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六章(2 / 3)

【目的】

去除口服毒物中毒時胃內未被吸收的有毒物質,減少毒物的繼續吸收。

【禁忌證和注意事項】

1.對中毒患者進行胃灌洗時應小心,因灌洗本身可引發不良後果。國外研究顯示,沒有明確的臨床證據可證明中毒患者行常規胃灌洗能改善預後。當攝入有潛在危及生命的毒物量時可考慮胃灌洗,應在攝入毒物後的60分鍾內進行;如果攝入了持續釋放毒素的物質或具有凝集作用的毒物或抗膽堿能性質的毒物,即使已超過60分鍾,進行胃灌洗也可能有效。研究表明因活性炭的使用及積極有效的支持療法的應用,有些患者在沒有進行胃灌洗的情況下也會有令人滿意的臨床結果。

2.單次劑量活性炭的應用不作為中毒患者的常規處理方法,當攝入了可能會被炭吸收的有毒物質時可考慮使用活性炭,在服毒後1小時內使用的效果最佳。

3.不主張將瀉藥與活性炭的聯合使用作為常規治療方法,可采用單次劑量的瀉藥以減少不良反應。

4.攝入腐蝕劑時禁止洗胃(有食管穿孔的危險)。攝入碳氫化合物時洗胃也是禁忌的(有誤吸的危險),除非是含有嚴重毒素的中毒如樟腦、鹵化烴、芳香烴、金屬、農藥等。

5.如果吞服了較大或較尖銳的物體或大包/成捆的藥物時,禁止洗胃。

6.對於嘔吐反射消失/遲鈍或昏迷患者,為預防誤吸的發生,洗胃前應進行氣管插管。一般不能使用活性炭,除非患者處於氣道受保護的狀態下。

7.每次灌入量以300~400ml為宜,如中毒症狀未緩解,必要時重複灌洗,灌洗過程中和灌洗後均應密切觀察血壓、脈搏、呼吸等變化。

8.使用洗胃機進行胃灌洗前,應檢查機器運轉是否正常,各管道連接是否牢固,各連接處不得有鬆動或漏氣。

9.服毒患者洗胃所需總液體量依毒物性質及毒物量而定,一般為2~5L,必要時可適量增加,確認胃內毒物徹底清除後可結束胃灌洗。

10.灌洗過程中,應觀察抽出液的量、性狀、顏色和氣味,如出現腹痛、血性液體時應停止洗胃並報告醫生並作記錄。

【物品準備】

1.咽喉部吸引裝置。

2.脈搏氧飽和度監測儀。

3.氣管內插管設備(必要時)。

4.約束帶(如果有指征及醫囑)。

5.胃管,36~40F。

6.咬口器。

7.50~60ml灌洗針筒。

8.灌洗管裝置(市場有售或可以由Y型連接管、吸引延長管、灌腸袋組成)。

9.血管鉗。

10.溫水或生理鹽水。

11.活性炭。

12.如使用自動洗胃機進行灌洗,還需準備兩隻標有清潔與汙染的塑料桶(分別用於盛灌洗液與引流液)。

【患者準備】

1.按吸痰操作規程準備好咽喉部的吸引裝置。

2.開始指脈搏氧飽和度監護(見相關操作規程)。

3.如果有指征或有醫囑,可適當地約束患者。

4.如果有指征,進行氣管插管(見相關操作規程)。

因演示目的而未將此患者的床欄拉上。正常情況下,患者應予以遮蓋以保持體溫及保護隱私。兩側床欄應拉起以保證安全。

6.裝配灌洗管,倒入灌洗液,插入一大號的經口灌洗胃管,在插管前將咬口器放入口腔以防止患者咬住灌洗管。

【操作步驟】

1.抽出胃內容物,取少量標本送化驗室進行毒素檢測。

2.開放灌洗袋與患者之間的灌入導管,放入150~200ml溫的(38℃)液體,大量、過快液體的灌入可促使胃內容物進入十二指腸,故而應予以避免。加溫後的液體可預防低溫,並可增加胃排空的效果。一定量液體流入後夾住導管。

