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於運動。有良好的運動,擁有健康的身體。
164、擠出時間來運動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苦於擠不出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其實,隻要你有心,有許多舉手之勞的健身之法,持之以恒,益處多多。
利用收拾床鋪的機會,盡量拉伸背、腰腿部肌肉韌帶、彎腰時,要努力使背部保持水平,挺直脊柱:蹲下時,兩個腳後跟不要離地。這對防治腰背痛有好處。梳頭時,盡量將胳膊肘向上拉。洗臉最好用冷水。應把臉浸到水中,然後反複用手摩擦整個麵部。用冷水浸潤眼睛,能使眼睛感到舒服。上下樓少乘電梯,爬樓時挺直腰板,踮起前腳掌,以增強腿部肌肉。上下班盡可能步行。路遠乘車時最好站著,並不斷調整身體平衡來進行鍛煉。站立的姿勢要挺胸、收腹,努力使兩個肩膀骨收攏。頭頂向上,意想要頂到車廂頂棚。這樣可增強腹肌,挺直脊柱,舒展頸椎。
165、健康新說,鍛煉適度
醫學專家經過研究認為:健身鍛煉適度為宜。因為,劇烈的大運動量會損害人體免疫係統的功能以使淋巴細胞、T細胞、巨噬細胞對病原微生物的防禦能力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過度劇烈的運動可使胸腺所分泌的胸腺素減少,以致使肌體的整個調節反應受損,降低人體免疫力,不利於對病原微生物的防禦,為此他們主張鍛煉適度。
生活中,不少人認為,鍛煉就是穿上運動衫,到體育場跑上10圈、20圈,或到健身房煉上兩三小時,才算真正的運動,其實日常生活中,不乘電梯登樓梯,不坐汽車步行上下班,早晚散步等活動也屬鍛煉,另外,騎自行車,遊泳打太極拳等中等量的體育活動也是健身好方式,其運動效果遠比大運動量的跑步等劇烈運動好得多。一個成年人,每天隻要進行30分鍾的中等量運動就足以達到健身的目的了。而這30分鍾,可不是一次性的、這可分兩三次進行,尤其是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更不能進行劇烈運動,否則會導致骨質損害,尤其是心血管患者劇烈運動後會引起猝死。
166、健身走的學問
健身走是一種時尚的運動,可往往不得要領也會適得其反。因此,掌握健身走的學問,就顯得比較重要了。
健身走的標準走姿是:提臀抬腿,全腳掌著地,昂頭挺胸,肩部仰展,走得輕鬆自然,並富有彈性。隻有這樣,才不會因長期震動導致椎間盤遭到傷害、關節和神經受損、足部韌帶撕裂。
健身走還要選擇環境。在空氣清新、汙染較少的田野、大道上走,會使人心曠神怡,增添心理效益。心髒病專家認為每天至少走1小時,其中每次應在半小時以上。步速100~120步/分,是有益心髒健康的最低運動量。
健身走的定量也可自我控製。在運動次日清晨起床前數一下脈搏,高於運動前5~10次/分,是運動過度。一般來講,初練者在步行3個月之後,安靜地的脈搏平均下降5~6次/分,是有效的標誌。
什麼時間走也有不少學問。一般肝功能欠佳者不宜在飯後1小時以內走動,因為會使血液在運動中分流到四肢,使肝血流量減少20%~50%,這對肝細胞的修複是嚴重的打擊。
常常進行健身,能讓你更健康,是一種有益的運動方式。
167、健身散步五法
昨天給你介紹了健身走的學問,也許你會覺得運動量不適合自己,今天我們將再給你介紹一種的方式——健身散步法。
普通散步法:其速度每分鍾60~90步,每次20~40分鍾,此法適合有冠心病、高血壓、腦溢血後遺症或呼吸係統有疾病的人。
