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體魄來自睡眠。”這是科學家們新近研究後提出的觀點。為什麼這麼說呢?
77、這樣睡眠最健康
當我們在前一天熬夜或工作特別累時,總想多睡幾小時,借以補充睡眠。可是有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沉睡大半天或是一整天以後,不但疲勞沒有恢複,反而覺得更累。主要的原因是睡眠無法儲存,疲勞時多睡一會兒,隻能滿足精神上的需要,實質上並沒有多大的功益。
而且,人在睡眠狀態時,新陳代謝的作用會遲緩下來,心跳也會變慢,這種狀態大約以九小時最適合。如果超過九小時以上,身體的運作就會失常,體力將會逐漸衰弱,醒來之後容易腰酸背痛、頭昏腦脹,不但無法消除疲勞,對健康反而有不良影響。
同時,也得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每天把握時間規律,什麼時候睡,什麼時候起,統一安排如條件允許,還可以做到早睡早起,這樣,不但可以讓睡眠充足,還可以提高工作、學習的效率。
78、采取良好的睡眠姿勢
站有站法,睡有睡相。睡覺的姿勢與我們的健康緊緊相連。以下是正確的良好的睡眠的姿勢。
1、俯臥睡眠:這種睡眠姿勢不好。因為在俯臥時胸部直接受壓,胸廓不能展開,肺髒的氣體交換和心髒的收縮舒張都會受到限製;為了呼吸,頭部要偏向一側,麵頰受到壓迫;由於頸部過度偏轉,頸肌得不到放鬆;俯臥位時兩下肢必定要直伸,致使肌肉不能全部放鬆休息。
2、仰臥睡眠:采取這種睡眠姿勢的人不少。有人認為仰臥能使人感到全身舒展、輕鬆自如,實際上在仰臥時,上下肢體是處於直伸緊張狀態,肌肉並沒有得到滿意的鬆弛。仰臥時容易將手放置於胸前,心髒和肺部受到手的壓力,會引起呼吸不暢,促使大腦作惡夢,嚇醒後還會感到胸口發悶。
3、側臥睡眠:這種睡眠姿勢較好。側臥時,身體脊柱略向前彎,肩部向前傾,四肢可以自由彎曲,放在比較舒適的位置,全身肌肉都可得到充分放鬆,容易消除疲勞。一般來說,向右側臥的睡眠更為可取,右側臥時心髒在上,受不到壓迫,有利於血液的搏出。由於胃髒的四分之三在左上腹,十二指腸在右上腹,所以,右側臥時,便於胃中食物向十二指腸移送。
當然,以上所提的睡眠姿勢都是相對而言,人們在睡眠中會有多次不自覺的翻身來改變睡姿,使睡眠舒適,特別是在入睡時或淺睡眠時,可以采取合適的睡眠姿勢,以便能夠睡得香甜,休息得好。
79、多次平躺有益健康
人們日常大部分時間處於站立或坐著狀態,這樣很容易使身體一些部位出現勞損並導致某些疾患。站立時,軀幹及下肢的肌肉、腰椎骨骼和兩側髖、膝、踝關節等部位負荷較重;內髒器官因重力影響有些下垂,當腹肌無力,韌帶鬆弛時下垂更厲害,久而久之有可能形成胃下垂、腎下垂、子宮脫垂等疾病。
如果能隔二三小時平臥5~10分鍾,就可大大減輕全身各個部位尤其是內髒器官及腰膝等關節的負荷,使全身放鬆,有利於消除疲勞。對患有內髒下垂、下肢靜脈曲張、痔瘡、高血壓、心血管功能不全、腰椎間盤突出、膝及踝關節傷痛、過度肥胖等疾患的人,平躺尤為重要。
