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吃高溫煮熟的雞蛋有利於消化吸收,是營養效果最佳的合理吃法。這裏所說的高溫煮熟,並不意味著雞蛋煮得時間越長越好。雞蛋煮至九成熟時吃最易消化。煮得過老,不但消化率會降低,而且雞蛋的營養成分還會遭到一定破壞。
細節提示:
油煎或炸雞蛋,使雞蛋中水溶性維生素被破壞,這種吃法有損營養,不宜采用。
230.胡蘿卜的科學吃法
健康一句話:胡蘿卜最好和肉一起吃。
胡蘿卜素是脂溶性物質,隻有溶解在油脂中,才能在人體的小腸黏膜作用下轉變為維生素A而被吸收。所以烹飪胡蘿卜時,最好按照科學方法:
1.烹飪胡蘿卜時,要多放油,最好同肉類一起燉。胡蘿卜燉肉味美,營養價值大。
2.另外,胡蘿卜不宜生吃,生吃不易消化,胡蘿卜素的90%不被人體吸收而被排泄掉。
3.細胞,進而更好地發揮作用。
3.生食蔬菜中的營養物質含量不僅遠遠超過熟食,而且具有阻止上皮細胞發生惡變的作用,因此可阻斷致癌物質與細胞的結合。
4.生蔬菜被人體吸收後可以激發巨噬細胞的活力,增強免疫力,把已經癌變的細胞吞噬掉,起到積極的抗癌作用。
細節提示:
生食好處雖多,但是一定要做好食物的表麵清潔。以防有害細菌的大量攝入。有的蔬菜不宜生吃。如胡蘿卜。如要攝取番茄中的番茄紅素也不應生吃。
232.蔬菜合炒可營養互補
健康一句話:不同的蔬菜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同,合炒可以增加營養。
一般人烹炒蔬菜習慣於單一地炒,其實將多種蔬菜合在一起燴炒,更合乎人體所需的多種營養元素。
維生素C在深綠色蔬菜中最為豐富,而黃豆芽富含維生素B2,若將黃豆芽與菠菜同炒,則兩種維生素均可獲得。柿子椒中富含維生素C,胡蘿卜中富含胡蘿卜素,土豆中澱粉富含熱能,若將三者合炒,則可達到營養互補。
細節提示:
紅色、綠色菜肴同炒可促進食欲。
233.豆腐比豆漿的營養價值高
健康一句話:整體上豆腐比豆漿的營養好。
經專家測試,100克豆腐中含蛋白質7.4克,脂肪、碳水化合物、鈣、磷、鐵含量較高。維生素B1和維生素B2也都相當豐富。而新鮮豆漿100克中僅含蛋白質4.4克,其他營養物質的比率也都稍低於豆腐。
細節提示:
提高豆腐的營養價值,可將豆腐和魚、海帶、排骨等燉食,可提高豆腐中蛋白質的利用率。
234.城裏生長的野菜不宜食用
健康一句話:城郊的野菜最好不要亂吃。
春天一到,大家都愛嚐鮮吃野菜,不少市民在城區公園采集野菜,作為“純天然食品”食用。這些野菜其實是不宜食用的。
由於綠色植物對於大氣具有淨化作用,生長在空氣汙染嚴重的城市到處都是粉塵,而且對空氣和土壤中的有害氣體和化學成分均有過濾作用,食用後對身體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
郊外化工廠等處附近空氣不佳,所生野菜容易吸收鉛等化學物,廢水邊的野菜以及受汙染的野菜也常含有毒素,均不宜食用。
細節提示:
有些野菜即使無毒多吃對人體的健康也有損害。如灰菜、莧菜、苜蓿、槐花等吃後使人經日光照射誘發日光性皮炎。
235.炒豆芽放醋好
健康一句話:炒豆芽時放點醋,能有效保護營養素流失,並且口感脆嫩。
炒豆芽時放醋有以下好處:
1.豆芽中含有豆腥氣,放點醋可消除豆腥氣,且能使豆芽口感脆嫩。
2.豆芽含水量高,在烹調時易出湯,經不起長時間加熱。放點醋可以使豆芽既斷生,又不出水軟化,因醋酸對蔬菜中的蛋白質有顯著的凝固作用,使豆芽脆度增強。
