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窩裏鬥熱河告急(2 / 3)

2月22日,張學良陪同何應欽、宋子文及其他軍政要員視察熱河後,讓端納給南京發急電,建議對日軍采取強硬行動,要求提供抵抗日軍所需要的軍備給養。

這時,日本侵略熱河的一切準備就緒,便以錦州為大本營向熱河調動進攻部隊。日軍的這個行動計劃,由日本新任內閣陸軍大臣荒楨夫草擬。他主張派大批軍隊前往熱河,“在極短的時間裏解決這個問題”。於是,日本就以“滿洲國”的名義,通知熱河駐軍司令湯玉麟,讓他派代表到北票開會。會上,日軍向湯玉麟的代表張舜卿提出三個無理要求:第一,狂妄地稱湯玉麟是“滿洲國”委派的熱河省長兼軍區司令,必須派人來長春駐守聯絡;第二,為了“滿”熱一體,鐵路由北票延長到承德;第三,在承德設立日軍軍部無線電台。張舜卿將日本的無理要求電告張學良後,很快就收到少帥的複電:“斷然拒絕”。

2月23日,日軍向中國當局下了最後通牒,聲稱熱河不是中國的領土,中國軍隊必須在24小時以內離境。中國當局不接受日本的這一最後通牒。於是,日軍在錦州集結的三個師團分兵三路,於翌日向熱河發動進攻。

日軍在熱河的燒殺搶掠和狂轟濫炸,使張學良再次受到極大的刺激。作為“東北王”,熱河是他最後的一塊領土了,作為主持華北軍政的北平軍委會委員長,他也不能輕易地放棄而使之落入日本侵略者之手,而且從戰略上說,熱河是華北最前沿。無論為公還是為私,他都要與日軍拚個你死我活,否則他將更無臉見國人。此時,張學良已對“不抵抗政策”、依靠國聯主持公正毫無信心。

張學良率部奮起抗日,在保衛熱河的一個星期戰鬥中,部隊急需的軍火給養不足。他讓端納向南京政府求援。於是,端納按少帥的意思給南京政府外交部長發出一份加急電報:

羅文幹部長:

如果政府把那些裝備精良、給養充足的軍隊派來,接管古北口與承德之間的設防地帶,他們仍能擊退日本人。

德國顧問漢斯和宋子文熟悉這個地區。在這裏,日本的通訊和交通將被延長,依靠掩蔽物和高射炮,日本飛機也會失去作用。謹提出這點緊急建議,望貴國不要放棄希望。

端納

然而,南京政府對張學良請求的軍事支援,未加理睬,既沒有給前線派兵,也沒有派飛機支援。少帥的軍隊在沒有設防的熱河城市作戰,在隻有膝蓋深的戰壕裏抵抗日軍的進攻。大批士兵在日軍飛機的空襲下陣亡。更嚴重的是,在華北駐防的馮玉祥、閻錫山與張學良宿怨頗深,他們的軍隊根本不聽少帥的調遣,陽奉陰違,遲遲不按預定作戰方案發兵抗日。各派係部隊隻求自保實力無心參戰,隻要與日軍一接火,便擅自撤退。致使熱河防線全線崩潰。

傍晚,趙四小姐急急忙忙地吃了幾口飯,就放下碗筷離開了餐廳,沿著順承王府東院的回廊匆匆地走著。北平早春的傍晚是很迷人的。因係早春,嚴冬的寒氣還留有餘威,在假山和房屋的背陰處依舊積有殘雪和冰棱,可是與此同時,春天卻在一步步地逼近,樹在吐綠,小草在返青,花園中的迎春花也開始悄悄地開放。而一到傍晚,除卻這種季節的魅力外,另外還有白天與黑夜的交替。太陽戀戀不舍地下沉,由一團紅暈漸漸褪為淡紅,它是盡可能地想把夕陽的餘輝多停留些時分,可是黑夜卻寸陰不讓,它象小人得勢似的撒開大網,在各個部分都無孔不入地在驅逐光亮……對於大自然這種奇妙的周而複始的交替抗爭,若是平時,趙四小姐一定會細細地觀察很長時間,從這裏會悟出許多人世的哲理或者是對於自己遭遇的聯想感慨。可是今天,她卻一點心緒也沒有,她隻望了望漸漸消退的晚霞,便又匆匆地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