快速散步法:其速度每分鍾90~120步,每次30~60分鍾,此方法適合身體健康的人和關節炎、胃腸病恢複期的人。
反臂背向散步法:即行走時把兩手放在雙腰後麵,緩步背向行走50步,然後再向前走100步。這樣一倒一前反複走5~10次。這種散步法最適合患老年微癡呆症、神經疾病的人。
擺臂散步法:同時兩臂前後做較大擺動。每分鍾走60~90步,這適合有肩周炎、關節炎、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病的人。
摩腹散步法:這是中醫傳統的養生法。行走兩手旋轉按摩腹部,每分鍾30~60步,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轉和反轉交替進行。每次散步時間3~5分鍾。此法能增強胃腸道的功能,有助於消化,適合有胃病的人。
168、步行減肥的三要素
美國哈佛大學有關專家的一項研究表明,減肥最簡單易行的方法是步行。對肥胖的中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來說,步行的好處更大。
步行減肥的成效首先取決於步行的距離。研究顯示,無論運動強度大小,以跑步為例:100米跑,脂肪消耗僅占2%;200米跑,脂肪消耗占5~10%;5000米跑,脂肪消耗占80%;10000米跑,脂肪消耗達90%。可見,步行距離越長,脂肪的消耗就越多。專家指出,每次步行至少走5~8公裏才有減肥作用。
第二是步行的速度。因為速度也是影響脂肪分解的重要因素。時速10公裏的步行所消耗的執時,是勻速散步(第小時2~3公裏)的5~6倍,所以,隻有快速步行才能達到消耗脂肪的目的。步行速度的快慢再視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而一,要做到力所能及,循序漸進地提高速度。
第三是步行的時間,據測定,早晨空腹時即使快速步行1~2小時,消耗的脂肪也微乎其微;晚餐後步行半小時,脂肪的消耗卻明顯增加。這主要是人體“生物鍾”決定的。研究顯示,午餐後2小時步行40~60分鍾,脂肪消耗最多,且能降低食欲,因而最利於減肥。
169、散步散出好身體
散步,也不能太隨意。稍加注意,就有散出健康來。
(1)端正姿式。頭正平視,收腹縮臀;雙腳平行,腳尖朝前;步幅均勻,步態穩健;手臂適度擺動,或用力前後擺動,以增進肩和胸廓的活動,這對有呼吸係統慢性病者尤為適用;患有消化不良者可一邊行走一邊按摩腹部,以促進胃液分泌和胃的排空。
(2)掌握呼吸。呼吸應采用吸氣鼓腹,呼氣收腹的方法;呼氣應均勻緩慢,比吸氣時間長。老年人和心血管病患者開始時不宜走得過快,如心跳過快,呼吸困難,應放慢速度,過一段時間再逐漸加快步伐。
(3)選擇步頻。普通散步為每分鍾60-90步,快速散步每分鍾100步以上。普通散步適用於一般的自我保健;快速散步一般以7天為一個階段,應根據自我感覺和脈膊來決定是否轉入下一階段,不要操之過急。
(4)散步時間。應盡量避開每天空氣汙染高峰,即太陽升與落的前後1小時左右。注意不要在汙染嚴重的工業區散步。
(5)穿著舒適。散步時應穿得輕便一些,衣褲不宜繃得過緊,不要穿高跟鞋。
(6)持之以恒。散步鍛煉,貴在堅持,每周最少5天,每天最少45分鍾。養成鍛煉的習慣後,可適當延長散步的距離和時間,以稍出一點汗為好。
170、這樣慢跑有利於健康
慢跑比步行運動量增大,人體各種機能的活動都比步行加快,對預防、延緩或減輕動脈粥樣硬化,減少心絞痛的發作,心血管病患者的康複,防治神經衰弱、消化係統、呼吸係統疾病都有好處。慢跑的速度可用心率控製,適宜心率等於180減去年齡;鍛煉時間為20-30分鍾,最好每天練習1次,間隔時間不要超過1天。用於慢跑的地麵應避免過硬,並要注意由腳掌至腳跟的緩衝,防止損傷。