3.炒豆芽放醋,可以達到保護營養素的目的。豆芽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其他營養素,在烹調時,維生素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壞。
細節提示:
無根莖的豆芽菜毒性很強,有一定的致癌性,切記注意辨別。
236.酸梅當零食可抗衰老
健康一句話:酸梅可以解酒防暈車,延緩衰老。
酸梅屬於堿性食物,食用可解渴生津,而且還有延緩衰老等以下功效:
1.酸梅有助於讓體內血液值酸堿平衡,肝火旺的人多吃酸梅,不但能降低肝火,更能幫助脾胃消化,滋養肝髒。
2.情緒暴躁的人,每天吃幾顆酸梅,可保持心情愉快,凡事不易煩心。
3.酸梅更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和礦物質,並含有枸櫞酸,能有效抑製乳酸,並驅除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質。
4.酸梅可以促進唾液腺與胃液腺的分泌,所以能生津止渴,並避免暈車,也能幫助醒酒,使筋骨、肌肉與血管組織等恢複活力等。
細節提示:
酸梅雖酸甜可口,但是酸梅忌與奶粉一起吃。
237.綠茶枸杞不宜同泡飲
健康一句話:綠茶和枸杞子不宜同泡飲。
綠茶和枸杞分別用開水衝泡飲用,對人體很有益處。若把它們同泡反而對人體不利。
1.常喝綠茶,能消除自由基,延緩衰老,預防癌症,還可以防止細胞基因突變,抑製惡性腫瘤生長,降血脂,降血壓,防止心血管等疾病;可以預防感冒、齲齒,消除口臭。
2.枸杞性平、味甘,具有補腎益精、滋陰補血、養肝明目、潤肺止咳的功效。
3.綠茶裏所含的大量鞣酸具有收斂吸附的作用,它會吸附枸杞中的微量元素,生成人體難以吸收的物質,對人體不利。
細節提示:
上午喝綠茶,可以開胃、提神;下午泡飲枸杞,可以改善體質,有利睡眠。
238.喝茶還是淡點好
健康一句話:喝淡茶比喝濃茶好。
茶雖有提神、解渴、消膩、利尿等好處,但從保健角度而言,一般以喝淡茶為妥。因為濃茶喝太多有以下害處:
1.嗜濃茶不但易引起失眠,還易導致缺鐵性貧血。
2.茶尤其是濃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鞣酸在胃內與未被消化的食物蛋白質結合形成鞣酸鹽。
3.食物進入小腸被消化後,鞣酸又被釋放出來,並與鐵結合成不易被吸收的鞣酸鐵鹽,妨礙腸黏膜對鐵的吸收,從而使常飲濃茶的人身體內造血原料之一的鐵含量缺乏,導致缺鐵性貧血。
細節提示:
空腹喝茶可稀釋胃液,降低消化功能,加水吸收率高,致使茶葉中不良成分大量入血,引發頭暈、心慌、手腳無力等症狀。
239.怎樣喝豆漿最科學
健康一句話:豆漿雖有營養,但宜科學食用。
1.喝豆漿要適可而止。否則會發生腹脹、胃部不適,嚴重者還可能出現腹瀉。老人、嬰幼兒更要慎重。
2.喝豆漿時別衝雞蛋。雞蛋中的黏液性蛋白和豆漿中的胰蛋白酶容易結合,形成一種人體不易吸收的蛋白物質,可降低兩者營養價值。
3.豆漿中不宜加紅糖。豆漿中加紅糖容易變性沉澱,不易吸收。
4.生豆漿不宜喝。生豆漿中含有能使人中毒、難以消化的物質,煮沸後有毒物質才能被分解,喝豆漿才有益健康。
5.喝新鮮豆漿。豆漿若保存不好,一旦被細菌汙染,會很快變質。
細節提示:
喝豆漿時不宜與藥同服,尤其是抗生素,豆漿中含的鐵和鈣可降低某些藥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