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周亞夫逸兵平叛賊(1 / 1)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命周亞夫率軍迎擊以吳王劉濞為首的叛軍。

周亞夫深知自己兵力寡弱,與叛軍硬拚難以取勝,於是決定聚兵河防,長期堅守,待敵銳氣衰落時再作打算。

此時,叛軍正在猛攻梁國,梁國危在旦夕,梁王數次請周亞夫救援,都被周亞夫拒絕了。梁王惱羞成怒,上書漢景帝。漢景帝礙於親兄弟的情分,下旨令周亞夫速發兵解救梁國之圍。

漢景帝的使者向周亞夫高聲宣讀了這道聖旨,然而周亞夫隻是將聖旨接下,毫無發兵的意圖。使者大怒,斥責周亞夫抗旨不遵。周亞夫從容地說:“陛下命我率軍抗敵,給予我指揮權,而軍隊的具體布置要由戰場的實際情況決定。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梁國雖然危急,但尚有5萬守軍,糧草充足,堅守10日不成問題。我大軍遠道而來,軍力疲乏,且叛軍強大,不宜決戰,因此要先行休整,伺機出擊,絕對不能輕舉妄動。”使者見周亞夫死不出兵,隻好回去複命。

周亞夫拒不救梁的消息傳到叛軍將領的耳朵裏,他們認為周亞夫怕死怯戰,根本不把周亞夫放在眼裏,放心大膽地猛攻梁國。

在叛軍疏於防範的情況下,周亞夫調動一股精兵切斷了叛軍的糧道。叛軍失去了糧草,自知不能長久堅持,於是放棄梁國,掉回頭來,擺開陣勢,要與周亞夫決一死戰。

周亞夫知道叛軍糧草匱乏,急於作困獸之鬥,所以堅持不與交鋒,避不出戰。叛軍遠道而來,疲憊不堪,加上周亞夫經常派輕騎兵夜間偷襲,戰鬥力日衰。周亞夫故意製造防禦鬆懈的假象,引誘叛軍主動進攻。當叛軍進入中軍大營時,被周亞夫早已布下的弓箭手候個正著。刹那間萬箭齊發,殺聲四起,叛軍陷入重圍之中。經一夜激戰,叛軍遭到毀滅性的重創,楚王劉濞見大勢已去,隻好拔劍自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