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有這麼好的“群眾評價”,主要因為王莽此時的工作成績很不錯。作為射聲校尉,王莽的軍事訓練抓得很好,弩兵的考核成績直線上升。同時王莽也很會混,這時候他已經有了高工資,但家裏基本不存錢,手頭上的餘錢,要麼拿去周濟窮人,要麼用來結交官員。這段時間,西漢帝國曾連續兩次遭受水災,王莽不但積極捐錢,還變賣家產充做賑災款,如此毀家紓難的愛心人物,自然得到了朝廷上下的敬重。這一年王莽也從射聲校尉調任騎都尉,雖然官職上是平級調動,但是騎都尉掌握禁軍精銳騎兵部隊,是各類都尉中權力最大的。同時王莽還加了光祿大夫的官職。有了這個官職,就可以參加朝廷的各種會議,列席國家大事的討論,年僅三十歲的王莽,就這樣成了既有軍權又掌政權的人物,儼然西漢帝國的政治新星。但這顆政治新星卻謙虛得很,待人接物彬彬有禮,而且很不忘本,當年他做黃門郎時的上司,此時雖然官職不如他,他依舊禮敬有加。如此做派,在當時世態炎涼的官場上,被傳為佳話。
王莽第一次接觸到西漢帝國的最高權力,是他三十八歲那一年。這一年擔任大司馬大將軍的王根病重,無力再擔任此要職,許多官員都躍躍欲試,王莽也是其中之一。這時候的他,雖然已經成為王氏家族的中堅力量,但要繼承王根的官職卻不夠資格,此時眾望所歸的接班人是皇太後王政君的外甥(王政君姐姐的兒子)淳於長。這個人不但有姨媽王政君的支持,更和漢成帝關係不一般。漢成帝欲冊立趙飛燕為皇後的時候,正是淳於長從中斡旋,才得到了太後王政君的支持,因此漢成帝一直都心存感激。淳於長有如此密切的關係,王莽貌似接班沒戲。
所以從一開始,王莽就表現得很知趣,多次在各個場合表示,自己無心和淳於長爭奪大司馬大將軍的職位。他還覲見王政君表忠心,誓言一定會和淳於長和衷共濟,共同輔佐朝政。如此一來淳於長放心了,王根還沒有離職,他就迫不及待地以“大司馬大將軍”自居,到處飛揚跋扈,讓原本對他沒看法的王根,對他有了看法。與此同時,王莽更暗地裏抓到了淳於長的一根小辮子。多年以來,淳於長一直與被廢的許皇後的姐姐私通。在被確立為“接班人”之前,淳於長礙於影響,不敢把這事公開。眼看著“接班”木已成舟,淳於長幹脆就囂張了,竟然明目張膽地把許皇後的姐姐迎娶進門當了小妾。可是他忘了,這種事在封建時代屬於大逆不道。他忘了王莽可沒忘,趁著王根對淳於長不滿,王莽趕快在王根麵前下藥,後又經王根添油加醋,引得漢成帝大怒。敢和我的“大姨子”私通,反了你了!隨後淳於長立刻被查辦,不但接班沒戲,更被漢成帝在牢獄中打死,全家發配流放。原本木已成舟的接班,硬是讓王莽給攪黃了。值得一提的是,淳於長倒黴之後,王莽還主動出麵說情。在王莽的勸說下,淳於長免除了全家遭株連的命運,妻子的性命得以保全。好人全讓王莽給做了。
好人做盡的王莽,當然得到了好差事。公元前8年,漢成帝任命王莽為大司馬,王莽成為西漢帝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實權人物。 二
夾著尾巴做人做了幾十年的王莽,在三十八歲那年到達了權力的頂峰。然後,繼續夾著尾巴做人。
在大司馬任上,王莽給人最深的印象就是清廉。他為官廉潔、生活儉樸,平時出入都穿很簡單的衣服,並且禮聘當時著名的儒生為他做幕僚,和當時西漢官場越演越烈的奢靡風氣形成了鮮明對比。王莽母親病重的時候,各路官員來探望,發現王莽的母親竟然穿著土布衣服,跟別人家的奴婢差不多。王莽清廉之名,也因此傳遍天下。