步行和慢跑雖有許多好處,但需得法才能受益。步行有散步、快走之分,慢跑也有時間長短之別,對每個人而言,步行好還是慢跑好,快走好還是散步好,這要看身體健康狀況和條件來定,以運動量適當為宜。如何測定運動量的大小呢?現在一般以脈搏跳數來定。健康人以年齡減算法測定,即170減去年齡為公式來計算,每分鍾的脈搏高於得數,則為運動量偏大,應減速或改跑為走,如低於得數,則為運動量偏小,可加速或改散步為快走,改快走為慢跑。另一種計算法是淨增心率計算法,即運動完後的最高心率減去靜態時的心率,等於淨增心率。體弱者淨增心率不超過20次為宜,強壯者不超過60次為好,身體健康狀況一般者可在20-60次中間選擇。
初開始鍛煉者,可先從散步、快步、慢跑、長跑等逐漸適應逐漸加大運動量。
171、這樣快走有利於健康
“行如風”是形容走路速度比較快。根據有關資料證實,用較快的速度走路,對於促進心血管係統的活動能力、提高呼吸肌的功能、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避免高血壓症的發生,都有良好的作用。
日本東京學藝大學保健體育學教授波多野認為,要想預防疾病,達到體態健美必須做到每分鍾消耗熱量達14、63焦耳以上的運動。而以較快的速度走路,則是達到健身、健美的重要方法。日本學者在探索日本長壽村人長壽的奧秘時,發現他們都有長期步行的特點。
那麼,怎樣的快速步行有利於身體健康,在快速步行時應注意哪些呢?
(1)快速步行與平時的走路稍有不同,快速步行在速度、持續時間以及步頻上都有一定的要求。時間一般持續在半個小時左右,速度以每分鍾120步左右為宜。
(2)快速步行時,要求身體略向前傾斜,雙臂自然下垂,協調地前後擺動於身體兩側,全身重量著力於腳掌前部。步態要均勻、沉穩而有節律,著地重力要一致。要精神抖擻,矯健輕鬆,充滿青春活力。
(3)在進行快速步行健身時,每人應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做到量力而行。如體質較強的可在步行中結合慢跑進行,而年邁者則需循序漸進地由慢逐漸到快速,距離由短到長。
172、這樣長跑有利於健康
最簡便易行的健身鍛煉就是跑步。近年來,長跑運動在國內外頗為盛行。長跑對增強人的心肺功能特別有好處。有的人把跑步比作欣賞音樂,因為兩者都可以使神經係統興奮,給人帶來樂趣。堅持長跑還是防止身體超重和治療肥胖症的有效方法之一。那怎樣長跑有利健康呢?
(1)跑步動作要自然放鬆,呼吸要有節奏而深長,不要憋氣。
(2)跑步的距離和速度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不要突然快速跑或衝刺,以每次晨跑有舒服感為宜。
(3)在清晨跑步時,要十分小心。跑的速度要慢些、注意安全。
(4)如果跑步後感到身體不適或反應較大,應立即停止鍛煉,並進行相應的醫療檢查。
(5)長跑鍛煉是一種健身的好方法,但亦要注意安全,特別是老年人、心髒病患者更需注意,不可勉強,不可要求過急。長跑中由於跑動後肌肉、關節等運動器官的神經興奮與心髒、肺等內髒器官的神經興奮不相適應,血液的輸送、氧氣的供應跟不上身體的需要會出無力、惡心、頭暈等。出現這種現象時身體無疾病者不必驚慌,隻要有意識地加深呼吸,減慢一些速度,堅持跑下去,反應很快會消失,這時身體會感到異常舒服、輕鬆。
173、健康登梯有訣竅
日常的登梯動作也得講究,以下就是一些建議。
