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英像看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又爬上抗,翻出首飾匣,把裏麵剩下的不到五百塊錢都給了大伯。大伯開始還不要,眾人勸說,拿著吧,還得買香燭紙錢等,花錢的項目多著呢,要是剩下了再給她。大伯也就接著了。這時村支書等來了,大伯對村支書簡單地說了情況,支書看看滿屋的人說,找個地方商量一下喪事怎麼辦。眾人都出去了,隻留下蒲英守著爺爺在努力地想自己該怎麼辦。
爺爺的衣服買回來了,眾人七手八腳忙著穿戴起來,忙著停好了靈,不知誰對蒲英說了一句:哭吧,蒲英。蒲英這才意識到自己最後能為爺爺做的事就是哭了。她開始哭。她整整哭了兩天兩夜,沒有吃飯,也沒有睡覺。
看著爺爺的遺體,她想起奶奶。奶奶走的時候她才剛剛開始懂事。望著奶奶一雙小小的繡花鞋直挺挺的豎在麵前,她除了悲傷外,是真真切切的感到了一種責任:奶奶走了,但她要擔當起照顧爺爺的責任!於是每天放學後她會把飯做好,把家裏都收拾停當。後來再大大,她就去地裏,幫著爺爺幹活,爺爺總是說有蒲英幫忙輕鬆多了,這話讓蒲英很高興,她以為自己再大點的時候,就可以不讓爺爺再下地了,爺爺年紀大了,應該享點福的。。。。。。想到這裏,蒲英的眼淚又洶湧而出,哭聲更加哀痛。
讓蒲英哭不停的另一個原因是蒲英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十六歲的不知道失去了唯一的親人爺爺以後她該怎樣活著。兩天的時間,她其實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思考這個問題。
蒲英從生下來不知道什麼是困難。在農村流行一句話:沒有吃不了的苦,隻有享不了的福。蒲英不怕吃苦,在蒲英心裏那種嬌嬌氣氣怕吃苦談享受是會被大家笑話的。蒲英不怕吃苦,蒲英怕的是沒有親人的感覺。她感覺自己就像風中飄蕩的蒲公英種子,不知道自己要飄到何處,不知道自己何處為家。她手裏好像是我這一把傘,但這是一把漏風霜雨雪漏空氣甚至無形的傘。可她現在需要的是一把實實在在的能把她遮蔽起來,像母雞的翅膀一樣有溫暖的傘。與其說傘,不如說她需要一種安全感,那種家的溫暖的,可以依靠躲藏的安全感。
可是沒有了。她知道麵對現實是唯一的選擇。蒲英也想到過死。不止一次,她想把繩子搭在房梁上。。。。。。可她不願意,因為每次這時她會感覺到那種來自生命內部的強烈的對生命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她喜歡這個世界。早晨的燕啼,傍晚的暮靄,春天的花開,夏天的蟬鳴,秋天的落葉,冬天的雪飄,這一切的一切,蒲英是如此沉沉的熱愛,她就像一個大自然的女兒一樣深深的愛著這片土地。是的,想到這裏,蒲英的心一下子敞亮起來,其實自己就是大自然的女兒,自己要想大自然一樣靈秀、豐富、胸懷廣闊、心底無私。其實每個人都是大自然的女兒,其實自己並不孤獨。
想到這裏,蒲英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好好活著,用所有的苦難來豐富自己的生活,充實自己的人生。不是有句這樣的名言嗎:死都不怕,難道還怕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