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隋朝的軍事生產(3 / 3)

二是艦船類型之多,作戰性能之好,也是前所罕見的。根據文獻記載,在隋一代製造的不同類型的艦船多達二十多種,直接用於作戰的有“五牙”、“黃龍”、“青龍”、“平乘”、“舴艋”、“艨艟”、“艚艘”、“八棹”、“艇舸”等九種不同類型的戰船。其中以“五牙”為最大型號的攻擊性戰船。進攻時,可“發之以拍敵船”。在滅陳作戰中,水師沿長江順江東下進至巫峽時,巴中士卒千人,分乘四艘“五牙”戰船,向陳軍猛衝,“以拍竿碎其十餘艦,遂大破之,俘甲士二千餘人”,陳軍倉皇東逃,“僅以身免”。由此可見,隋朝造船手工業技術之先進,是前代所不能相比的。

隋朝軍事生產最具有獨創性的是行營軍帳。隋煬帝統治時期,工部尚書宇文愷發明一種“觀風行殿”的軍需裝備。實際上是為野戰準備的一種大型禦用軍帳。殿上可容衛士數百人,殿外又置“行城”護衛,“周二千步,以板為幹,衣之以布,飾以丹青,樓櫓悉備”,“觀風行殿”的構造特點及其性能是:“離合為之,下施輪軸,推移倏忽,有若神功”。這種組合結構、移動靈活的大型禦用軍帳,實際又是一種適用於野戰條件下的軍事活動觀察指揮所。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八月,隋煬帝率大隊人馬北巡突厥,進抵金河(今內蒙古托克托北)地區後,令宇文愷等人於野外建造“觀風行殿”,突厥人見之,莫不“驚以為神,每望禦營,十裏之外,屈膝稽顙,無敢乘馬”。可見,“觀風行殿”這種軍帳在軍事活動中發揮了一定作用。

為了方便實戰活動,隋朝發明了叫做“六合板城”的軍事設備。“六合板城”就是用於野戰的一種大型防禦性活動城壘。據載:“六合板城,載以槍車。每頓舍,則外其轅以為外圍,內布鐵菱;次施弩床,皆插鋼錐,外向;上施旋機弩,以繩連機,人來觸繩,則弩機旋轉,向所觸而發。其外又以矢曾(一種繩係而便於弋射的短箭)周圍,施鈴柱、槌磐以知所警”。由此可見,“六合板城”是裝載於槍車之上,設有自動報警、觸機發弩裝置的,適用於野戰的一種性能良好的防禦性活動城壘設施。大業八年(公元612年),隋煬帝曾將“六合板城”這種大型裝備設施,應用於對高麗戰爭的作戰實踐中。當時,楊廣親率大軍進至遼東郡(今遼寧沈陽西北)城西,與高麗守軍相對而駐,乃命何稠督率工匠“夜中設六合城,周回八裏。城及女垣,合高十仞,上布甲士,立仗建旗。又有四偶有闕,麵別一觀,觀下開三門。其中施行殿,殿上容侍臣及三衛仗,合六百人”。該“六合板城”一夜而就,可見工程架設技術是何等迅速和嫻熟。而“高麗旦忽見,謂若神功”。從曆史文獻記載的情況來看,“六合板城”無疑是中國軍事生產史上的獨創性貢獻。

隋朝的軍事生產管理機構

鑒於北周沿襲已久又弊端叢生的行政體製早已不適應現實的需要,隋文帝廢除了北周時期《周禮》所設的六官(即六卿)製度,確定了以皇帝為最高統治地位的“三省六部”製度,即尚書、門下、內史三省,尚書省下置吏、兵、禮、度支(後改民部)、都官(後改刑部)和工六曹。尚書省為國家行政最高機構,“尚書省無事不總”,軍事生產有關事宜由其統籌管理。

尚書省領導下的度支部,為管理國家經濟活動的最高機構。度支部下設度支、倉部、左戶、右戶、金部、庫部等六部,左戶掌管全國的戶口,戶籍,右戶掌管對全國的公田和私田所收的田租戶調,全國民屯以及士兵分田等問題由上述兩部負責。度支掌管全國大糧倉帳目的出入;金部掌管全國的度量衡和珠寶物資的庫藏;庫部掌管理兵器、儀仗等器用。這些機構在軍事農業生產、軍品儲備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

隋朝中央政權機構設置還有禦史台、太仆寺、司農寺、太府寺等十一寺,它們對軍事生產的管理起到重要作用。隋文帝時,太府寺統右藏、左尚方、內尚方、右尚方、司染、右藏、黃藏、掌冶、甄官等署,掌握全國重要手工業部門,兵器裝備製造也歸太府寺掌管。隋煬帝時,從太府寺內分出少府監,統鎧甲、弓弩、掌冶、司織、司染等署,專責軍事生產。開皇初年,軍事手工業工匠由太府監管轄,“於時工業初基,百度伊始,征天下工匠,纖微之巧,無不華集”。析置少府監以後,天下百工轉歸少府監總管。隋煬帝時期,在京師內沒鎧甲、弓弩二署,專門生產弓弩鎧甲。

太仆寺主管全國輿馬畜牧,其長官有太仆卿、太仆少卿。各地相繼牧場設監官管理。開皇十七年,親衛大都督屈突通又查獲隴右牧監隱匿馬二萬餘匹,隋文帝大怒,太仆卿慕容悉達及諸監官一千五百人險遭殺害。

楊堅在軍隊中也設置於相應的軍事財計管理機構。尚書省下的兵部,是處理全國軍政事務的最高領導機關。兵部下設兵部、職方、駕部、庫部四司。各司職責範圍十分明確。其中駕部司設郎中、員外郎各一個,掌全國車乘、監牧、驛站之管理、供給;庫部司設郎中、員外郎各一個,監督中央各州戎器儀仗的分配、保管、修理等。

楊堅還在軍隊中設置十二衛,衛置大將軍,為府兵最高將領,總隸於皇帝。府兵所需的一切支出,如廩祿、器械、馬畜、食料,均須上報十二衛。在軍府分布各地,地方刺史對軍隊軍需、裝備等有監督檢查的權力,各地軍府每年一次按期將府兵籍冊上報兵部,再由兵部上報尚書省,中央最高行政機構根據府兵人數撥解軍費。

從上述可以看出,國家行政部門和軍隊有關部門對軍事生產都起到管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