80、正確睡眠有利健康
睡覺時穿點什麼的現象很普遍,如睡衣、汗衫、褲衩等,但歐美等國近年來流行裸睡,深受專家稱道,因為和衣睡覺不利於健康。日本研究人員的一份調查資料披露,60%的婦產病與帶“衣”入睡有關。原因在於緊身內衣褲壓迫女性腹肌、會陰部和臀部,使局部不透氣,不利於排汗,促進尿路感染、陰癢、外陰炎、附件炎,甚至不孕症。男性則壓迫睾丸,緊貼會陰部,致命溫度上升,消弱產精功能,影響生育。“裸睡”則不然,沒有上述弊端與不良影響,而且對關節酸痛、疲勞感等也有“治療”作用。
不少喜歡睡前小酌,隨醉意進入夢鄉,以為這是催眠與口福兼得的妙招,實乃謬誤之舉。最新研究表明,酒的那一點點催眠效應,比起危害來實在算不了什麼。德國一位專家觀察了七年之久,發現睡前飲酒者人睡後出現兩次“窒息”(即呼吸停止),每次持約10秒鍾。切莫小看這10秒鍾,可產生近、遠兩種損害,近斯損害血管,升高血壓,你在不知不覺中患上高血壓,高血壓時間一長則“株連”心髒,導致心率增快,心律不齊,以致患上心髒病。故從健康大局出發,睡前切忌舉杯。
81、枕頭高低有講究
日常睡眠時應選擇什麼樣的枕頭?一般來說,枕頭可以分為軟枕和硬枕兩大類。
選用枕頭要做到軟硬適中。如果枕頭過硬,頭枕在上麵會感到硌腦袋,而且局部會壓痛、壓麻,夜裏不得不時時翻身,這樣就會妨礙睡眠。相反,如果枕頭太軟,頭枕在上麵得不到支持,陷入枕內,側臥時會使呼吸換氣感到不暢,也不利於睡眠。
枕頭的高度也很有講究,應以符合頸椎的生理要求為標準。如果枕頭過高,就能破壞平衡。就常人來說,(一側)肩寬在12-15厘米之間,所以枕頭高度也應以12-15厘米高度為宜。這樣,在側臥時可使頸椎保持正直,仰臥位時頸椎處於生理彎曲,可使肌肉鬆弛得到休息,胸部呼吸保持通暢,腦部血液供應正常,從而有利於睡眠、休息和健康。
82、睡眠的時間要掌握
有一個實驗說明,每夜能睡上7到8小時的學生,有16%的人在白天有5分鍾時間感到昏昏欲睡。研究者們據此斷定,這些學生都屬於喪失了睡眠時間的人。
如果他們在一星期中能比通常早1個小時甚至90分鍾時間上床睡覺,那麼他們就會在健康方麵得到益處。如果人們每天都用鬧鍾來喚醒自己的話,這無異是在剝奪一個人的自然睡眠時間,就是沒有得到足夠的睡眠時間。
夜間睡眠不足的人會影響白天的精神,因而對於從事腦力勞動者會失去辦事效率。更壞的情況是,睡眠時間的失去是漸增的(積累的)。
大多數人每天需要7到9小時睡眠。專家們建議,首先要確定最適度的睡眠表,然後用10天以上時間係統研究睡眠時間是否得當。如果你感到每天早晨都精力充沛,並且在白天也能集中精力學習,那麼這個每夜睡眠時間的平均數就是你較為理想的睡眠時間。
如果你要用鬧鍾來掌握時間、或者在做一件反複的、安靜的或不繁重的工作時感到有些困倦,那麼每夜就需要多睡30分鍾-90分鍾時間。
專家們曾忠告過人們就寢時間與其遲一點還不如早一點好。如果你辦不到這一點,那麼就在星期六或星期天下午用1小時或不滿1小時的時間打個瞌睡。
83、這樣睡前鍛煉最健康
老年人在睡前練習一種簡便易行的按摩與氣功綜合的保健功,能促進內氣運行,從而起到平衡陰陽、疏通經絡、調整氣血、祛病保健的作用。