(1)每次登樓梯的運動時間不宜過長,以10-l5分鍾較為合適。身體素質一般的青年和中年人,運動後脈搏分別為110-150次/分和100-130次/分為宜。健康的老年人以100-130次/分為宜。中年以上健康狀態欠佳者,脈搏以90-110次/分為宜。
(2)登樓梯運動是比較劇烈的有氧運動形式,參加鍛煉者必須健康狀況良好,同時具有一定的鍛煉基礎,對有嚴重心肺疾患的人,嚴禁參加這一運動。
(3)要熟悉開展登樓梯活動的地理環境,對梯段數及梯段的台階數要熟悉,以便於計算台階數。一般的樓梯梯段大致為9-14個台階左右。
(4)登樓梯的速度和運動強度應保持適中,以不感到明顯的緊張和吃力為度。登樓梯的腳步要盡量踏實,以免踏空跌倒,造成運動損傷。
(5)樓梯過道要相對寬敞、明亮、空氣新鮮。不要在堆放物品的樓梯和拐彎處鍛煉。
(6)鍛煉前應先活動腰、膝和踝關節。鍛煉時應穿軟底鞋,動作要輕緩,不要勉強做難度高的動作(如一步登3個以上台階的動作),要量力而行。
174、旋轉旋出健康來
站在原地,自我旋轉,即使是如此簡單的動作,卻能有利健康。
(1)運目
以遠處某一大型固定物體為目標,眼動頭不動,旋轉運目10圈。然後作相反方向的旋轉。此法有清心明目,消除眼疲勞,提高視力的功效。
(2)轉頸
自然站立或坐姿,雙目微閉,先按順時針方向大幅度緩慢轉動頭頸10次,再按逆時針方向轉頸10次,此法可防治頸椎病。
(3)繞肩
自然站立或坐姿,身正腰直,雙目微閉,在吸氣的同時,雙肩胛先後向上向前、向下、向後做旋轉運動10次,反向亦然,此法對活絡肩關節、防治肩周炎的發生有一定益處。
(4)轉掌
自然站立或坐姿,雙肩下垂,先按順時針方向同時轉動雙手大拇指10圈,然後按逆時針方向轉動10圈。此法運動雙掌及小臂肌肉,有舒筋活血,增強手腕靈活的功效。
(5)雙臂劃圈
自然站立,目視前方,雙手自然下垂,爾後如同跳繩,雙臂向後、向上、向前、向下劃圈10次,向下同樣,此法活動雙臂及肩,增強肺活量,有防治頸椎病等功效。
175、夫妻這樣一同健身有好處
夫妻一同健身,按如下做法即可:
(1)並肩站立,外腳彎膝微跨,內腳直立互抵,雙手上、下互拉,全身盡量伸展外拉,數4拍。互換位置再做。
(2)背對背站立,雙腳分開同肩寬,雙手向外伸展互拉,頭背後靠,雙手盡量往下壓,數4拍。
(3)麵對麵站立,腳分開,雙手互搭在肩上,上身盡量往下壓,膝蓋不要彎曲,數4拍。恢複站立姿勢再繼續做。
(4)站立對麵,雙腳分開,手互相搭肩,一邊手臂下壓,另一邊盡量上舉,數4拍。再換另一邊做同樣動作。
(5)兩人在地板上對坐,一人腳伸直,一人腳彎曲、雙腳互蹬,雙手互拉;腳彎曲者上身微往後拉;對方上身則往前傾,數4拍。互換姿勢繼續做。
(6)兩人對坐,一人雙腳分開,另一人頂住對方的小腿,雙手互拉;一人往後倒,另一人則往前傾,數4拍。互換姿勢繼續做。
(7)同6的姿勢,兩人左右手互拉往前伸,另一手往後上方揚起,上身盡量往下壓,數4拍。換另一側做同樣的動作。
(8)兩人背靠背坐著,雙腳伸直,雙臂彎曲互勾;一人上身往後壓,另一人則往前傾,數4拍。互換姿勢再做。
做上述動作,可伸展背肌和腿部肌肉,增強這兩處肌肉的力量。但動作不宜太猛,以防拉傷。
176、快慢交替健康有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許多人為自己日趨肥胖的身體而苦惱,特別是人到中年以後,身體更易發胖。防止肥胖,鍛煉身體便成了一個緊迫的問題,而種類繁多的各式健身方法中,慢跑健身是人們所喜愛的方法之一。通過慢跑健身,除了可有效防止身體肥胖外,還可以提高心血管係統和呼吸係統的功能,減少發生冠心病的危險,使人精力充沛,學習、工作效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