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膝滾腰法
仰臥,屈膝屈髖,雙手相扣抱於膝關節下,頭部盡量向雙膝靠攏,使脊柱內背部後凸,利用自身力量,做擺椅式的滾動,開始時因腰肌板硬,滾動1~2分鍾後,腰肌痙攣緩解,疼痛減輕,可加大幅度滾動3~5分鍾,此法特別適用於年老體弱者。
點按太衝穴法
患者取坐位,用大拇指或中指用力點按一側太衝穴(位於足背部1、2蹠骨結合部之前的凹陷處)約3~5分鍾,再點按另一側。點按時或點按後,患者前後、左右轉動腰部,直至疼痛減輕或不痛為止。
腰椎間盤突出外出注意事項
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因事外出時,應隨時觀察自己的病情,並加以保護,避免病情的複發或加重,需注意以下幾點;在外出長時間坐車或行走時,最好佩帶腰圍,加強腰部的保護,同時起到支撐作用,避免腰部再次出現扭傷。
注意避免長時間固定於某種姿勢,以免腰背肌出現疲勞而加重腰腿痛症狀。
注意保暖、防寒、防潮。在外出期間尤其是秋冬兩季,應隨天氣的變化增加衣服,尤其注意腰背部及下肢的保暖,在冬季最好睡鋪有電褥子或類似保暖床。
在外出期間除注意適當休息外,還應注意身體的鍛煉,利用臨時場所,可進行腰背肌的功能鍛煉及前屈、後伸、旋轉運動,同時雙下肢也應進行相應的功能鍛煉。
在外出期間如腰部有不適感或不慎再次扭傷腰部時,應及時到當地醫院進行診治。千萬不可忽視或強忍痛苦,以致延誤病情。
如何防治女性的腰酸背痛
腰酸背痛,是女人最困擾的問題。與男人的腰酸背痛對照,男人隻要改善坐姿、在運動前進行暖身運動,就可以大幅改善腰酸背痛的症狀。但是女人的腰酸背痛,還涉及生理期的保養等諸多問題。女性想要防止腰酸背痛,可在生活中從以下幾方麵做起:
睡覺姿勢最好以側躺方式,彎曲身體,倒臥在床墊上。床墊過軟或是過硬時,最好調整床墊硬度。如果習慣仰臥,就要把枕頭墊在膝蓋後方,讓腳部稍微提高。
溫水泡澡
在溫水中泡澡,時間勿超過十五分鍾,最好搭配市麵上發售的溫泉粉、浴油或香精,可以減緩腰腿痛的痛苦。
檢查自己的鞋子
把鞋頭呈現尖形、鞋跟高於5厘米以上、材質過硬的鞋子,全部收起來。改穿圓形或方形鞋頭的平底鞋,多功能型運動鞋也適合穿著。
檢查廚房
操作台的高度盡量配合自己的身高選擇適當的操作台。這部分可以到各大廚具展示中心試用,以了解各種操作台高度對自己操作家務的影響。
增加鈣質的攝取多吃豆漿、豆腐、乳酪、牛奶等食物,借著鈣質的補充,減緩骨質的流失,才能避免骨質疏鬆症的發生。
腰腿痛患者拔罐療法
拔罐可以溫經散寒,活血通絡,舒筋止痛。現代醫學認為,由於罐內負壓對局部具有機械的吸引作用,可使局部組織充血,甚至淤血毛細血管破裂,引起血管溶血現象,出現罐斑等,對機體起著良性刺激作用。拔罐療法適合治療慢性扭挫傷,肌筋膜綜合征,慢性頸肩腰腿痛等。這種拔罐療法也適合家庭治療,下麵介紹一下操作方法:根據疼痛選擇皮下組織豐富、肌肉多和毛發較少處,按疼痛部位拔罐,如腰腿痛在腰部拔,或按經穴拔罐,也可按神經節段拔罐。
患者取舒適體位,使肌肉放鬆,暴露治療部位。
注意拔罐時的感覺,如局部有發熱,發酸,冷氣外出,溫暖舒適感覺,為正常現象。若有燒灼感或疼痛時,應及時將罐取下,以免燙傷。患者如感覺吸力不足時,可重新拔罐。
治療完畢起罐時一手持罐,一手擠壓皮膚,使罐口與皮膚間形成小的空隙,讓空氣緩慢進入罐內,罐即自行脫落。然後用紗布輕拭去罐斑處的水珠,並讓患者休息15分鍾。
拔罐部位不要選皮膚細嫩.血管淺顯,骨性突出,以及心前區。治療過程中,注意患者反應。如有頭暈、麵色蒼白、脈搏弱而快時,應立即起罐,讓患者休息,並請醫生處理為好。
腰椎間盤突出如何進行飲食調養
腰腿痛的患者平時可多食一些含有增強骨骼強度、肌肉力量,提高恢複功能的營養成分。注意保持飲食營養平衡,特別是要攝取含有鈣、磷、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較多的食品。
鈣是骨的主要成分,要充分攝取,在生長發育期自不必說,成年以後骨鈣也在不停地進行著新陳代謝。另外,血液中的鈣離子有安定精神的作用,可以起到緩解疼痛帶來焦慮的作用。
