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慢性腎炎科學用藥指南(5)(2 / 2)

苯那普利在臨床中如何應用

成人用量:未服用利尿藥者,開始推薦劑量為口服10mg,每天1次;已服用利尿藥者(嚴重和惡性高血壓除外),用本品前應停用利尿藥2~3天,小劑量給藥,在觀察下小心增加劑量。如每天給藥1次不能滿意控製血壓,可增加劑量或分2次給藥,維持量可達20~40mg/d。最大劑量為每日40mg。如療效不滿意,可加服另一種抗高血壓藥(以噻嗪類利尿藥為宜)。嚴重腎功能衰竭的患者或有水、鈉缺失者初始劑量應為5mg/d。

兒童用量尚無研究資料。

注意事項:

(1)血管神經性水腫服用本品曾發生過唇或麵部水腫,如出現該症狀,應立即停藥,監護患者,直到水腫消失。聲門、舌、喉部水腫可能引起氣道阻塞,應停藥,並立即進行適當治療,如皮下注射1:1000腎上腺素溶液(0.3~0.5ml)。

(2)低血壓嚴重缺鈉的血容量不足者服用本品時可能發生低血壓(如接受大量利尿藥或透析治療者)。開始服用本品前數天應停用利尿藥或采取其他措施補充體液。對有可能發生嚴重低血壓者(如心功能不全患者),服用首劑後應嚴密監護,直到血壓穩定。如果發生低血壓,應采取臥位,必要時靜脈滴注生理鹽水。

(3)粒細胞減少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腎功能不全者出現白細胞或粒細胞減少機會增多。對腎功能不全或有白細胞減少者,最初3個月內每2周檢查白細胞計數及分類1次,以後定期檢查。

(4)腎功能不全少數患者服用本品後可出現暫時性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停用本品和(或)利尿藥,即可恢複。對腎功能不全者,在治療前幾周要密切監測腎功能,以後應定期檢查腎功能。用本品時如肌酐清除率<;30ml/min或血尿素氮、肌酐升高,須減低本品的劑量和(或)停用利尿藥。

苯那普利有哪些不良反應

偶見頭暈、疲勞、症狀性低血壓、胃腸不適、皮疹、瘙癢、潮紅、尿頻、咳嗽、呼吸道症狀和頭痛。偶見血鉀升高;罕見肝炎、膽汁淤積型黃疸、血管水腫、胰腺炎、血小板減少、腎功能損害、心肌梗死等。

藥物過量首先應糾正低血壓,通過靜脈輸注生理鹽水擴充血容量是恢複血壓的一個有效措施。苯那普利拉可部分經透析除去。

苯那普利有哪些禁忌證

(1)對苯那普利或其他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過敏者。

(2)有血管神經性水腫病史者及孕婦。

(3)孤立腎、移植腎、雙側腎動脈狹窄而腎功能減退者。主動脈及二尖辨狹窄、麻醉、高血鉀、由於鹽分和體液丟失可能引起低血壓的患者應慎用。

苯那普利與哪些藥物存在相互作用

(1)與利尿藥合用降壓作用增強,可能引起嚴重低血壓。故原用利尿藥應停藥或減量,本品開始用小劑量,逐漸調整劑量。

(2)與其他擴血管藥合用可能導致低血壓。如合用,應從小劑量開始。

(3)與瀦鉀利尿藥(如螺內酯、氨苯蝶啶、阿米洛利)合用可引起血鉀過高。

(4)與非甾體類抗炎止痛藥合用可通過抑製前列腺素合成及水鈉瀦留,使本品降壓作用減弱。

(5)與其他降壓藥合用,降壓作用加強。其中與引起腎素釋出或影響交感活性的藥物呈較大的相加作用,與β受體阻滯劑合用呈小於相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