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2年4月底,多病的費多爾逝世,時年20歲。他沒留下後嗣。他的繼承人可以是伊凡,也可以是彼得。兩個未成年的王子背後各有一幫擁戴者,費多爾一死,兩個集團便展開了激烈的鬥爭。老沙皇阿列克謝第一個妻子的外戚,以領主伊凡·米哈伊洛維奇·米洛斯拉夫斯基為首,擁立王子伊凡繼位。這個集團的核心人物是索菲亞公主。她是一個聰明、威嚴、生氣勃勃的女人,她自己也在暗中覬覦著皇位。納雷什金家族擁戴彼得,但他們當中沒有一個稍有名望的人物。
從形式上說,皇位的繼承權應當屬於伊凡,因為他是最年長的繼承人。可是根據大主教的建議(這個建議得到了某些領主的支持),10歲的彼得被立為沙皇。他的母親娜塔莉雅皇後循例為攝政。據同時代人說,她是個“氣質平和,心地善良,既不勤奮,又沒辦事能力,智力平常”的女子。
這裏所說的同時代人,指的是鮑裏斯·伊凡諾維奇·庫拉金公爵。他的著作我們以後還將經常引用。庫拉金起初是在軍界嶄露頭角的,在波爾塔瓦一役中,他指揮過謝苗諾沃近衛軍團。後來因為健康情況不佳,他轉到外交界任職。
從總的傾向來說,庫拉金是讚賞彼得的活動的,但同時也帶有若幹保留,這位傲慢的貴族對彼得的舉止看不順眼,對他的民主作風(如果可以這樣說的話)也不以為然。
庫拉金晚年從事彼得治國史的撰寫工作。這部未完成的著作的特點,在於它對同時代人物的評述尖銳明快,有時毫不留情。從這些評述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才智、精細的觀察力和無限的憂慮。
缺乏政治鬥爭經驗的娜塔莉雅皇後,同她的那些庸碌無能的外戚不善於掌權執政,未能組織起有足夠威信的政府。皇後決心依靠領主馬特維耶夫為輔弼,便限期把他從流放地召回京來。據曆史學家謝·米·索洛維約夫的詳細描寫,在馬特維耶夫從普斯托澤爾斯克村趕回首都的時候,納雷什金家族的敵人米洛斯拉夫斯基家族和索菲亞已經“策劃好一條陰謀詭計”,決定利用射擊軍部隊作自己對敵鬥爭的武裝支柱。這裏我們必須指出:射擊軍部隊跟米洛斯拉夫斯基及納雷什金兩個家族並無共同的利益,而且這兩個家族跟射擊軍部隊的利益也同樣毫不相幹。
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在位時,射擊軍的地位相當於禦林軍,享有許多重要的特權,並經常得到皇上的賞賜。到他兒子費多爾當政時,射擊軍失去了這些特權(不擔任城市勤務、免稅貿易權)。尤其是,這時他們的勤務加重了,由從事貿易和手工業取得的收入又大為減少,這種收入對他們微薄的薪餉可是十分重要的補助。射擊軍士兵對他們的長官的不滿情緒達到了極點。團長們克扣士兵的薪餉,中飽私囊,士兵們稍有過失就受到他們殘酷的懲罰,他們隨心所欲地支使士兵替他們辦理私事。射擊軍士兵怨聲載道,隨時都可能鬧起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