蛋白質是形成肌肉、韌帶、骨骼、神經等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這些組織也時時刻刻在進行著更新換代,需要大量新的蛋白質。
B族維生素是神經工作時必需的營養成分,不僅可以緩解疼痛,還可起到消除疲勞的作用。
椎間盤的纖維環部分是由結締組織形成的,結締組織的形成離不開維生素C,尤其是在纖維環破裂後修複階段,更需要大量的維生素C。
維生素E有擴張血管、促進血流、消除肌肉緊張的作用,用於緩解疼痛,減緩組織老化。
強直性脊柱炎患者食療法
中醫認為強直性脊柱炎的內因為腎虛,外因與風寒濕關係密切,因此可采用如下食療方法:辛熱食品具有抗風濕祛寒邪的作用,如辣椒、蔥、花椒、大料、茴香、大蒜等。現代藥理研究證明大蒜有殺菌、抗病毒等作用,適當進食可預防病毒感染及腸道感染。
豆類
食品大豆、黑豆、黃豆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微量元素,它有促進肌肉、骨骼、關節、肌腱的代謝,幫助修複病損的作用。可治療以濕重為主的風濕骨痛,對身體沉重、關節不利、筋脈拘攣或麻木不仁、關節腫痛而重著不適的風濕病,效果較好。黑豆又名烏豆、冬豆子,又可治療風濕疼痛,經驗方用黑豆炒至半焦泡入黃酒,治療關節酸痛有效。
果實食品
栗子有補腎、強筋健骨的作用,對筋骨、經絡、風濕痹病或腰膝無力極為有益。中醫認為強直性脊柱炎是由腎虛引起筋骨、肌肉、關節的病損。服時可生食、熟食,久服必強筋、健骨、補腎。將板栗搗爛敷患處可治筋骨腫痛;新鮮栗葉搗爛外敷,也能減輕關節、肌肉、皮膚的炎症。青梅有生津止渴、澀腸止痢的作用,對強直性脊柱炎患者有益處,凡風濕骨痛、腰腿痛、關節痛均可用青梅酒擦患處,可起到止痛效果。烏梅是梅的幹燥或未成熟果實,對風濕痛也有效,烏梅酸甘可斂陰,酸又入肝,肝得滋養,對關節、筋骨的疼痛、痙攣有緩解作用。桑葚、櫻桃也有治療風濕病的療效。
8種茶飲方
適合腰腿痛患者
白術茶
炒白術60克,加水煎湯,去渣取汁。代茶飲。具有健脾、燥濕、和中的功效。適宜於脾濕腰腿痛。
澤蘭葉茶
澤蘭葉15克,加水煎湯,去渣取汁,代茶飲。具有調肝行氣,活血通經的功效。適宜於肝鬱腰腿痛,症見腰腿痛連脅,腹脹痛,似有氣走注,忽聚忽散,不能久立行走等。
醋茶
食醋50克,茶葉5克。將茶葉加水煎湯200克,去渣取汁,加入食醋調勻頓服。具有緩急止痛,活血散淤的功效。適宜於腰腿痛難轉。
杜仲茶杜仲90克,桂圓60粒,綠茶30克。將以上3味平均分成10份,每次1份,每日1~2次,泡水代茶,頻頻飲用。具有補腎強筋止痛的功效。
適宜於腰腿痛患者。
杞仲牛膝茶
枸杞子100克,杜仲120克,牛膝90克,綠茶30克。將以上4味平均分成10份,每次1份,每日1~2次,泡水代茶,頻頻飲用。具有補腎強筋止痛的功效。適宜於腰腿痛患者。
濕熱腰腿痛茶
黃柏30克,牛膝60克,蒼術、薏苡仁各50克,龍膽草20克,綠茶30克。將以上原料平均分成10份,備用。每次1份,每日1~2次,泡水代茶,頻頻飲用。具有清熱利濕止痛的功效。適宜於濕熱腰腿痛。
寒濕腰腿痛茶
麻黃30克,製附片60克,細辛20克,甘草20克,紅茶30克。將以上原料平均分成10份,備用。每次1份,每日l~2次,泡水代茶,頻頻飲用。具有散寒祛濕止痛的功效。適宜於寒濕腰腿痛。
活血止痛茶
桃仁60克,當歸90克,川芎100克,白芍120克,龍眼肉150克,綠茶30克。將以上原料平均分成10份,備用。每次1份,每日1~2次,泡水代茶,頻頻飲用。具有活血化淤,通絡止痛的功效。適宜於腰部外傷後腰腿痛、急慢性腰肌勞損性腰腿痛、婦科病所致的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及腰椎骨質增生所致的腰腿痛等。
10種腰腿痛患者食療方
粥療方
1.栗子糯米粥
栗子粉30克,糯米50克。將栗子去殼磨粉,與淘洗幹淨的糯米一同放入砂鍋,加水500克,先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煮成粥,以粥麵上有粥油形成為度。日服2次,溫熱食用。凡是習慣性便秘者不宜服用。具有滋腎壯腰的功效。適宜於腰腿痛,脾虛腹瀉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