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腎病的起居治療(1)(1 / 2)

日常起居

腎病患者的衛生,當然要注意,如勤洗澡、勤換衣服等,有利於預防感染。避免穿著潮濕衣物。

生活起居宜根據病情減少活動或臥床休息,並做到護理有計劃、有秩序,減少不必要的幹擾。

病室宜清潔、通風、向陽,冷暖適宜。避免居住潮濕環境。

口腔護理對慢性腎衰患者尤其重要,每日可以用10%銀花水或板藍根水漱口。有口腔潰瘍者應及時對症處理。昏迷者要呼吸濕潤空氣,有抽搐者用牙墊。皮膚要用溫清水洗澡或擦浴,預防褥瘡發生。夏季常以爽身粉擦塗,預防瘡癤發生。

小便通暢,說明腎髒的排泄功能正常。如果發生尿道阻塞,小便不通暢,就會增加腎盂和腎實質發炎的機會,加重腎髒負擔,甚至發生尿中毒。常見的小便不暢的原因有泌尿係結石、前列腺肥大、腫瘤、結核等。

腎病患者應做到不飲酒、不吸煙。因為煙酒易於化燥傷陰,耗損正氣,影響疾病的康複。

盡量少長途旅行,以免過勞。

加強體育鍛煉,增加機體的抵抗力。注意勞逸結合,如腦力勞動者注意戶外活動,體力勞動者注意適時休息。對於腎病水腫、高血壓症狀突出的患者,應適當休息,甚至臥床休息;而對於腎病穩定期症狀不明顯者,則不必過於強調臥床休息。反而應鼓勵其適當活動,加強鍛煉。每天可堅持散步,以自我不感覺疲勞為度,也可進行體育鍛煉,如打太極拳,做健身操,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預防感冒,防止因呼吸道感染等誘因使病情加重。當然,幹什麼都有一個度的問題。勞累過度,常是誘發腎病病情反複的因素。所以,患者亦不可運動過度。鍛煉關鍵應把握好“適度”兩個字。氣候劇變時盡量減少劇烈活動,如發現異常感覺要及時臥床休息,必要時赴醫院進行檢查治療。

注意飲食

注意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違禁飲食。讓患者了解正確飲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忌食生硬冷物、暴飲暴食、過食肥甘之品。保護腎髒需要食用蛋白質和糖類,不宜吃含脂肪過高的飲食。膳食中脂肪過多,容易發生腎動脈硬化,使腎髒萎縮變性,引起動脈硬化性腎髒病。堿性食物對腎髒有利,可以防治泌尿係結石。還可以適當吃些冬瓜、白茅根、赤小豆、綠豆等,對利尿清熱、保護腎髒都有益處。

腎病急性發作、水腫或高血壓者應限製食鹽入量,每日以2~4克為宜。高度水腫者應控製在每日2克以下,鹹魚、各種鹹菜均應忌用,待水腫消退後鈉鹽量再逐步增加。除有顯著水腫外飲水量不應受到限製。

血漿蛋白低而無氮質血症者應進高蛋白飲食,每日70~90克,脂肪每日60~70克,碳水化合物每日300~400克。多吃含鈉低的食物,如薏苡仁、大米、麵粉、西葫蘆、茄子、黃瓜等,同時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如小蝦米、綠葉蔬菜及塊根類如土豆、胡蘿卜、萵苣等,避免吃含草酸多或影響鈣吸收的菠菜、竹筍、芹菜、豆類,也應忌吃芥菜、辣椒、香料、胡椒、咖啡等。少吃含嘌呤類食物,以免尿酸生成多而加重腎髒損害。不主張多吃雞蛋,每日1個即可。

認為腎病患者不能吃含蛋白質的食物的觀點是錯誤的、片麵的。即使對腎病發展到晚期——尿毒症期的患者,也應攝食高質量的低蛋白飲食。每天蛋白質攝入量應控製在0.8克/千克體重的範圍內。尿毒症患者,在透析治療期間,尤其是進行腹膜透析時,每日進食蛋白質的量應增加,約1.5克/千克體重。腎病綜合征患者,尿中丟失大量蛋白質,如腎功能正常者,主張進食高蛋白質飲食,以糾正低蛋白血症,減輕水腫及改善或增強機體抵抗力。如果腎炎患者出現氮質血症或早期腎功能不全時,則應限製蛋白質的攝入量,否則,可加速腎功能的惡化。總之,不同的病情應采用不同的飲食食譜,每日進食蛋白質的多少,最好由醫生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