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業拉起來了,下麵的工作就是爭天下。當時的形勢真是一團糟,綠林、赤眉兩大起義軍鬧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除了殺戮還是殺戮,沒一個成氣候的。地方豪強勢力並起,偌大的中國四分五裂。公元25年,劉秀登基稱帝,開始了統一中國的步伐。在烏煙瘴氣的紛亂局勢中,劉秀敏銳地抓住了統一天下的關鍵點——先掃蕩綠林軍更始政權在各地的殘餘勢力,再打擁立漢朝後裔的赤眉起義軍,再逐步消滅各地方的豪強勢力。劉秀的大軍渡過黃河向洛陽進發了,群龍無首的更始帝殘部很快覆滅,烏合之眾的幾十萬赤眉軍也很快崩潰,劉秀很快奪取了洛陽重鎮。當鼠目寸光的地方割據勢力或滿足於固守自保,或滿足於和周邊鄰居之間的蠅頭小利時,劉秀卻以戰略家的敏銳下出了統一天下的關鍵一招。富庶的中原地區已盡在掌中,劉秀已然成為天下群雄中實力最強的一家,國家一統已然是時間問題了。
接下來是掃蕩群雄,要對付的對象還真不少,漁陽的彭寵,南郡的秦豐,梁地的劉永,齊地的張步,大大小小幾十家,全不是好惹的主,劉秀繼續出妙招——各個擊破。打一家的時候拉一家,分化瓦解各勢力的關係,然後集中優勢兵力逐步消滅。經過十年艱苦奮戰,至公元36年,劉秀的東漢王朝終於完成了全國一統,曾經雄踞東亞的大漢帝國又一次走向了統一與繁榮,在未來的曆史中,它將繼續延續漢民族和漢帝國的榮光,這一切的開創者,劉秀,居功至偉。
劉邦奪天下,人家盡可說其卑鄙;後來的趙匡胤稱帝,後人也可說其欺負孤兒寡母;李世民開創盛世,也留下了殺兄逼父的不光彩記錄;朱元璋嗎,也有一大堆屠戮功臣的累累血債。都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可劉秀以綠林軍偏將的身份起家,及至坐穩天下,生前身後幾十年,卻無一處劣跡可以指摘。論成就,劉秀開創的“光武中興”,政通人和,百姓安樂,堪比曆史上任何盛世。說功臣,那些跟隨他起家打天下的老班底,及至東漢建國後,哪個不是高官厚祿恩養,全無猜忌,更無過河拆橋的缺德事。說品行,劉秀貴族子弟出身,自小受過良好教育,待人接物一派儒士風範。做了皇帝以後,對待耿直的下臣,如強項令董宣等,即使對方觸怒了他,也置之一笑,全無挾私報複之事,對待敢於執法甚至不惜頂撞他的郅惲,不但毫無怪罪,反而大加賞賜,其做人胸襟令人感佩。說到最重要的軍事謀略,對比祖宗劉邦“最多可帶十萬人”的丟人評價,劉秀長於軍務,軍事戰略高人一籌,在他無數次人生命運的轉折點上,正是因為卓越的軍事戰略眼光領先一步,從而把握住爭天下的先機。臨陣作戰,他指揮有度戰無不勝,昆陽之戰就是證明。而在選拔將領的眼光上,他也絲毫不差:鄧禹、馬援、耿弇、賈複,這些人或文或武,論功業光彩奪目,絲毫不遜西漢三傑。
都說開國皇帝沒好人,劉秀,卻當得起一個評價:他是一個君子,也是一個好皇帝,最重要的,他是兩漢交替時代最卓越的軍事家。這樣完美,在華夏千年古代史中,幾為異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