但名揚天下的王莽,才做了一年大司馬就被人趕了下來。主要因為漢成帝去世了,即位的是以外地諸侯王身份入京的漢哀帝,漢哀帝的母親丁姬一家,趁機進入了西漢帝國權力高層。王、丁兩家爭權奪利之勢愈烈。為平衡關係,此時已經是皇太後的王政君主動勸王莽交出大司馬職務,王莽也很識趣,當下爽快地答應了。為了補償王莽,漢哀帝還特意加賜王莽三百五十戶食邑。之後王莽以退為進,主動辭職回到了南陽新野封地。雖然失勢,但王莽能上能下的高風亮節,再次引起了當時人的讚譽。
王莽隱居新野時,是他一生裏另一個重要時期。這時候的他,和當時西漢著名的儒生們結交,大肆籠絡人心。這時發生的另一件事也抬高了王莽的名聲。王莽的二兒子王獲殺了人,按照王莽的地位,給兒子脫罪是完全可以的,結果王莽非但不護短,還命令兒子自殺謝罪。這件事成了王莽東山再起的導火索。此時的西漢,外戚勢力強大,貴族踐踏法律,早在民間引起公憤。好不容易出了王莽這樣一個好人,社會各界自然好評如潮,上至朝廷官員,下至民間學者,甚至還有普通百姓,都自發地為王莽喊冤,最多的時候,每天喊冤的數以百計。邀請王莽出山,成了上上下下共同的呼聲。公元前2年,正好發生了日食,與王莽要好的儒生們趁機大做文章,宣傳這是老天爺的旨意,要王莽重新出山。在巨大的壓力下,一心想清理王家外戚的漢哀帝也隻好低頭,將王莽重新召回。老天爺這時候也真在幫王莽,他剛回來沒多久,漢哀帝就去世了。公元前1年,漢平帝即位,王莽回任大司馬。公元1年,位高權重的王莽晉封為安漢公,此時的他已經權傾朝野,連漢平帝都被他掌控,除了皇太後王政君外,已然無人可製約他。
皇太後王政君雖然大權獨攬,但她並非呂後那樣的政治強人,國家大事她是沒精力管的,隻想安安心心地過母儀天下的日子,所以在王莽做大司馬後,王政君將國家大事悉數委托給王莽。除了封爵外,其他國家大事,王莽都可以自行處理。忍了幾十年的王莽,終於不用忍了,他開始獨斷專行。作為皇帝的漢平帝基本被他架空,國家大事幾乎都決於其手,朝廷內外也被他插滿了親信。而且王莽是個一直要求進步的人,當年做校尉的時候想封侯,封侯了又想做大司馬,做了大司馬想封公,現在大權獨攬了,下一步篡奪漢朝皇位,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首先看出王莽篡位野心的,是他的兒子王宇。覺察到王莽野心的王宇,曾秘密請求王政君貶罷王莽,如果這時候王政君順從的話,也許西漢滅亡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畢竟王莽此時還受到王政君的製約。但是王政君不相信王莽有此野心,猶豫不決。然而王莽是不會猶豫的,敢擋路的,就算是親兒子也要幹掉,王宇因此被下獄,不久後死於牢獄中,其懷孕的妻子也被王莽處決(生完了孩子才殺的)。連親兒子都幹掉了,其他人更不用說。借著此事,王莽開始大興牢獄,先將兒子的老師呂簡等人抓捕,然後又逮捕了忠誠於漢朝的前將軍何武、護羌都尉辛尊、函穀都尉辛通、水衡都尉辛茂、南陽太守辛伯,這些人好多是王莽當年的故友,但為了奪權,王莽六親不認了。這些第一批被王莽逮捕的官員,大多數都是掌握關中地區甚至長安兵權的,除掉他們,是為了進一步把持大權。這之後,王莽又把觸角伸向了劉家宗族,漢元帝的妹妹敬武公主、梁王劉立、舂陵孝侯劉仁,也相繼被逼自殺,這場株連萬人的大冤獄,將朝中王莽的反對派清洗殆盡,而皇太後王政君也因此無力和王莽抗衡了。之後王莽又將自己的女兒運作成了皇後,自己搖身一變成了國丈。得到了漢帝國曆史上的一個空前官職——上公。王莽還不知足,他隨後又毒殺了漢平帝,立兩歲的孺子劉嬰為帝。這時候的王莽,已經是漢帝國的實際統治者,改朝換代,就剩下最後一步了。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