3.開放患者與引流袋方向的引流導管,利用重力將液體引流到桶/袋中,如果沒有液體流出,用灌洗針筒抽吸液體,使堵塞的顆粒緩慢地通過管道。按摩或輕輕地搖晃患者腹部也可增加液體的回流,保持液體進出的通暢。不要用持續的吸引來促使胃內容物排出,因其可導致胃黏膜的損傷。

4.重複步驟2和3直到引流出的液體為清澈的胃內容物。

5.根據醫囑在拔管前給成人患者注入活性炭50~100g或瀉藥。

6.備好吸引設備的前提下,患者可取側臥位進行拔管,觀察有無嘔吐情況。

7.記錄胃灌洗的總量,引流液的量、性狀、顏色和氣味等,以及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

【特殊年齡的注意事項】

1.兒童患者在進行氣管內插管或胃插管和胃灌洗的過程中,易刺激迷走神經引起興奮,因而需密切監護心率,必要時可考慮預防性使用阿托品。

2.選擇盡可能大的胃管插入更為安全,常用插管的型號,嬰兒為16~22F,兒童24~28F,青少年和成人為36~40F。

3.兒童患者每次按10ml/kg輸入灌洗液,由於存在水中毒和低鈉血症的危險,建議對兒童患者采用溫生理鹽水進行胃灌洗。

4.1歲以下的嬰兒使用活性炭的劑量為1g/kg,1~12歲的兒童為1~2g/kg,1歲以下的嬰兒不推薦炭與山梨醇的聯合使用。

【並發症】

1.喉痙攣,動脈血氧飽和度下降,吸入性肺炎。

2.竇性心動過緩,ECG的ST段抬高。

3.腹瀉,腸梗阻。

4.食管或胃穿孔或撕裂傷。

5.低溫,尤其是兒童更易發生。

6.如果使用大量非等滲溶液,可造成電解質紊亂。

二、SCⅡ型自動洗胃機使用操作

【原理與性能】

利用電磁泵作為動力源,通過自控電路使電磁閥自動轉換動作,分別完成向胃內灌入藥液和從胃內吸出內容物的洗胃過程,能迅速、徹底地清除胃內容物。

【操作步驟】

1.備齊用物,攜至患者床旁,解釋操作目的與過程,以取得患者合作。按常規插入灌洗胃管,並確認胃管的位置。

2.將配好的胃灌洗液放入標有“清潔”字樣的塑料桶內。將進液管置入盛灌洗液的桶內,並確保管口在液麵之下。排液管置入“汙染”桶內,另一根管子連接胃管。

3.接上洗胃機的電源,打開機器後方的電源開關,開啟機器前麵右下方的工作開關。

4.機器將自動運行洗胃程序:先吸出胃內容物,再對胃進行自動衝洗。儀器顯示屏上將有相關數據的顯示:進胃、出胃壓力,洗胃次數,液量平衡等。機器將持續進行洗胃過程。

5.應持續監測洗胃過程。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或有無任何不適。如灌洗液已澄清無味,可終止洗胃過程。洗胃過程中如發現進胃壓力過大,或進出胃的液量不平衡,或患者腹部膨隆但水流減慢、不流或發生故障等,顯示有食物堵塞管道的可能,可用灌洗針筒連接胃管進行手工衝或吸,重複數次直至管道通暢後,再將胃內存留液體吸出。

6.洗胃完畢拔管前,按醫囑給成人患者注入活性炭50~100g或瀉藥。

7.拔出胃管,去除咬口器,幫助患者漱口、洗臉,整理用物。

8.機器的清潔處理。在清潔桶內放入施康或醫院認可的消毒液,將進液管、胃管同時放入清水桶內,將排液管放入汙物桶內,開啟工作電源,機器將自動清洗各管腔,反複多次後,將清潔桶內改換成清水,將進液管、胃管及排液管同時放入清水內,開啟工作電源,讓機器再次清洗各管腔。清洗完畢,將進液管、胃管和排液管上提以離開水麵,待機器內的水完全排淨後再關機。取下進液管、胃管、排液管送供應室消毒,清潔洗胃機的表麵,補齊用物並置於固定位置。

(沈菊萍張悅怡)

