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吹孤城閉,征人家萬裏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麵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裏,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這個周末,又看了一遍BBC新拍的電視劇《戰爭與和平》。1810年元旦的聖彼得堡,十六歲的少女娜塔莎第一次去參加社交舞會。舞會是在俄羅斯與法蘭西達成停戰協議後舉行的,帝都聖彼得堡一派雍容富麗的景象。一位貴婦向著身邊的男子說:“一切還像從前的樣子。”可是那名男子卻說:“很快就要改變了,拿破侖是隻蠍子,咬人是其天性,他忍不住就會咬人,忍不住就會入侵。”是的,戰爭還將爆發,戰爭還將繼續。但在那個弦歌升平的夜晚,卻是驚鴻照影、情意充盈。年輕的沙皇走向別祖霍夫伯爵儀態萬方的妻子——聖彼得堡的社交女王海倫,在他們的率領下,一眾來賓開始翩然起舞。忐忑不安的娜塔莎終於等來了她一直在等的人——英俊憂鬱的安德烈公爵,她與安德烈公爵一圈又一圈地旋舞著,目光交融,全身心地感受著彼此的關注。安德烈公爵的憂鬱像是雪花遇到了陽光,消散得無影無蹤。這位因為從軍而導致妻子難產死亡的不幸鰥夫重新變成了一個純粹的、戀愛中的男子,多虧了眼前這位純潔開朗的姑娘。她把他帶到了一個無可言喻的新世界,而他,也把她帶到了一個無可言喻的新世界。
然而,這個新世界隻是一座玻璃暖房,很快就被戰爭的鐵蹄蹍碎了。拿破侖再次向俄羅斯宣戰,兵臨莫斯科城下。他把莫斯科稱為“一個睡美人”,而這個天真無辜的睡美人即將睡意全無、花容失色。在戰火中,莫斯科失去了往日的優雅,俄羅斯失去了全盛的繁華,而娜塔莎,則失去了她的戀人安德烈公爵。
戰爭所付出的代價真是太大了。十九世紀的俄羅斯,一旦陷入戰爭,連安德烈公爵這樣的王孫貴胄尚且無法保全身家性命,平民百姓更複何言?不獨俄羅斯,古今中外,戰爭是人類最不堪麵對的噩夢,誠如晚唐詩人韋莊在《秦婦吟》中所寫的那樣“家家流血如泉沸,處處冤聲聲動地”。而和平,與戰爭對峙的和平,則是人類最真誠的期盼與祝願。
範仲淹的這首《漁家傲》,其主旨便是戰爭與和平。隻不過,與托爾斯泰相比,一個是用小說寫成,一個則用的是辭章形式。
《漁家傲》具體作於何時已難以考證。然而我們知道,在宋仁宗康定元年至慶曆三年(1040—1043),範仲淹的職位是陝西經略副使兼延州知州。經略為經略使或經略安撫使的簡稱,這個職位在隋唐時便已出現。隋朝時稱安撫大使,為行軍主帥兼任。唐朝派遣大臣巡視遭罹戰亂或受災的地區,稱之為安撫使。而在宋仁宗慶曆元年(1041),為防止西夏進攻、加重西北軍務,對隋唐時代的這一職位進行了整合,陝西經略安撫使應運而生,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執掌的是陝西全境的軍民大政。時任陝西經略安撫使的是北宋名臣夏竦,在他的推薦下,範仲淹擔任他的副使。範仲淹就任後,到延州視察軍情,深知形勢嚴峻,便主動要求調往延州。朝廷任命他為延州知州,也就是延州的軍政一把手。
延州即今天的陝西延安,對於北宋王朝,它是抗擊西夏的前沿陣地。宋仁宗寶元二年(1039)三月,西夏王元昊率十萬大軍入侵,在三川口(今陝西延安西北部)與延州知州範雍所率北宋軍隊展開了一場惡戰。西夏大勝,後因天降大雪、補給不濟諸多原因,元昊撤軍。延州雖最終解圍,北宋兵力亦因此大傷元氣,朝野一片震動。範仲淹出任延州知州,正是在三川口大敗之後,可以說是在極為不利的形勢中走馬上任,受命於危難之際。
到了延州後,範仲淹大閱州兵、激勵士氣,改變當地以“官卑者先出”的應戰陋習,招還流亡、營田實邊,修築防禦工事。派遣部將任福夜襲白豹城(位於今陝西省吳起縣白豹鎮),迫使入侵保安軍(治所在今陝西省誌丹縣)、鎮戎軍(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的西夏軍隊撤兵。更兼慧眼識才,發掘了一代名將狄青,命狄青攻取西界蘆子平,有效地遏製了西夏對北宋疆土的覬覦。
朱熹在《三朝名臣言行錄》中曾有這樣一段記載:
仲淹領延安,養兵畜(同“蓄”)銳,夏人聞之,相戒曰:“今小範老子腹中自有兵甲,不比大範老子可欺也。”
戎人呼“知州”為“老子”,“大範”謂“雍(範雍)”也。範仲淹比他的前任範雍要年輕幾歲,西夏人稱範雍為“大範老子”,範仲淹則理所當然地被稱作了“小範老子”。這話的本意是,大範老子方可欺,小範老子卻要威武剽悍多了,足見西夏人對範仲淹的畏懼與佩服。
有關這首《漁家傲》的創作背景,宋人魏泰在《東軒筆錄》一書中曾有記述:
範文正(範仲淹諡號“文正”)守邊日,作《漁家傲》樂歌數曲,皆以“塞下秋來”為首句,頗述邊鎮之勞苦。歐陽公(即歐陽修)嚐呼為“窮塞王”之詞。
可惜數曲以“塞下秋來”為首句的《漁家傲》,流傳至今者,唯此一闋,讓我們失去了一探全貌的機會。然而,隻此一闋《漁家傲》已是幸甚。所謂窺豹一斑,範公之胸襟、範公之心事、範公之思想,在此《漁家傲》中已是一覽無餘。
塞下,意即作者所駐防的延州邊塞。邊塞風光,四時皆不同於內地。可最為驚心動魄者,卻在於秋日,因此範公說“塞下秋來風景異”。範仲淹的一生,曾宦遊安徽、江蘇、河南、山西、江西、浙江等地。閱盡大江南北,而延州邊塞的秋光在範公的眼中卻尤為獨特。那麼塞下的秋光,又異在何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