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九章(1 / 3)

閻實看了看趙進科,說:“人們傳的,難道一點影兒的事兒都沒有?老實說,你插沒插手鐵礦的事兒?”停了停,沒等趙進科回答,又說道:“無風不起浪,既然有人這樣說,你一定不能掉以輕心。當然,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事在人為嘛,真有麻煩,隻要用心運作,也會化險為夷的。吉人自有天相嘛!不過,萬一我被逼上了梁山,你也要理解,不要怪罪我。你知道,紀委書記這個活兒也不好幹,幹的都是得罪人的事兒。”

見閻實說話吞吞吐吐的樣子,趙進科心裏咯噔一下。看來,閻實今天找來談話不是家長裏短隨便聊幾句,而是要動真格的。難道真的有人在背後下毒手?趙進科直視著閻實,解釋說:“我趙進科明人不做暗事。前幾年我插手過鐵礦的事兒,不能說插手,是給她們打工,掙個零花錢。後來,就金盆洗手,安心工作了。當時,的確想多掙幾個錢。後來一想,錢掙多少是個夠?再說,拿國家工資,首先得把工作幹好。這樣一想,就收手了。我說的都是實話。人們傳的都是空穴來風,無中生有。”

“是啊,無中生有!”閻實感歎一聲,看了趙進科一眼,接著說,“人世間的事兒很難說個誰對誰錯。有人看你不順眼,就會對你沒好感,一沒好感,無緣無故就會跟你過不去。就是看你順眼的,他遇到了不高興的事兒,也會拿你出氣。官場上的人與事更是說不清楚,你可能在盡職盡責工作,但因為你是某某的人,也就是說跟錯了人,就有可能遭殃。政壇上,一不留神,你就可能成了政治的犧牲品,成為他人的替罪羊。”

是的,官場是有圈子的。拿老話說,就是山頭、派係。有人說,中國人,個個是條龍,但是,十個人合到一起就是一條蟲。互不服氣,鉤心鬥角,窩裏鬥,是中國人的劣根性。官場上,想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講的是團夥。一雙筷子,能輕易被折斷;十雙筷子,抱成一團,很難把它折斷。拉幫結派,即抱團兒,是官場中的普遍現象。官員之爭,從某個角度講,就是“派係”之爭。要想往上爬,是需要跟隨人的。看準人,跟緊隊,你就會官運亨通。一旦跟錯人,或者說,朝秦暮楚,搖擺不定,你就會遇到麻煩,就沒有出頭之日,甚至被株連。政壇上講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玩的是鬥爭。再講和諧,再強調雙贏,也難以達到萬眾一心的境界。正因為達不到,才重視和諧與雙贏,才強調“眾心齊,泰山移”、“眾人劃槳開大船”。趙進科在自己創作的官場小說中分析得頭頭是道。但是,經閻書記這麼一說,他恍然大悟,忽然覺得自己要大難臨頭似的。是自己跟錯了人,還是上麵有了什麼動靜?趙進科疑惑地望著閻實書記,一言不發。

閻實被看得有些不自然,臉頓時紅了,嘴張了幾張,想說些什麼,卻終沒有說出口。他邊與趙進科對話邊琢磨,到底如何給趙進科一個“說法”。現在他在心裏盤算的是:雖然讓查趙進科是趙強通過陸高生這個欽差大臣下達的指示,但是,就目前來看,要想扳倒魏安樂省長無異於蚍蜉撼大樹、螳臂擋車。魏安樂雖然是外地人,容易被欺生,“強龍不壓地頭蛇”,但是,他高居省長之位,而且來江河也有了些時日,多少也培植了一幫親信,打造了自己的“嫡係”。況且,官場上的人都很勢利,或者說,都有強的政治敏感性,知道跟省長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趙強走的不是正道,失道寡助,必敗無疑。同時,魏民還在江河市當市委書記,如果動趙進科一根指頭,就等於太歲頭上動土、老虎嘴裏拔牙。權衡再三,閻實覺得“遠水解不了近渴”,雖然上麵的領導都得罪不起,但是,還是現實點為好。隻要魏安樂不倒,隻要魏民還在位,你為趙進科的事出力了,他們不會忘記你的。所以,閻實決定幫趙進科一把。於是,就悄悄地把陸高生來訪的事兒撿稠地向趙進科進行了“通風報信”。說罷,顯出為難之色,說:“這事不好辦啊,我不立案吧,趙副省長盯住,不好交差,立案吧,怕冤枉你,又怕對不住魏民書記。我這個紀委書記該如何是好?”