這種保健功的做法是:
(1)每晚臨睡前,麵北靜坐3-5分鍾(閉目盤腿靜坐,雙手自然平放在膝上,掌心向上,頭若虛)。
(2)以手心磨擦足心10餘次(左手心搓右足心,右手心擦左足心)。
(3)坐正後用雙手從腰眼兩側往上捏脊(邊捏邊提,反複幾次)。
(4)閉目仰臥,四肢輕鬆平放,意念鬆靜,呼吸自然,用右手揉摩臍上腹部10餘次。
(5)用雙手的中食指分列於臍旁的兩橫指處(即天樞穴),點按3-5下。
(6)再從右左肋下(門章穴),用雙手掌左右同時輕推至臍部3-5次。
(7)雙手疊平按於臍下2-4橫指處(即氣海穴和關元穴),揉按10餘次。
(8)躺床仰臥,四肢平放,消除雜念入睡。
84、睡前放鬆有好處
睡前放鬆有很多好處,以下一一列舉。
(1)旋轉頸部。直立,手臂自然下垂,盡可能地向左、右、前、後伸展頸部。練習過程中,若感到頸部疼痛,就停止練習,並請醫生檢查病因,以便對症治療。
(2)轉肩。頭不動,慢慢地向前轉肩,再慢慢向後轉肩。
(3)抬臀。先蹲立,再兩手向背後伸出撐地;然後向上抬臀,使人體好似一個“橋”狀,兩手慢慢地向腳後跟靠攏。20秒鍾後恢複到開始姿勢。
(4)兩臂上舉。兩手臂置於頭上,十指交叉,兩臂緊貼耳部,做最大限度的手臂上伸動作;然後十指分開,兩臂在空中自然抖動,放鬆上肢肌肉。
(5)站立:兩臂在體前放鬆甩動並抖動,以放鬆上肢肌肉。
(6)站立:用手捶打大腿肌肉,再用雙手搓動大腿肌肉,使大腿放鬆。
(8)仰臥:雙手托住腰,並努力使臀部和下肢向空中豎起,在空中進行下肢的振動,借以放鬆大腿肌肉;再屈膝坐於床上,用雙手搓動小腿的“腿肚子”,從而放鬆小腿肌肉。
(9)滾動。在床上或席上,兩手抱膝而坐,然後呈球形前後滾動。球形滾動是放鬆背部肌肉比較安全的方法,可減輕腰痛症狀。
85、怎樣防治失眠
失眠的發生,主要是大腦的興奮和抑製過程產生毛病,睡眠是腦神經細胞抑製擴散的結果,如果到睡前大腦裏仍然興奮點多,抑製點少,大腦裏老是處在興奮活動狀態,頭腦想靜但靜不下來,就難以出現睡意進入夢鄉;由於心裏想睡而睡不著,就會著急煩躁,結果就更難入睡。
對於失眠的防治,在於消除引起失眠的原因。白天多參加體育鍛煉,可使夜晚易於入睡;但體力活動不宜過強,以免過勞,妨礙睡眠。有人主張在臨睡前半小時作一下慢跑,運動量的標誌是身體發熱,但不出汗;頭腦清醒,但不興奮,這樣慢跑可以幫助失眠者容易進入睡眠狀態。此外,睡前半小時到1小時應放下學習,保持平靜的心情,躺在床上,盡量使全身鬆弛,放棄任何思考,做到身心寧靜,這樣就會產生睡意。
當然,養成定時作息、按時入睡的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在睡前用溫熱水泡洗腳,對入睡也很有幫助。這是因為溫熱會使腳的血管擴張,洗後產生輕鬆感、舒適感。宋代蘇東坡寫詩說得很形象:“主人勸我洗足眠,倒床不複聞鍾鼓”。如果經常失眠又難以糾正,就應請醫生檢查,服些藥物治療為好。
86、適時打盹兒對身體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