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西周的軍事生產(3 / 3)

西周十分重視兵器生產。史載:周滅商之前,就“取礪取鍛”,製作了較多的青銅兵器,改進了製車工藝,提高了兵車的數量和質量。到武王克商時,一次就能動員三百輛“檀車煌煌”的兵車。“弓矢斯張,幹戈戚揚,”周軍隊裝備的改善,使軍隊人數增加,戰鬥力增強。周滅商之後,手工業幾乎完全被奴隸主壟斷。上至周王室、下至諸侯公室和士大夫,都設有一定規模的手工業作坊。當時,具有各種專門技藝的工匠,被稱為“百工”。奴隸主為驅使百工生產更多的產品,專門設有管理百工的“工正”、“工師”官員,派有監工監視工匠生產。由於手工業作坊及百工全由奴隸主貴族控製和管理,史稱“工商食官”。西周工匠的人數、手工業作坊規模、種類、產品數量和工藝水平,都超過了商代。在各手工業行業中,最突出的是製車業和青銅業的進步。

西周的車輛製造業分工精細,車輛的數十種部件和馬的佩飾,由木工、金工、漆工、皮革工等許多熟練工匠協作生產,兵車、田車、乘車、大車、柏車、手車種類繁多,數量增大。車輛製造術的發展,反映了西周綜合性手工業的發展水平。

西周的青銅鑄造也有較大進步。青銅器類型豐富,做工精細,產品數量大。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次出土青銅器數十件、上百件的遺址就有多處。考古發現,西周青銅業在地域分布上很廣泛,西起甘肅、東至海濱,北抵遼寧,南達長江流域,都有西周的青銅器。

手工業的發展,尤其是車輛製造和青銅鑄造業的進步,奠定了西周兵器生產的基礎。在西周,兵車是編組兵力的基本單位,各級奴隸主貴族十分重視兵車的生產。兵車分為攻車和守車,主要用木材製成,靠膠筋漆革加固,為使兵車堅固耐用,一些重要部件已使用青銅製作。

1975年寶雞市茹家氏西周墓出上文物中,就發現有青銅製車轄。

青銅鑄造業的發展,大大改進了青銅兵器生產。銅戈的內胡改為彎曲的勾狀,胡身如刃,以加強勾割作用,並在胡邊鑿孔,便於捆綁。銅矛刃部加長,銎管(安柄部分)縮短,改進後,戈比過去更加牢固適用。銅戟不再是戈矛聯裝,而是青銅鑄成的一個整體,具有勾、啄、撞、刺四種效能。銅劍經過改進,再配上劍鞘,已成為貴族最喜愛的佩戴之物。

除進攻兵器外,防禦型兵器的生產也有了較大進步,盾是軍隊重要的防禦設備。根據作戰需要,把盾分為子盾和步盾。子盾狹而短,專供車上甲士使用;步盾狹而長,供車下徒步使用。盾主要用犀皮或木板製成,也稱犀盾或木盾。軍隊防身的甲,仍由皮革製成,但做工比過去精細。隨著青銅業的發展,銅甲開始生產並裝備軍隊。目前已出土有西周銅製胸甲。

西周兵器生產的進步,以及軍事裝備管理的製度化,保證了西周軍隊的需要,並成為奴隸製軍事經濟發展到鼎盛階段的重要標誌。

西周的軍事生產管理機構

西周是奴隸社會軍隊發展的鼎盛時期。軍隊的不斷擴大,成為保衛周王室的強大武裝力量。而周政權為維持這支強大的軍隊,建立了與此相應的軍事生產管理機構。

西周的軍事生產管理機構,是國家行政機構和軍事機構的結合。西周行政機構較夏商完善,建立了以周天子為中心的政權管理體製和軍事指揮體製。從軍事上看,“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周天子親自掌握軍隊。形成了以周王為核心的軍事領導集團,由太師、太尉、太保“三公”組成。此外,還有專門負責處理軍事行政事務的司徒、司馬、司空“三司”。在軍隊中還出現了領兵的各級將佐。

這個軍事領導集團,在保障軍事需要方麵,起著決定的作用。周天子為一國之君和軍隊的最高統帥,有關國家財政和軍事需要的一切重大問題,都必須奏請於他。一切規章製度、生產計劃、分配方案、編製編成也必須經過他的恩準。天子以下“三公”,也負有統籌軍事財政之大權。如輔佐天子“三公”之一“太師”薑尚,在《六韜》之中,巨細無遺地論述了政略、戰略、戰術以及軍隊後勤補給的管理方法。“三公”之下“三司”,是中央政府內主要的政務官員,在他們負責的事務中,許多負責軍事保障。由於兵器生產完全被官府壟斷,統治階級專門設置了管理軍事手工業生產的官吏和機構。《周禮·夏官·司馬》記載:司徒負責征役徒,役徒在戰時主要擔負築城、築路、運輸等。司馬負責征收軍器,管理軍馬、戰車、武器、衣甲等。司空負責工程營建、兵器製造,其下有工師掌握各種工匠。軍隊中,甲兵車由車仆掌管,馬由圉師掌管,戈盾由司戈盾掌管,五兵、五盾由司兵掌管,六弓、四弩、八矢由司矢掌管。國家一遇戰爭,便召來卒伍,由官府出車馬,授兵。

在西周政權中,主管國家財政的官員為塚宰。史載:“塚宰製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製國用。”塚宰親自掌握國用收支規劃的製定。塚宰之下,設有小宰中大夫,掌管包括軍事預算在內的國家預算,每至“歲終,則會百官各正其治,其會,三歲則大計群吏之製。”由於中央財政機關執掌國家財政收支,農業政策的製定、軍賦中軍糧數額的確定、戰爭物資的供給,都由他們總責。軍據《六韜》記載:“故將有股肱、羽翼七十二人……通糧四人,主度飲食,備積蓄,通糧道,致五穀,令三軍不困乏……方士二人,主百藥以治金瘡,以痊萬病……法算二人,主會計三軍營壘、糧食、財用出入。”

從以上可以看出,西周事生產管理機構,較之於夏、商,有較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