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腎病的運動治療(1)(1 / 2)

適度運動對腎病患者有益

許多慢性腎病患者不了解得了腎病還能不能運動?並常常會從醫生、家人或親朋好友那裏得到這樣的忠告:“一定要注意休息!”“千萬不要累著!”於是,腎病患者理所當然地休息起來,不敢做一點運動,其實得了腎病仍需要運動。那麼腎病與運動的關係是怎樣的呢?對此,醫學專家認為,過分依賴休息的生活方式對於慢性腎病患者的康複弊多利少。

堅持運動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襲的能力,增強機體自身的生命力。沒病的人通過運動能夠增進健康,有病的人通過運動能夠促進康複。對於腎病患者來說,積極地參加運動和鍛煉,有助於腎病的康複和治療。從病理角度來看,無論哪種腎病,都存在著程度不等的血液循環障礙,表現為血液黏稠度增大、血流緩慢、腎髒血流量減少等,這些都可能加重腎髒損傷。而適度的運動可以改善機體的血液循環,有利於病變腎髒的修複。

針對有些人擔心運動鍛煉會加重腎病患者的症狀、體征和化驗指標的情況,專家說,這種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尤其是運動性蛋白尿患者,往往在運動後出現蛋白尿,而在臥床休息時完全正常。可是,我們不可能想象一個人為了保持尿蛋白化驗結果陰性而一輩子臥床不起,正確的做法是以積極的態度進行治療,以適度的運動鍛煉配合治療,這樣才有利於病體的康複。

生命在於運動。腎病患者適當地進行運動鍛煉,對於疾病的治療和恢複大有裨益。常常見有的患者因怕勞累過度而疏於鍛煉或不會鍛煉,長期臥床休息,精神壓抑。這樣不利於疾病的痊愈,也不利於治療的效果。相反,應當正視疾病,做一些適宜的運動,如打太極拳、散散步等自己喜歡而又不給患病機體造成損害的運動。

腎病患者大多都被限製攝入高蛋白食物,對於飲食方麵的營養補充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精神壓力及本身經濟條件的限製,食欲不振等因素,使得機體各方麵比較虛弱,容易引起感冒、胃腸道感染等。如果進行適當的運動鍛煉,不僅可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保持一種愉快的心情,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進食量,對於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引起的肌肉萎縮,也有一定的改善。

腎髒病有不同程度的心衰,對患者的危害很大,如伴發高血壓、貧血那就更嚴重了。控製血壓的一種方法是進行長期適當的運動鍛煉,促使患者的體重下降,以便更好地控製血壓,同時也鍛煉了心髒的功能;貧血也可以通過運動得到一定的改善,運動可以起到提升血紅素的作用。目前,在臨床上,重組人紅細胞生成素已廣泛用於治療腎性貧血。

對於進行長期透析者來說,由於活性維生素D的缺乏,會引起腎性骨病。食物補充維生素D,由於轉化成活性維生素D的酶被抑製,不能被機體利用;補充活性維生素藥劑,有並發高血鈣症的不利因素。可以多在戶外運動,進行日光浴,經光化學合成作用形成具有天然活性的維生素D,來改善腎性骨病的發病率。

皮膚瘙癢對於腎衰患者是比較常見的,特別是老年人,皮膚老化、皮脂腺、汗腺功能下降,使皮膚幹燥、瘙癢更是常見。防止皮膚瘙癢一是充分透析,適當洗澡,忌食對皮膚有刺激性的食物;二是做適當的運動鍛煉,運動時以皮膚稍稍出汗為宜,再加皮膚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對防治皮膚瘙癢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但是,運動過度可使人疲勞,反降低人體抵抗力,誘發感冒發生,或加重腎病病情。因此,對於腎病患者來說,掌握好運動的度非常重要。

腎病患者在病情穩定期可參加一些輕鬆的體育鍛煉,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時間的長短應根據自己的情況而定,一般以不覺疲勞為準。

但在病變活動期,如血尿、蛋白尿明顯,血沉增快,浮腫明顯,血壓增高,因感冒而有發熱,腎功能有損害時,應暫停鍛煉,待病變消除、身體恢複後再開始鍛煉。

腎病患者的運動方式

運動鍛煉的方式多種多樣,包括床上運動,室內運動,戶外散步,跑步,騎自行車,做各類健身操、太極拳、八段錦、五禽戲等。患者可根據具體病情,按循序漸進、逐步增加運動量的原則,酌情安排。腎病患者應以耗能較小,對環境條件要求較低的運動方式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