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廣明驛風波(1 / 1)

公元前87年,一代名君漢武帝去世。臨終前,囑立年僅8歲的少子劉弗陵為帝,命大司馬、大將軍霍光輔政。由於其時昭帝年幼,一切政事皆決於霍光。

霍光,字子孟,是名將霍去病的異母弟。武帝時為奉車都尉、光祿大夫,為人小心謹慎,未嚐有任何過失。輔政以後,更加勤於政事,思慮周祥。卻也因秉公辦事而得罪了燕王劉旦、長公主以及上官桀、桑弘羊等權臣。他們秘密勾結,準備陷害霍光。

有一次,霍光奉命去長安城東的廣明驛檢閱禁衛軍,考核學習軍事的後備人員。長公主與上官桀等人便寫了一封奏書,假稱是燕王上書,說霍光出巡時享受帝王的待遇,又私自增設和調換大將軍府的校尉,現在又權傾一時,定有造反之心。並說燕王自己願意放棄王位,入朝來保衛皇上,謹防奸臣發動政變。書信寫好後,在霍光返回都城後休假的那天,派人呈給了昭帝。與此同時,上官桀、桑弘羊也積極在大臣間活動,準備迫使霍光退隱。

第二天早晨,霍光得到了燕王上書的消息,嚇得呆在家裏不敢上朝。昭帝不見霍光上朝,便問:“大將軍在哪裏呢?”

上官桀忙回答說:“因為燕王上書揭露他的罪行,因此不敢上朝了。”

昭帝於是下昭,召大將軍霍光晉見。霍光進來後,摘下自己的官帽,跪在地下向昭帝磕頭謝罪。

漢“傳舍”封泥昭帝說道:“將軍請戴好你的官帽,朕知道那封書信是假,你沒有罪。”

霍光問道:“陛下,您是怎麼知道的呀?”

昭帝說:“將軍到廣明驛檢閱,諸位都尉、郎中都是跟著去的。你調換校尉以來到現在不到十天,燕王怎麼能夠知道這件事並上書呢?況且即使你想造反,也不需要這些校尉啊!”

漢昭帝是根據當時驛傳的速度,來判定遠方的燕王不可能在不到十天的時間內得到消息並上書的,因此判定上書是詐。派人一查,上書的人果然逃跑了。這一年漢昭帝僅十四歲。

後來,上官桀等人又密謀讓長公主出麵,宴請霍光,準備先在席間伏兵以擊殺霍光,然後廢掉昭帝,迎立燕王為天子。由於事機泄露,霍光於是先下手為強,殺上官桀、桑弘羊等。長公主和燕王劉旦畏罪自殺。昭帝及冠後,對霍光依舊信任有加。霍光也盡心盡力,勤勞政事。《漢書·霍光傳》載,在他輔政期間,“百姓充實,四夷賓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