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腎病的藥膳治療(2)(3 / 3)

[功效]益氣養陰。

[主治]脾腎陽虛型慢性腎炎,見有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口渴喜熱飲、食少乏力、手足心熱等。

烏龜玉米須湯

[組成]烏龜1隻(約150克),鮮玉米須60克,豬瘦肉50克,麻油少許。

[製法]玉米須洗淨,切成碎小段,放入紗布袋,紮緊袋口;豬肉洗淨,切成細絲,備用。烏龜宰殺,去頭、爪,去除內髒,入沸水鍋焯透,撈出,轉入砂鍋,加玉米須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30分鍾,取出玉米須袋,濾盡汁液,放入肉絲,拌和均勻,繼續用小火煨煮至烏龜肉熟爛酥香,淋入麻油即成。

[吃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效]滋陰清熱,潤燥除煩。

[主治]肝腎陰虛型慢性腎炎,見有水腫、煩渴口幹、小便短少等。

地黃甜雞

[組成]生地黃30克,母雞1隻(約1000克),紅棗15枚,白糖15克。

[製法]生地黃洗淨,晾幹,切成0.5厘米見方的小粒,放入碗中,加入白糖拌勻,備用。紅棗洗淨,放溫開水中泡軟,去核,待用。母雞宰殺後,去毛、爪及內髒,洗淨後由背部頸骨剖至尾部,衝去血水,入沸水鍋內焯透,撈出,放入冷水中過涼,將拌糖的地黃粒納入雞腹,將雞腹朝下,置入蒸罐內,放入紅棗肉,加清水適量(以淹沒母雞為度),合上蓋,封口,入籠屜,用大火蒸2小時即成。

[吃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地黃、紅棗也一並嚼食咽下。

[功效]滋補肝腎,涼血止血。

[主治]肝腎陰虛型慢性腎炎,以血尿、蛋白尿為主,伴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心煩失眠等。

黨參玉竹母雞湯

[組成]黨參30克,玉竹15克,母雞1隻(約1000克),蔥段、生薑片、黃酒各適量。

[製法]黨參、玉竹分別揀去雜質,洗淨,切成片,同放入砂鍋,加水浸泡片刻。母雞宰殺,去毛及內髒,入沸水鍋焯透,撈出,轉入砂鍋,按需要加水淹沒母雞為度,大火煮沸,烹入黃酒,加蔥段、生薑片,改用小火煨煮1小時,待雞肉熟爛,湯汁濃香即成。

[吃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黨參、玉竹片亦可嚼食咽下。

[功效]益氣養陰,健脾利尿。

[主治]氣陰兩虛型慢性腎炎,見有水腫反複發作,而伴麵色無華、體倦乏力、少氣懶言、食少、便溏等。

排骨茯苓湯

[組成]豬(或羊、牛)肋排500克,茯苓粉30克,熟火腿15克,蔥段、生薑片、黃酒、精鹽各適量。

[製法]熟火腿切片,備用。肋排洗淨,斬成3厘米長的小段,入沸水鍋中焯透,撈出,冷水衝洗後,放入砂鍋,加水適量,大火煮沸,烹入黃酒,加蔥段、生薑片及火腿片,改用小火煨煮40分鍾,待排骨熟爛,調入茯苓粉,加少許精鹽,拌勻,再用小火煨煮至沸即成。

[吃法]當菜佐餐,隨意食用。

[功效]健脾開胃,生精補鈣,祛濕利尿。

[主治]腎病綜合征,見有水腫、食欲不振等。

芪紅燉鱸魚

[組成]北芪30克,紅棗15枚,鱸魚1條(約250克),黃酒、蔥花、生薑末、食醋各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