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經常接觸大自然,能讓人心胸開闊,心情舒暢。(2 / 3)

3.要防止心理失調,有必要學習心理學的知識,了解自己的心理變化,掌握自己的心理特點,學會自我調適心理。

細節提示:

心理失調是致病的重要原因。

931.如何矯治多疑病

健康一句話:通過心理誘導,實現情境轉移,加強人際交流和體育鍛煉,可以解除不必要的精神負擔。

1.接受心理谘詢,與心理醫生實事求是地討論自己最擔心的症狀,配合醫生尋找引起多疑病症的原因。

2.轉變一下生活環境,消除原有環境中的不良刺激因素。

3.強化原有的生活興趣,或培養新的興趣愛好,將注意力轉移到興趣活動方麵。

4.平時多參加打太極拳、長距離步行及遊泳、騎自行車等項運動,有助於調節神經活動,增強自我控製的能力,逐步消除衝動多疑的弱點。

細節提示:

盡量不要參與有競技的活動。

932.如何防治“灰色心理”

健康一句話:意誌消沉頹廢,情緒鬱悶不樂、焦慮煩躁等不良心理狀態,被稱為是“灰色心理”。

1.要加強思想修養,遇事盡量讓自己做到泰然處之。

2.人到中年普遍都趨向肥胖,這是人體內的生理因素所致,偏胖是大勢所趨,不必為此憂心忡忡,日夜不安。

3.要主動積極地出擊,消除心中“灰色心理”,無論是生活還是疾病,隻要有信心去做,都會好起來的。

4.要合理安排生活,培養多種興趣。

5.可以適當地變換生活環境。

細節提示:

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於“灰色心理”的改變。

933.如何治療驚恐症

健康一句話:驚恐症患者會在無預警之下重複強烈恐懼,並伴有心動過速、胸悶等症狀。

對於驚恐症的兩種主要治療方法是認知-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

1.認知-行為療法教患者學會應對呼吸急促等症狀的特殊方法。治療對90%以上的患者有效,通常在6~8周內,能夠顯著地改善其症狀。

2.藥物治療法是通過藥物的作用改善症狀。

細節提示:

認知-行為療法和藥物治療並用,複發率要比單用藥物治療者低。

934.如何矯治顧慮心理

健康一句話:掩飾自己的缺點,總怕招致工作和人生目標的失敗,這是典型的顧慮心理。

1.接受心理治療,解除顧慮。

2.暫時回避不良刺激,不與別人攀比,不賭氣,遇事多從好處想,用平和的方式解決分歧。

3.通過集體活動等方式重新塑造個性,發展溫和、鎮靜、隨和、豁達等優良個性品質,減少衝動、焦慮、敏感、易激怒等不良個性品質。

4.經常做一些有氧鍛煉,愉悅身心,減輕心理壓力。

5.結交幾位知心朋友,有時間多參加一些聚會,促進與他人的交流。

細節提示:

顧慮心理發生的原因很複雜,是人際交往的一大障礙。

935.退休後要防“退休病”

健康一句話:“退休病”是人在退休後,身心所感到的一種無法排遣的不適。

1.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需要有精神支柱,因此,要拋棄被淘汰和被遺棄之感,要認識到退休後和在工作崗位上一樣,都可以有所作為。

2.設法使自己生活得更有情趣,也是一種輔助治療法。例如做適當的運動,養花等,既能鍛煉身體,又能調節情趣。

3.如能做些學問更好,如不能的話,多參與一些社會有益活動也能醫好“退休病”。

細節提示:

老年人應該領悟到社會的進步,順應社會需要,做好離退休心理準備。

936.強迫症的心理療法

健康一句話:強迫症是一類以自我強迫為突出症狀的神經症,其症狀特點為自我強迫。

1.暴露療法:讓自己逐步地暴露於引起強迫行為的環境中,例如,強迫洗手的患者要去接觸一些自己所害怕的髒東西,從而消除害怕的心理。

2.認知治療:通過分析自己的感受,區分不現實的想法,從而改變患者的思維模式。

3.行為治療:可幫助那些伴有焦慮症狀的強迫症患者控製不自主行為。患者主動參與治療過程,並且在治療結束後繼續使用已學會的應對措施。

細節提示:

對於一些嚴重的患者可以輔助藥物治療。

937.社交恐懼症的心理療法

健康一句話:社交恐懼症是恐懼症的一種,其患者對社交產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且伴有回避行為。

1.強迫自己做數次深長而有節奏的呼吸,可以使緊張心情得以緩解,建立起自信。

2.與別人在一起時,不妨手裏握住一樣東西。握一些東西,會感到舒服而且有一種安全感。

3.學會毫無畏懼地看著別人。也許在開始的時候比較困難,但要努力去克服,並拿出點勇氣去做。

4.也許有時的緊張也和知識領域過窄,或對消息不敏感有關,假若能經常讀些書籍,開拓一下視野,就會容易參與社交。

細節提示:

