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塞米的藥理作用是什麼
作用機製:
(1)對水和電解質排泄的作用能增加水、鈉、氯、鉀、鈣、鎂、磷等的排泄。與噻嗪類利尿藥不同,呋塞米等袢利尿藥存在明顯的劑量-效應關係。隨著劑量加大,利尿效果明顯增強,且藥物劑量範圍較大。本類藥物主要作用於髓袢升支粗段,抑製Na+-K+-Cl-共同轉運載體,使Na+、Cl-重吸收減少,腎髒稀釋功能降低,NaCl排出量增多。同時使腎髓質問滲透壓降低,影響腎髒濃縮功能,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少,從而產生強大的利尿作用。短期用藥能增加尿酸排泄,而長期用藥則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2)對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呋塞米能抑製前列腺素分解酶的活性,使前列腺素E2含量升高,從而具有擴張血管作用。擴張腎血管,降低腎血管阻力,使腎血流量尤其是腎皮質深部血流量增加,在呋塞米的利尿作用中具有重要意義,也是其用於預防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理論基礎。另外,與其他利尿藥不同,袢利尿藥在腎小管液流量增加的同時腎小球濾過率不下降,可能與流經致密斑的氯減少,從而減弱或阻斷了球-管平衡有關。
口服吸收率為60%~70%,進食能減慢吸收,但不影響吸收率及其療效。終末期腎髒病患者的口服吸收率降至43%~46%。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腎病綜合征等水腫性疾病時,由於腸壁水腫,口服吸收率也下降,故在上述情況應腸外途徑用藥。本藥能通過胎盤屏障,並可泌入乳汁中。口服和靜脈用藥後作用開始時間分別為30~60分鍾和5分鍾,達峰時間為1~2小時和0.33~1小時。作用持續時間分別為6~8小時和2小時。88%以原形經腎髒排泄,12%經肝髒代謝由膽汁排泄。腎功能受損者經肝髒代謝增多。本藥不被透析清除。
呋塞米在臨床中如何應用
(1)成人①治療水腫性疾病。起始劑量為口服20~40mg,每日1次,必要時6~8小時後追加20~40mg,直至出現滿意利尿效果。最大劑量雖可達每日600mg,但一般應控製在100mg以內,分2~3次服用。以防過度利尿和不良反應發生。部分患者劑量可減少至20~40mg,隔日1次,或每周中連續服藥2~4日,每日20~40mg。②治療高血壓。起始每日40~80mg,分2次服用,並酌情調整劑量。
(2)小兒治療水腫性疾病,起始按2mg/kg口服,必要時每4~6小時追加1~2mg/kg。新生兒應延長用藥間隔。
應用時需注意隨訪下列指征:①血電解質,尤其是合用洋地黃類藥物或皮質激素類藥物、肝腎功能損害者;②血壓,尤其是用於降壓,大劑量應用或用於老年人;③腎功能;④肝功能;⑤血糖;⑥血尿酸;⑦酸堿平衡情況;⑧聽力。
呋塞米有哪些不良反應
主要不良反應:
(1)水和電解質紊亂長期用藥、利尿過度可引起低血容量、低血鈉、低血鉀、低血鎂及低氯性堿中毒。以低血鉀最為常見。
(2)耳毒性表現為眩暈、耳鳴、聽力下降、暫時性耳聾。腎功能減退或大劑量靜脈注射時易於發生,應避免與具有耳毒性的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合用。
(3)胃腸道反應可致惡心、嘔吐、上腹不適和腹瀉,大劑量可致胃腸出血。
(4)高尿酸血症該藥物和尿酸均通過腎髒有機酸轉運係統排泄,產生競爭性抑製,長期用藥可減少尿素的排泄而導致高尿酸血症。
(5)其他過敏,表現為皮疹、嗜酸性細胞增多、間質性腎炎等。偶有骨髓抑製。嚴重者有肝腎功能不全、糖尿病、痛風。老年人應用本藥時發生低血壓、電解質紊亂,血栓形成和腎功能損害的機會增多。
藥物劑量應從最小有效劑量開始,然後根據利尿反應調整劑量,以減少水、電解質紊亂等不良反應的發生;存在低鉀血症或低鉀血症傾向時,應注意補充鉀鹽;與降壓藥合用時,後者劑量應酌情調整;少尿或無尿患者應用最大劑量後24小時仍無效時應停藥。
呋塞米有哪些禁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