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周亞夫大破七國兵(1 / 1)

漢景帝即位不久,吳王劉濞勾結早已蓄謀造反的六個諸侯王,統率20萬大軍,勢如破竹地殺向京城。漢景帝任命中尉周亞夫為前軍統帥,火速趕往前線,擋住劉濞。

周亞夫情知戰事危險,隻帶了少數親兵,駕著快馬輕車,匆匆向洛陽趕去。行至灞上,周亞夫得到密報:劉濞收買了許多亡命之徒,在自京城至洛陽的崤澠之間設下埋伏,準備襲擊朝廷派往前線的大將。周亞夫果斷避開崤澠險地,繞道平安到達洛陽,進兵睢陽,占領了睢陽以北的昌邑城,深挖溝,高築牆,斷絕了劉濞北進的道路。隨後,又攻占淮泗口,斷絕了劉濞的糧道。

劉濞的的軍隊在北進受阻之後,掉頭傾全力攻打睢陽城,但睢陽城十分堅固;而且城內有足夠的糧食和武器。守將劉武因為得到了周亞夫的配合,率漢軍拚死守城,劉濞在睢陽城下碰得頭破血流後,又轉而去攻打昌邑,以求一逞。

周亞夫為了消耗劉濞的銳氣,堅守壁壘,拒不出戰,劉濞無可奈何。

漸漸地,劉濞因糧道被斷,糧食日見緊張,軍心也開始動搖。劉濞害怕了,他調集全部精銳,孤注一擲,向周亞夫堅守的壁壘發起了大規模的強攻,戰鬥異常激烈。

劉濞在強攻中采取了聲東擊西的戰略,他表麵上是以大批部隊進攻漢軍壁壘的東南角,實際上將最精銳的軍隊埋伏下來準備攻擊壁壘的西北角。但是,周亞夫棋高一著,識破了劉濞的計策,當堅守東南角的漢軍連連告急請派援兵時,周亞夫不但不增兵東南角,反而把自己的主力調到西北角。果然,劉濞在金鼓齊鳴之中,突然一擺令旗,傾其精銳,以排山倒海之勢向壁壘西北角發起猛攻,而且一次比一次更猛烈。

激戰從白天一直打到夜晚,劉濞的軍隊在壁壘前損失慘重,將勇氣和信心喪失殆盡,加之糧食已經吃光,隻好準備撤退。周亞夫哪肯放過這一大好時機,他命令部隊發起全麵進攻,隻一仗就把劉濞打得落花流水。劉濞見大勢已去,帶著兒子和幾千親兵逃往江南,不久就被東越國王設計殺死。周亞夫乘勝進兵,把其餘六國打得一敗塗地。楚王、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和越王先後自殺身亡,一場驚天動地的“七國之亂”就這樣被平息了。

周亞夫在國家處於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以其大智大勇,力挽狂瀾,保住了漢朝的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