此外,催眠和藥物也常用於治療恐懼症。

938.癔症的心理療法

健康一句話:癔症是由精神因素作用於易病個體所引起的精神障礙。

1.暗示療法:在患者覺醒狀態下,通過語言暗示,或配合適當理療、針刺或按摩,即可取得良好效果。

2.催眠療法:在催眠狀態下,可使被遺忘的創傷性體驗重現,受到壓抑的情緒獲得釋放,從而達到消除症狀的目的。

3.分析性心理療法:著重探尋患者的無意識動機,引導患者認識無意識動機對健康的影響,並加以消除。

細節提示:

癔症的治療首先要讓患者建立起自信的觀念。

939.自閉症的心理療法

健康一句話:自閉症是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應,刻板重複動作和對環境奇特的反應為特征。

1.行為療法:這主要是應用學習原理和發展心理學原理,盡量協助患者把能力發揮出來,並減少行為問題。

2.遊戲療法:這是基於心因論的一種心理治療方式。在遊戲中可以幫助患者了解“人”與“我”的分離,並學習人際社交技巧,培養社會適應能力。

細節提示:

自閉症一般由兒童期發起,應積極與其溝通。

940.疑病症的心理療法

健康一句話:疑病症是由於過分關注健康,而固執地懷疑自己患上了某些嚴重疾病,並因此引起煩惱和恐懼。

1.應該對患者做一次全麵細致的身體檢查,用科學的根據堅定地告訴患者“你沒有病”。

2.從病人的內心深處和其生理特征入手,運用親切關懷、同情而又通俗易懂的言語來說明精神與疾病的關係,使恐懼的心理逐漸弱化,從而解開鬱結在心中的疑慮。

3.要培養病人樹立樂觀主義的情緒,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生活。隻有穩定的情緒,才能增進健康。

細節提示:

倘若疑病情緒過重,結果很可能會弄假成真。

941.躁狂症的心理治療

健康一句話:躁狂症是指躁狂抑鬱症的一種發作形式,以情感高漲、思維奔逸以及言語動作增多為典型症狀。

1.興奮躁動的病人,不宜居住在家庭生活無規律或家人不和睦的家庭中。房間的色彩宜用冷色調為好,房間布置也以簡單、清雅為好。

2.在與躁動病人接觸、交談時,態度要和藹、親切有耐心,與其交往要恰當適度。

3.興奮、躁動病人常會生活無規律,因此要督促其做好生活自理,從而改進心情。

4.對一般興奮性較高的病人,可根據病人的愛好,引導其進行一些輕鬆愉快的活動。

細節提示:

不可讓有躁狂症的人從事繁瑣的勞動。

942.妄想症的心理治療

健康一句話:妄想是一種在病理基礎上產生的歪曲的信念、病態的推理和判斷。

1.建立良好的治療關係,通過給予病人支持來改變某些行為。

2.病人要避免過度的壓力,在壓力情境下常會影響妄想強度,針對個案情形教導適當的適應技巧,或者配合認知行為治療,可以減少個案對壓力的不當反應。

3.如果病人同意,應鼓勵其家人一同參與治療計劃,對治療進度有幫助。

細節提示:

妄想症病患的病程變異甚大,適當治療有些病人可在發病幾個月內緩解。

943.潔癖的心理調適

健康一句話:潔癖的心理調適主要使用係統脫敏法和滿灌療法。

1.係統脫敏療法:對有潔癖的人來說,如果把自己所害怕的東西和場景,以及經常做的事情,從輕度到重度寫出來,然後每天從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製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減少潔癖的次數和時間。

2.滿灌療法:患有潔癖的人,自己坐下來,並盡量做到放鬆,並把眼睛閉上,然後讓人往自己的手上塗抹各種液體,如清水、染料、油等,並讓人對自己誇張地說手已經很髒了,當無法忍受時,睜眼看,發現並沒有想象那麼髒。多次練習會使潔癖消減。

細節提示:

在調試過程中患者一定要忍受,且不要操之過急。

防老先防心老——快樂生活,謹防心先老

944.進取心使人生活積極

健康一句話:積極進取的生活方式更能讓人感到生活的美好。

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會刺激人體機能的適應能力,遏製疾病的發展;消極的生活方式則會加重疾病,削弱機體的抗病能力,加速人體衰老。

如果一個人有生活目標,就會感受到生活的意義,也會因目標的實現而感到滿意,在生活中不斷地追求,也會保持身體健康。

進取心的培養,特別對老人來說,具有更大的意義。

細節提示:

一個人如果沒有生活目標就會變得消極沉悶,加速人體衰老。

945.弈棋有益於長壽

健康一句話:經常弈棋可以減緩人的衰老,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1.弈棋是一項比較好的健身活動。麵對瞬息萬變的棋局,弈者凝思運神,可以調節情緒,陶冶性情。

2.弈者通過控製自己的心理活動,可以調節呼吸快慢、心跳節律,從而改善微循環機能。這樣,再輔以科學的調養和適當的藥物治療,既可延緩衰老,又可使病情得到控製和好轉。

細節提示:

弈棋時切不可與人鬥氣,以免傷心傷神。

946.垂釣有益於養生

健康一句話:垂釣的養生之道有著許多有益身心的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