操作43:胃腸道出血的胃灌洗

【適應證】

1.沒有條件或無法選用包括電凝法、注射硬化療法(魚肝油酸鈉、乙醇胺油酸鹽)、光凝法(激光術)、血管活性藥物輸注和經導管栓塞等方法來控製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時可進行胃灌洗。

2.去除刺激性的胃分泌液,並通過胃腸減壓來預防惡心和嘔吐。

3.獲得出血所在部位、量和速度等相關的信息。

4.幫助排出血凝塊。

【禁忌證和注意事項】

1.對於活動性的消化道出血者,胃灌洗會將血管內的血凝塊衝掉而引起進一步的出血,最終導致休克。

2.如果患者嘔吐反射遲鈍或完全消失,在灌洗過程中如發生嘔吐,則有誤吸的危險,可考慮用氣管插管來保護氣道。

【物品配置】

1.根據醫囑選擇胃管(通常用較大的32~36F灌洗胃管)。

2.灌洗盤。

3.聽診器。

4.粘膠帶。

5.手套、保護裙或衣、護目鏡、口罩。

6.潤滑油。

7.50~60ml灌洗針筒。

8.安息香酊(表麵保護劑)。

9.根據醫囑選擇灌洗溶液(通常用鹽水)。

10.咬口器。

11.吸引裝置。

【患者準備】

1.如需要,插入氣管導管以保護患者氣道,防止誤吸。

2.準備好有效的吸引裝置。

3.進行心電監護,每5~10分鍾測一次生命體征。

4.開通至少一路大的靜脈通路,理想狀態是開通兩條通路,必要時送血標本檢查血型和進行交叉配血。

5.塗擦潤滑油後經口或鼻插入胃管,如果經口插入,應放置中間開口的咬口器。

【操作步驟】

1.將冷的生理鹽水溶液或冰(選擇性)放入灌洗容器中。

2.用灌洗針筒抽取溶液,用盡可能快的速度注入胃管中,注入大約200~300ml。

3.從胃管中抽出溶液,注入測量盤或量杯中。

4.重複上述步驟直至活動性出血停止或直到患者被轉送內鏡室檢查。

5.測量灌洗液和抽出液的量,並記錄進出量情況。

【並發症】

1.食管曲張靜脈的破裂。

2.出現賁門黏膜撕裂。往往由於反複的嘔吐、胃過度膨脹所致腹內壓急劇增加或粗暴地插入洗胃管而引起。

3.胃內容物吸入未被保護的氣道。

4.灌洗時間過長或使用大量的冷灌洗液所導致的全身性低溫。

5.冰鹽水溶液可能會刺激鹽酸的產生而加重對胃的刺激。

(張悅怡)

操作44: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氣囊填塞

用於胃食管靜脈曲張時的氣囊填塞,又稱為SB(SengstakenBlakemore)管或三腔二囊管填塞。

【適應證】

胃、食管靜脈曲張破裂或賁門黏膜撕裂(MalloryWeisstears)所致的嚴重出血,采用其他措施無效或其他措施無條件進行或有禁忌證時,可采用此法暫時控製出血。

【物品準備】

1.三腔二囊管(SB管),其中一個腔的作用類似於胃管,可向胃內注入藥物或者進行持續吸引;另一個腔用於胃氣囊充氣和放氣;第三個腔用於食管氣囊的充氣和放氣。

2.潤滑劑。

3.局部的鼻腔血管收縮劑(按需要)。

4.50~60ml灌洗針筒。

5.咬口器(如經口插入時需選用)。

6.3~4個橡膠夾子。

7.測壓計。

8.Y型接頭。

9.吸引裝置。

10.膠帶。

11.局麻藥如利多卡因等(按需要)。

12.牽引裝置及1~2kg重的物體。

13.生理鹽水。

14.剪刀。

【患者準備】

1.如有需要,先進行氣管插管以防誤吸。

2.可以先放置一根普通胃管進行胃腸減壓,然後再拔出,以防插入三腔二囊管的過程中導致嘔吐及誤吸。

3.選擇合適的鼻孔,按醫囑使用表麵血管收縮劑進行鼻內噴霧。

4.由醫生對清醒患者進行鼻咽部麻醉(選擇性)。但也有研究顯示鼻咽部麻醉可能會減弱患者的嘔吐反射,增加誤吸的危險,故而應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