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空散瑤花,明月照幽素(1 / 3)

長空散瑤花,明月照幽素

望遠行

長空降瑞,寒風翦、淅淅瑤花初下。亂飄僧舍,密灑歌樓,迤邐漸迷鴛瓦。好是漁人,披得一蓑歸去,江上晚來堪畫。滿長安、高卻旗亭酒價。

幽雅。乘興最宜訪戴,泛小棹、越溪瀟灑。皓鶴奪鮮,白鷳失素,千裏廣鋪寒野。須信幽蘭歌斷,彤雲收盡,別有瑤台瓊榭。放一輪明月,交光清夜。

張愛玲曾不無幽默地調侃過人生三大恨事: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前麵兩大恨事,鰣魚多刺與海棠無香,她是聽人說的,而《紅樓夢》未完,則是她的潛意識。雖是一句玩笑話,若讓世人來回答,對於人生的三大恨事,肯定會交出千差萬別的答卷。而對我來說,這段時日來深受酷暑之“荼毒”,若是讓我來回答這人生三大恨事,我會不假思索地答道:一恨高溫狂虐,二恨天公不雨,三恨不能化為冰箱裏的一尾魚。當然咯,不是一尾翻著白眼、既無出氣也無進氣的死魚,而是電視廣告中的,在冰箱中美美地酣睡,一伺主人打開冰箱即豁然起跳,從冰箱的一角搖頭擺尾而出的未來新魚類。可惜當前還不是未來,這種新魚類並沒有問世。而我,似乎也暫時找不到化身人魚、無視冷熱的捷徑。

實在熱得受不了了,不能把冰箱當作避暑山莊,還不能把空調開得十足嗎?但在空調房中待得久了,卻又口舌生瘡,諸般不適起來。咬了咬牙,終於懷著與酷暑決一死戰的心情,直奔空調缺席的電腦桌前。也罷,既然忍暑出山,就要一絲不苟地完成原計劃。而按照我的原計劃,柳永的詞評寫到第二十四篇,便將“開到荼蘼花事了”。

前麵的二十三篇品目繁多。既有以“楊柳岸,曉風殘月”為代表的柳氏戀曲,也有以“針線閑拈伴伊坐”為代表的市井生活場景;既有以“瀟瀟暮雨灑江天”為代表的羈旅愁思,也有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為代表的狂放率性;既有以“東南形勝,三吳都會”為代表的投獻名篇,也有以“挺英哲、掩前王”為代表的諛聖頌歌;既有以“歌酒情懷,不似當年”為代表的追憶之賦,也有以“斜陽暮草茫茫,盡成萬古遺愁”為代表的詠史佳章。但這些,仍不足以概括柳詞的全部風貌。《樂章集》中還有一個品目筆者不曾提及,那就是柳永的詠物詞。既然如此,這最後一篇柳詞,就選取一首詠物詞吧。

欲知柳永所詠為何,我們先來看一首詩:

一片兩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萬片無數片,

飛入梅花總不見。

看完了詩,再來解開詩謎。詩謎太簡單了,猜中的絕對不是天才,猜不中的卻絕對是傻瓜。我們這些不是傻瓜的猜謎者,大可麵帶驕傲之色齊聲作答:一片是雪花,兩片是雪花,千片萬片還是雪花。

沒錯,我們今天所要品評的,正是柳永的一首詠雪詞。這大熱的天,借鑒一下曹丞相“望梅止渴”的做法也是好的。既然天公不肯降溫,我們倒不妨來個“望雪解暑”“心靜自然涼”。柳永此詞,恰是解暑神器,且讓我們來體會一下它的威力與妙用吧。

寒冬的世界,花謝紅裝,草失綠衣,啼鳥噤喉,滿目殘山剩水。與春、夏、秋三季相比,冬的顏色最單調,冬的姿態最頹廢。若要在四季之中選出自己的最愛,也許還得費番思量,但若要在四季之中選出自己最不愛的季節,相信許多人已毫不猶豫地舉起了手來。且莫急於出口,再好好想一想吧。寒冬的世界,也不盡是花草萎靡、無聲無色。辛棄疾有句詞“殘山剩水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幾枝疏梅,雖不能令全局改觀,卻畢竟激活了寒冬的姿態,令無精打采的殘山剩水竟也散發出了生動嫵媚的氣息。試用飛雪來替換疏梅,則殘山剩水又將被料理為怎樣的一番麵目呢?寒冬果真是最單調、最頹廢的季節嗎?它真的就一無可取?在四季之中選出自己最不愛的季節,你會無比果斷地、義無反顧地把這一票投給寒冬嗎?

我知道,你的決心動搖了。因為寒冬有一樣事物,是另外三個季節所無法擁有、無法取代的,那就是寒冬的雪。縱然寒冬的日子長達百天,隻要有那麼一天,迎來了下雪的日子,為了這一天,就足以原諒其餘九十九天的凜冽與單調。隻有下雪的日子,才能把平凡的人間變成天堂,讓平凡沉重的人生為一種飄然出塵的仙氣與仙味所縈繞,這是寒冬與其他三個季節最大的不同之處,也是寒冬最為出彩之處。雪,是冬之神髓,冬之精華。