,你們即使鼓掌再久一些,我也交不出更多了。”台下眾人發出了笑聲。
“想必各位看完這幾段影片後,對分屍的理由有了些初步了解。而接下來,我的演講內容是我總結的一份‘分屍講義’。我想,通過這份講義,全麵地將‘分屍’的作用告訴大家。”
我將講義稿攤在演講台上,繼續說道:“首先,分屍的話,有五個主要後果,也就是直接後果,最直觀的——
“一、分屍可以得到更多份數的屍塊;
“二、分屍可以增加屍體表麵積;
“三、分屍可以產生血液;
“四、分屍會消耗掉一些時間;
“五、分屍說明肉體所有者已死。接下來的這些,是根據這五大條導出的。
第一條,分屍可得更多屍塊
“1.化整為零,減少重量,縮小體積,方便運屍和藏屍;
“2.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拉長了屍體’;
“3.可以使得屍體在外形上改變,屍塊越多份,形變越大;
“4.更多的屍塊可以分布的區域更大,導致屍體的輻射範圍更廣;
“5.越多的屍塊能引起越多人的關注。分屍比不分屍更能叫人關注;
“6.(比較變態)可以使得更多“食肉者”吃到屍肉。
第二條,分屍可以增加表麵積
“1.增加的表麵積與原先的比較,顏色不同;
“2.增加的表麵積具有吸附性。
第三條,分屍可以產生血液
“1.就像屍塊可以吃一樣,血液作為液體,可以喝;
“2.血液是液體,那就有固體沒有的很強的流通性;
“3.血液是有顏色的。
“所以,結合2,3,血液是可以作為‘信號燈’使用的。
第四條,分屍要消耗時間
“1.產生一個誤區,就是殺人+分屍要比殺人時間來得長,但如果你有辦法在原本隻夠殺人的時間裏,完成殺人和分屍,那麼原本單列出來用來分屍的時間,就被節省下來,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做一些事情;
“2.分屍要消耗時間,從另一方麵理解,就是比單純殺死這個人,殺人後分屍要在這個人身邊待更久。
“那麼,結合1、2,就可以設計不在場詭計了,或是瞬移騙局。
第五條,分屍說明肉體所有者已死
“1.用某種詭計,使得人體看起來被分割實際上卻沒有被分割,就會造成對“此人已死”的錯誤判斷;
“2.死者死後被分屍,容易走入‘被謀殺’的誤區。
“以上,是我針對‘單起分屍案的分析’,針對單一的分屍案來說,這是五大類原因。
而連環殺人案的話,就是——1.希望大家認為分屍者是同一個人;2.通過不同案件中,屍體部位的交換,使得兩個案件聯係起來;“以上兩個總類,屬於‘無特定方式分屍’“還存在一種很特別的分屍。“比如,用人類的方式分屍以保護作為凶手的獸類。或者,把切口處理成獸類所為,以掩蓋是人類分屍。”一口氣把講義念完,我沒什麼底氣地看了一眼台下:“當然,我的這份分屍講義還很不完善。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和大家討論,進行補完。感謝諸位抽出寶貴的時間來聽我的講座,再次感謝你們的邀請。那麼……”我看了看手表,演講已經持續了四個小時了。
“那麼,我看今天就到這裏吧。占用了各位的寶貴時間,真是多謝啦。”
我恭敬地向台下鞠躬致謝,然後,在一片禮貌性的掌聲中,走下了演講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