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十家注孫子遺說並序》(1 / 1)

作者鄭友賢,滎陽(今屬河南省)人,兩宋之際孫子學家,生平不詳。

鄭氏《遺說》附於《十一家注孫子》之後,以問答的形式闡釋《孫子》,凡30則,一問一答。作者認為,十家注對於人們學習《孫子》起著“尋源而之流,由徑而入戶”的作用;然而,《孫子》畢竟是一部“求之而益深”、“叩之而不窮”的重要理論著作,其深刻的蘊合並非能盡於“十家注”,因此他才撰《遺說》,以補眾說之遺,進一步闡發《孫子》微旨。

《遺說》的最大特點,在於能統觀全書,從哲學的高度闡發《孫子》的本旨。其說往往不拘泥於篇章所限,而是在融會貫通《孫子》整體思想的基礎上,辯證地闡述具體的觀點,具有高屋建瓴的氣勢。因此,其所說每每能發諸家之未發,不僅切中《孫子》要旨,且多所發揮,堪稱研究《孫子》軍事思想特別是其軍事哲學思想的一部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