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在中國曆代開國帝王中,劉秀是一個在野史中甚顯低調甚至被醜化的皇帝。
民間評書不說,隋唐演義、大明英烈滿天飛,就連偏安江浙,連個“萬歲”都沒撈著的吳越國王錢鏐,在當地還有個民間戲曲《錢家將》拿出來顯擺。劉秀呢,印象最深的當屬《打金磚》,堂堂東漢開國皇帝,卻成了濫殺開國功臣的大魔頭,老祖宗劉邦幹過的事全換了個名號加在他頭上,優美的曲詞一代接一代傳唱,不知當事人覺不覺得冤枉。
冤枉也好,醜化也罷,真實曆史裏的劉秀,起家的本事實在是了不得。
論艱苦,劉秀自然比不上老祖宗劉邦。劉邦出來打天下時,最多不過是個“村主任”。劉秀接過老祖宗的槍的時候,已經是湖北的豪強。父親曾經當過南頓令,是正兒八經的地主階級加高幹子弟。雖是如此,打下這片江山也確實不容易。當時的中國,王莽亂政,起義四起,劉秀雖然也在家鄉拉起了人馬,可不過是一支小遊擊隊。至於劉氏皇族的身份,姓劉的多了去了,排也排不上呢。因此,劉秀很聰明地率軍投奔了實力最強的綠林農民軍。
這時他很不起眼,從不張揚。當其他將領為功勞你爭我搶的時候,他在埋著頭默默壯大自己。直到一場戰爭的發生,將低調的他一下子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這場戰爭是昆陽之戰。當時劉秀隻不過是農民起義軍綠林軍的一名偏將,受命配合主力部隊進軍中原,消滅王莽新朝政權。誰知人家來了個鹹魚翻身,集結四十萬大軍猛撲過來,農民軍主力作鳥獸散。劉秀殘部被困昆陽城,一方是四十萬大軍,一方是八千殘兵,就算劉秀的老祖宗劉邦碰上這事,第一反應也肯定是扔下老婆孩子逃命。
劉秀不認命,他先是鼓舞將士們誓死守衛,然後親率十三騎兵衝出重圍求援。昆陽的守軍實心眼,咬緊了牙死守。劉秀日子不好過,各路義軍將領都被敵人嚇破了膽,竟然紛紛拒絕救援。危急之下,劉秀憑借自己的口才四處挖牆腳,說服了一萬多名士兵跟隨他共同赴命。昆陽城下,劉秀突然從側麵發動進攻,四十萬敵軍竟然頃刻崩潰,被追殺千裏。昆陽之戰,以中國曆史上最神奇的以少勝多戰役的名義,永遠地留在了史冊中,而對於劉秀問鼎天下的道路來說,這卻隻是個輝煌的開始。
昆陽之戰,不僅是將劉秀的軍事才能展現得淋漓盡致的一場戰鬥,更重要的是,它讓人們看到了劉秀身上的勇氣與決心,還有他讓人驚訝的感召力,一個人,十三個勇士,便扭轉了原本不可能突破的戰局,這樣的能量怎麼得了?帝王之氣,伴著昆陽戰場淡淡的硝煙,在破碎的中原大地翻騰。
昆陽得勝,王莽的新朝土崩瓦解,農民軍擁立更始帝劉玄即位。劉秀呢,反而因為赫赫的戰功遭到猜忌。政權初立,打擊便接踵而來,連劉秀的親哥哥劉縯,也慘遭更始帝殺害。劉秀打落門牙往肚裏咽,做出忠心耿耿的樣子,甚至對劉玄親信做出的種種侮辱性試探也極盡忍讓,總算讓劉玄放下了戒心,派他去河北地區安撫州郡。這一下,可真是“放開金鎖走蛟龍”了。遠走河北的劉秀似雄鷹衝天,大展拳腳,河北地方上的豪強勢力來歸附了,甚至原本一直與中央政府為敵的銅馬起義軍也來歸附了。起初的幾千軍馬滾雪球一般擴展到數十萬人。劉秀,這個原本綠林軍帳下的偏將,此刻已擁兵數十萬,成為逐鹿天下的重要力量。
為何擴張得這麼快,除了皇族身份,除了嚴明軍紀、收買人心等常用的招數,劉秀還有一個重要優點——坦誠。比如在招攬銅馬起義軍後,對方對劉秀還存在懷疑,此時劉秀隻帶兩名衛兵,親自到銅馬軍營中慰問。這可不是小事,當時銅馬軍上下仇視劉秀的大有人在,萬一誰衝動捅一刀子,劉皇帝可就上西天了。可在這步險棋裏,劉秀談笑風生,與眾將士親切交談,噓寒問暖,直把那些殺人不眨眼的亡命徒感動得涕淚交流,紛紛說:“大王對我們這麼信任,我們怎麼能不替這樣的主人賣命呢。”從此,銅馬部對劉秀忠心耿耿,在日後的無數戰役裏立下了汗馬功勞。劉秀起家打天下的老班底,大都是在這種方式的感召下團結到劉秀旗幟下的,由此還誕生了中國古代一個著名的成語——推心置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