原來是陸高生、雷鳴、趙強他們想借我趙進科之手來攻擊魏民、葉麗、魏安樂!這兩派是旗鼓相當,還是陸高生他們雞蛋碰石頭?趙進科心裏沒底。但他潛意識裏覺得,他們不是魏省長的對手。魏省長有政治優勢。趙強如果跟魏省長過不去,是他不識時務。但是,雖然戰略上可以藐視他們,戰術上卻不能不重視。畢竟,趙強在江河省經營了這麼多年,而且還有雷鳴當助力,是一股勁敵。所以,不能掉以輕心。他做夢也沒想到,陸高生變化這麼大,複仇勁頭這麼狠,簡直成了小人一個。細一想,與陸高生沒有根本利益衝突,即使有矛盾,也是陸高生的“矛”在先,自己的“盾”在後。至於魏民這個“後盾”,純粹是顧及親戚這個因素。再說,魏民並沒有把你陸高生一棍子打死,給你了出路,到農業局任正局長級幹部也不是啥丟人的事兒,至於在背後下毒手?與陸高生相比,閻實真夠哥們,居然泄露了趙強的“軍事秘密”。這樣的人可敬,可交。趙進科感激涕零地握住閻實的手,謝個不停,說:“我趙進科這一輩子也忘不了閻書記您的大恩大德。您放心,該立案你立案,我不為難您,陸高生那邊,我會對付。”

閻實交代趙進科說,我立案也是執行公務,請理解。不過,我會見機行事的,不會對不起你。我向你通風報信也是給你留出時間讓你玩轉一下。等你把該做的工作做了,我再把案子撤了。目前,隻是走個程序。趙進科表示理解,謝了閻實。送趙進科出門時,閻實握住趙進科的手,依依惜別,叮囑趙進科,遇事想開一點,多多保重。還叮囑,抓緊時間多跑動跑動,讓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後化險為夷。最後,還套著那英唱的《山不轉水轉》那首歌的歌詞勸趙進科:“山不轉水轉,水不轉雲轉,雲不轉風轉,風不轉心轉。反正,沒有憋死的牛,隻有愚死的漢;蜘蛛吐絲畫它自己的圓,太陽掏洞織它的那條線,再深的巷子也能走出那個天!”趙進科邊搖著閻實的手說“閻書記您留步”,邊自我鼓勁兒地說:“是的,活人咋能讓尿憋死?沒有跨不過的坎兒,沒有翻不過的火焰山!”

事情擺在了麵前不能不去麵對。回到單位後,趙進科絞盡腦汁在想對策。要說,這事大也大,不大也不大。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再說得邪乎,自己沒插手鐵礦的事兒,身上是幹淨的,心裏是亮堂的。但是,這不是一樁經濟案,是一場政治鬥爭,是高層的較量。在這個關鍵時刻,自己必須挺身而出。雖不能力挽狂瀾,卻也可盡微薄之力。為了有一個萬全之策,趙進科立即把安佳琪與周爽爽召集到他的辦公室商量。到底是女流之輩,聽說趙進科將要大難臨頭時,除了為趙進科鳴不平,大罵陸高生外,沒了一點主意。最後,比較老成的周爽爽說:“既然他陸高生可以走上層路線,你為啥不可以走?市裏有魏書記,省裏有魏省長,你怕啥?趙強隻不過是個副省長,他再大的本事能鬥過魏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